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县年俗杂忆(四十四)
迎喜神
文章字数:2457

●陈永胜


  喜神,相传是古代专司喜庆的神。在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遇得喜神,则能致一岁康宁”,就是说,如果年初能遇到喜神并得到其关照,那么就能一年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寿康宁。
  一
  喜神也是诸神中的一员,腊月二十三,在人间“咚隆当啷”的鞭炮声中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述职。正月初期开始降临人间。
  一般来说,大年除夕的深夜,在震耳欲聋的大炮声中和迎风劲舞的旺火中,诸神又一次回到人间,各司其职。然而,啥事也有特殊性,不知何故,喜神偏偏就不在除夕深夜回宫,需要人们过了这一晚上,从初一开始,再被人们重新隆重地迎接一次。喜神的这种待遇,在诸神中,除了财神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喜神在人间的地位可见一斑。
  传说喜神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商纣王。想当年,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协助周文王,联合各路诸侯推翻暴纣,建立了周王朝。纣王点火自焚,临死大笑了一声,正好被城外指挥军队的姜子牙看见。姜子牙随手取出封神榜,把纣王封为喜神。喜神的任务本来是每年正月给凡间报喜,但纣王对姜子牙一直耿耿于怀,由于无机可乘,便把一腔怒气撒在了老百姓的头上。他把天下的妖魔鬼怪召集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害人集团,潜伏在人间各地,不让人出村出城,否则就让你暴死或夭亡。喜神的作为被姜子牙得知后,大惊失色,急忙禀报了玉帝。玉帝调解了半天,却无济于事。在一旁的太白金星规劝说:“得势不肯行方便,如上宝山空手回。你生前同人民作对才丢了江山,死后理应多行方便才是。”喜神听后,虽伤心不已,但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从此,世上便兴起了每年春节迎喜神的风俗。而喜神呢,扪心自问,悔过自新。只要人们知道他所坐的方位,拿上香火供品跪拜一番,他就大发慈悲,放他们出村出城,并向人们播喜报喜。
  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看见人们迎喜神,是1978年的正月初三在我的姥娘家下团堡村。这个村位于朔县的西北面,离城15里,那时还是朔县下团堡人民公社的驻地,人口在2000人以上,是该公社的政治文化中心。那一天早上,天气极是寒冷,我和母亲骑自行车去姥娘家拜年。
  临近村口时,一个宏大的场面映入了眼帘:一群牛、驴、马、骡子混合在一起,卷着滚滚的黄土跑出了村口,向着正南方向的赵什八庄村飞奔。母亲笑着对我说:“今儿运气真好,赶上了你姥娘村里迎喜神。”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当我和母亲到了村口时,迎头遇见的便是和踢鼓秧歌演员一样打扮的两排乐队,正在向着南方边走边吹奏,一时鼓乐喧天,震耳欲聋。随后就是数不清的男女老少在一片嘈杂声中跟着乐队在缓慢地向前涌动。我有些惊讶,村里咋会这么人多,又这么心齐!
  姥娘一个人在家里,坐在炕头上忙着擦山药丝丝。见我们进了家,慌忙下地,高兴得不得了,对我母亲说:“今儿可是好日子,全村人都迎喜神去了。妈要不是等你娘儿俩来,也出去啦。”快晌午的时候,我二舅、三舅、表兄他们土眉浑眼地回来了。三舅兴奋地给我母亲讲起迎接喜神的盛况,什么大炮鞭炮响成蓝八啦,牛马绕地跑成灰八啦,等等,不厌其烦,眉飞色舞。原来,这是“文革”结束后,下团堡村人第一次自发组织的迎喜神活动。
  我姥娘听后不屑地和我三舅说,这算个啥哩,妈小时候你姥娘家那才红火哩,人们抬着整猪整羊、每家每户用木盘端着香、纸、炮、兔儿饽饽迎喜神。回家后,还要上香跪拜,祈求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哩。
  二
  关于喜神的传说,《朔州民间文化》(山西三晋出版社)一书,记录了两个版本的传说。一是传说是源于唐玄宗年间(公元712——755年),有秀才钟景期到长安应试,考试前入葛太古的花园,偶遇葛家小姐葛孟霞,二人一见钟情,爱慕有加。后来安禄山范阳兵变,葛太古被囚,葛孟霞隐身白云庵为尼。此时,钟景期科考得仕,步入朝堂,在金殿直言杨国忠与安禄山里应外合,狼狈为奸,祸国殃民。唐玄宗念钟景期有功,让其到四川青峰山拜紫阳真人学武艺,考中武状元,助力郭子仪平定了安禄山叛乱。后来葛孟霞被送入郭子仪王府,与钟景期重逢,二人喜结良缘。唐王敕封钟景期为“平北王”、葛孟霞为“贞静一品夫人”。民间传颂这一对佳人喜逢笑偎,尊其为喜神。另一个传说是,古代和山(今安徽怀宁县)有个叫泰逢的人,司掌喜庆宴乐之事,后被人尊为喜神。
  无论是那个版本的喜神,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再现。
  迎喜神的日期一般是正月初一到初五,具体是哪一天,这要由喜神的具体方位来决定。方位如何确定,《朔州民间文化》援引的是《协纪辨方书》里的介绍:
  甲己在艮端坐齐(东北),
  乙庚乾方沉沉睡(西北),
  丙辛坤宫皱双眉(西南),
  丁壬离部醉醺醺(正南),
  戊癸巽向笑嘻嘻(东南)。
  这就是喜神按照十个天干日游五方及所在方位的表情。所以,过去民间迎喜神,必然会选择戊日或癸日向东南方向迎拜。这就需要查历书,看看正月初几是戊日或癸日了。比如,2014年农历正月初二是癸卯日,因此初二迎喜神。2015年农历正月初三是戊辰日,因此初三迎喜神。2016年农历正月初四是癸亥日,应是初四迎喜神。2017年农历正月初五是戊子日,即初五迎喜神。2018年农历正月初五是癸未日,初五便是迎喜神的日子。
  据朔州的老者介绍,新中国成立前,迎喜神是朔县所有乡村的一个重要活动,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其隆重的程度毫不亚于除夕和元宵节,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反映了在农耕社会里,朔县的农村及其广大农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热切期盼。
  与农村相比,迎喜神这一年俗活动,在朔县城里并不流行。这是因为,城里是工商业集中的地方,农民占比少。大量的手工业者、商人、小贩关心的重点与农民有所不同,他们追求的是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因此,正月初二接财神才是他们的重点。我父亲今年80岁,他回忆说,他小时候,没见过朔县城里人迎喜神。在我的记忆中,也从未见过城里人迎喜神。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期,朔县(朔城区)农村人对迎喜神似乎是情有独钟的,声势也比较大。到了2000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迎喜神活动一年不如一年,如今基本上是销声匿迹了。
  客观地说,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你想拦也拦不住。然而,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是世人共同的心愿和永恒的主题。那么,就让我们欢欢喜喜地过好每个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