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文章字数:2413
□郝根彦
  一个梦想,从2021年山工成立之日扬帆起航;一个使命,在镌刻160万朔州人民的大地深处写下荣光。
  2021年6月,山西工学院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时代呼唤中,携着深沉的人文禀赋,开启了“扎根朔州、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新征程。它以踔厉奋进的姿态,闪耀初心的“光芒”,承载教育梦想,传递民生温度,用更加响亮的声音宣读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庄重誓词。
  赓续血脉,厚植为民底色。大国之要,小民为基。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人民的作用,被一次次郑重定义,也一次次写进历史。回顾上下五千年,无论是波澜壮阔的中国发展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还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荣耀史诗,人民都在不断地书写历史,积极地创造奇迹,努力地改变民族的命运。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事关每个人的人生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教育列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入“十四五”,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人民至上依然是不变的“主旋律”。
  时序更迭,岁月如歌。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山西工学院高质量转隶、全方位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关键之年。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的精神基因,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坐标,秉承让人民满意的价值取向,山西工学院把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土地的担当,深深融入办校理念和价值追求,焕发着高等教育诗和远方的澎湃动力。
  深化改革,点燃为民亮色。教育改革,历来都是从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起步,终点却是民生福祉。山西工学院作为山西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在提升城市竞争力、融会转型原动力的教育改革实践中,用理性的思考和丰富的实践,作答着“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满意”的时代考题。
  立德重教,根植为民办学情怀。千秋基业,以人为本。山西工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树牢“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全力打造全省应用型高校的领头雁和排头兵,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社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厚基础、强实践、勇创新”应用型人才,着力建构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学生根本利益的教育生态,培厚育才成才的“沃土”,构建强校强国的“磁场”,打造重技重能的“高地”,不断鸣奏着山工的成长智慧。
  创新创效,彰显为民办校特色。应用型高校重在“应用”,贵在创新。依托独特的城市禀赋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山西工学院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为抓手,聚焦“六新”要求,积极对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朔州总体发展思路,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为抓手,释放应用研究、科技创新潜力,探索“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龙头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有力打造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山工方案,释放着校地合作、省校合作的联动效应。
  引智聚才,拭亮为民办学的品牌。引进人,做好人才本身的文章。用好人,做好人才延伸发展的文章。山西工学院坚持高位引才,创新引智载体,优化重才环境,持续发动人才兴校的智力引擎,大力构建良性的人才“生态链”。以“引才”做大人才增量,以“用才”激发创业活力。学校通过举办二级学院院长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学科带头人引进等多种方式招贤纳才,朔州市为引进人才配套政策、经费,配置精装修人才公寓,助力高层次人才流入和汇聚。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平台,广阔的空间,保障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内涵发展,提升为民成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需要有温度的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有质量的教育。山西工学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筑牢内涵式发展之“基”,办让人民满意的大学,铸就内涵式发展之“魂”。
  山西工学院在实现社会、学生、家长三个满意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精准发力。
  一、社会满意,建功有我。山西工学院在朔州落地,结束了朔州30多年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承载城市使命,饱含人民期盼,学院立项之及时、规划之先进、建设之高效,彰显了“山工力量”,人力支撑、政策倾斜、物资保障,倾注了“朔州关切”。“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做好朔州的事情”——在全新的历史坐标下,山西工学院聚焦“六新”要求,对接朔州发展思路,坚持区域经济需求导向,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立足朔州产业发展实际,设置能源产业学院、电力产业学院、材料产业学院、陶瓷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信息产业学院、文旅产业学院等7个产业学院特色专业体系;结合产业需求侧办学,使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精准匹配,与朔州发展“同频共振”,为朔州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学生满意,报国有我。我们的目标是实干强国,我们的梦想是科技报国。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校企融合的路径选择,凸显产学一体的方案构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企业的参与性延伸到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把产学的融合性拓展到行业研究、教材编订、成果案例、课程开发的点点滴滴,构建产学研的联动新格局,产生了巨大的“融合”效应,取得了丰硕的“融合”成果,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效率得以充分提升。同时,具有山工特色的“大通识教育观”,也在学生价值塑造、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就业实力的培育等方面充满获得感。
  三、家长满意,育人有我。立足“育人先育德”,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政治素养;落实“严管理、勤疏导”,规范行为习惯,引导价值取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爱和良知的土壤;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学生生命,后勤保障做到位、安全保卫做到前、校园管理做到细、疫情防控做到严。树人、立人、育人、化人的人本情怀,凝聚着教育共识,诉说着发展话题,写进教育的核心,走进家长的内心。
  一段发展,一座城市,叫朔州;一所学校,一群师生,叫山西工学院;一份期待,一项工程,叫民生。山西工学院携手塞上绿都,共赴人民之约,齐奏转型浩歌,唱响发展主旋律。(作者系山西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