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代名相 光耀千秋
——读朱东润先生的《张居正大传》
文章字数:3058

● 陈永胜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登上宰相宝座的人数以千计,但是真正名垂青史、流芳千古的并不多见,明朝万年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即是其中的一位,在《中国十大宰相名录》中,张居正赫然在目,明代仅此一位。日前,我读了朱东润先生的传记文学《张居正大传》后,深感他是一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和伟大的改革家。
  一
  《张居正大传》被学术界誉为是二十世纪的四大传记之一,它的作者是朱东润。
  朱东润,江苏兴泰人,生于1896年12月,卒于1988年2月,原名朱世溱,字东润。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1952年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7年起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生导师。曾有《读诗四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等数十部著作行世。
  1941年,朱东润开始创作《张居正大传》,1943年完成并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新中国成立后,《张居正大传》先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等数十家出版社出版,我今天读的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的一版三印本。
  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除去《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明纪》《名会典》等有关史料外,主要的史料来源于《张文忠公全集》(四十六卷)。以本人的著作为本人的史料,是西方传记文学的通例,其可信的程度常在其他诸人的作品之上。换言之,朱东润笔下的张居正,不是小说和戏剧里的人物形象,而是经过梳理和考证以后的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张居正大传》面世80多年来,版别之多、印量之大、出版社之众,国内并不多见。
  二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生于嘉靖四年(1525年),卒于万历十年(1582年)。自幼聪颖,是名震荆州的神童。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考中二甲进士,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世宗崩,裕王朱载垕继位,这就是穆宗。次年,改年号为隆庆元年。这一年张居正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成为次相。其间,他同首辅徐阶一起,以世宗遗诏的名义,革除斋醮求仙、大兴土木、聚敛财货等弊政,深受朝野上下的好评。
  隆庆 六 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穆宗崩,享年36岁。年仅十岁的太子朱翊钧即位,定年号为万历,这就是史上的明神宗。此时,张居正与高拱同为顾命大臣。
  穆宗驾崩后一个月,也就是隆庆六年六月,宦官首领冯保与内阁首辅高拱发生斗争,冯保凭借太后的支持打败了高拱,张居正升为首辅。由于皇帝年仅十岁,处理不了政务,在两宫太后的支持下,政权实际上就掌握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手里。
  早在隆庆四年八月,张居正就向穆宗上了《陈六事疏》,主张实行改革,完成“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覆名实”“固邦本”“饬武备”六大急务,这就是张居正的治国方略,深得穆宗嘉许,但由于穆宗早逝,张居正当时又不是首辅,所以这些切中时弊而又高瞻远瞩的主张难以实现。担任首辅以后,张居正没有犹豫和彷徨,雷厉风行地把这六点改革纲领付诸实施。
  三
  这场改革首先就从政治上开始。张居正认为,嘉靖、隆庆政局的混乱,症结就在于吏治的腐败。官员的“虚声窃誉”“因循敷衍”“吏不恤民”等作风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不断起义的重要原因。所以,他力主整顿吏治。万历元年,他出台了“考成法”,建立了考核制度,从中央到地方逐级考核,严加监督。经过这次整顿,万历政体有了极大的改观,官衙的行政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中央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考成法”的成功实施,为其他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吏治腐败、贿赂公行、朋党成群等弊病,张居正将那些秉公办事、实心为民的官员提拔到重要岗位,将那些浮夸不实、投机取巧、贪赃枉法的官吏贬罚、削职,还裁减了大批冗官冗吏。张居正的少年好友朱宪节贵为辽王,但目无大明律例,成为江陵一霸,张居正执政后,毅然将辽王废为庶人;黔国公沐朝弼为非作歹,张居正将他逮捕至南京城,幽禁至死;冯保的侄儿冯宁邦触犯刑律,张居正将他杖打四十,革职待罪,等等。张居正用铁的手腕打击了权贵豪强,澄清了吏治。
  万历初年,国家的财政已经露出了崩溃的迹象,朝野上下十分忧虑。对此,张居正的办法是开源节流。万历元年冬季,张居正一面主持裁减冗官冗费,另一面开始控制皇室费用,甚至都控制到了两宫太后和皇帝的头上。这些都是节流的办法,虽然有助于财政状况的好转,可是解决不了根本上的问题。于是,万历五年,张居正提议清查丈量全国各类土地,实现“开源”,到万历九年,土地丈量完毕,共清查出实用田地700多万顷,比弘治(1488——1505年)时多出300万顷。在此基础上,又推行了“一条鞭法”的税制,将田赋、力役、杂税合并,折算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照田亩的多少来收税。“一条鞭法”后来被称为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既减轻了少地、无地农民的负担,又增加了朝廷的收入。对生产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的重要改革就是整饬武备,加强边防。张居正一贯主张对周边各族既要加强防备,又要通商和好。他任用智勇双全的名将谭纶、戚继光守蓟州,防备蒙古人南下;任用李成梁为总兵官守辽东,屡次击败了蒙古兵的攻掠,并镇抚建州女真人;任用王崇古、方逢时等镇守宣州、大同。同时还支持他们在边防训练兵马,修筑工事,屯田积粮,修缮长城,极大地增强了边防力量。与此同时,他又积极改善和北方蒙古族的关系,对其首领俺答汗予以爵位。与蒙古族通商贸易,结束了蒙汉边境长期对峙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张居正是务实派,在改革中注重策略,层层推进。他组织治理黄河,整顿漕运,开发水利,抵御水灾,从而发展了农业生产。他还改革学政,整顿学风,力求培养富于实干精神、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张居正的这十年改革,基本上平息了内忧外患,发展了经济,安定了社会,使万历朝一度时期实现了政治清明,国富兵强。
  四
  万历十年六月二
  十日,张居正“舍弃十
  六年始终不放弃的政
  权、十年来竭诚拥戴的
  皇帝和六千余万人民”
  卒于任上,享年57岁。
  “遗下七十余岁的母
  亲、三十余年的伴侣,
  和六个儿子、六个孙
  子。”万历皇帝闻此噩
  耗后,悲伤不已,下诏
  罢朝数日。两宫皇太
  后、皇上、皇弟潞王,赐
  赙银一千余两,司礼太
  监张诚监护丧事。待
  一切饰终的典礼结束
  后,朝廷赠张居正上柱
  国、赐谥号文忠、予一
  子尚宝司丞、赐祭十六
  坛。对此,朱东润先生
  评价说,张居正是鞠躬
  尽瘁的一生。
  然而,天有不测风
  云。万历十一年三月,
  张居正去世仅仅9个
  月,万历皇帝先后两次下诏夺去张居正的封爵和谥号,继而便是查抄府第,并将他的长子、礼部主事张敬修革职下狱,严刑拷问,使其被迫自杀。另有十余人口被活活饿死。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从此被废除,被张居正裁减的冗官冗吏也获得重新启用。从此,明王朝重新陷入重重的危机之中。国难思良将,明熹宗天启二年,这才想起张居正的丰功伟绩,复原官,予祭葬,张家房产没有变卖的一并发还。明思宗崇祯三年,给还二荫和诰命。
  明神宗在位共计48年,假如万历皇帝能够继续沿着张居正的富国强兵的轨道走,大明王朝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万历皇帝的作为究竟如何?《明史·本纪·神宗》(第二十一卷)给出了答案:“赞曰:神宗幼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
  可怜张居正心强命不强,忠于大明王朝,鞠躬尽瘁一生无悔;十年锐意改革,成就辉煌国富兵强。可是,他偏偏遇上了这么一位可叹的昏庸之君。然而,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张居正的改革精神至今闪耀着谁也抹杀不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