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廉国企建设中如何发挥纪检监督作用
文章字数:1749
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代表国家行使经济运行权力,是经济基础之根,而纪检监督是权力按照正确轨道运行的根本保证。清廉建设事关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事关职工群众对企业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更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在清廉国企建设中,纪检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深刻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国有企业安全、高质量运行。
一、严把审核监督关,当好国有企业的“守门人”
如何防止少数“带病”者,在严格的程序审查中“闯关”,纪检部门要扮演好“守门人”角色。一是做好任前的“核酸检测”,凡拟提任干部,要查年龄、履历、学历、身份的真实性,个人档案不全、“两历”有疑惑,应暂缓考察,以“疑似病例”论处,做进一步的“核酸检测”;二是做好任前“健康码”验证,不仅要对拟提任干部推荐程序、考察考核、信访举报严格把关审核,更要做好意识形态的考察,严防思想动机不纯、喜欢阳奉阴违、阿谀奉承的人混入领导干部队伍;三是盯紧任职过程的“行程码”检查,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考察任用干部的“规定动作”,一旦核实有隐瞒不报,停止任用程序。拟提拔任用干部存在纪律问题、作风问题、道德瑕疵的,停止任用程序。信访举报不断,但未查清核实的,停止任用程序;四是关注任职期间的“同行密接者”,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提醒党员干部要自觉对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进行一番梳理,自我净化,多做“减法”和“除法”,自觉“隔离”那些主动献殷勤、投怀送抱、请客送礼的商人,对“密接”干部,做好监督“隔离”工作;五是做好“离任”的“抗体检测”,特别是对国企“一把手”在任职期间的干部提拔、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审查、倒查,一旦发现用人程序违规、用人失察,当事人和“一把手”一并问责,适当实施多轮“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让“假阴性”无处可逃,对那些存有侥幸心理的“真阳性”产生威慑作用。
二、做好日常监督,当好职工群众的“守夜人”
负有监督责任的纪检部门要做好日常监督,不怕得罪人,严防那些曾经有违法乱纪的党员进入国企领导干部队伍。对那些已经进入国企决策层的领导干部,只要他们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要他们不能与职工群众站在一起,就要行使纪检权力,把他们清理出国企领导干部岗位,这样就能够确保我们党的纯洁性。
要做好领导干部参加劳动的日常监督工作。领导干部参加劳动既不是“走动式管理”,更不是工作现场摆个造型的“巡视”,而是实实在在的与职工群众一起参加劳动。监督领导干部参加劳动,能够促进民生的改善。在参加劳动过程中,领导干部能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的不足,也能倾听到职工群众批评的声音,并加以改正,从而产生凝聚人心、共同使力的效应。监督领导干部参加劳动,能够促进领导干部守初心、担使命。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参加劳动,能够冲淡身上的“官僚气”和“书生气”,而且能够赢得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法宝。在生产一线实践机会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就会越来越坚实,实干兴邦的本领就会越来越强,职工群众就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层层把关,当好权力的“监考官”
为了防止一些心怀叵测、溜须拍马、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双面人”进入国企领导岗位,纪检部门一是要严把“廉考关”,拟提拔领导干部只有通过“任前廉政测试”才能进入下一个程序。“廉政测试”的内容涵盖党章党规、党纪国法知识等,测试采用闭卷形式,廉政测试成绩存入干部廉政档案,成绩不达标者,暂缓提拔任用。“廉政测试”考验的是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学习法律法规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能否牢固树立廉洁意识,促进领导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在岗位上坚守为人做官的底线,不越党纪国法的红线,筑牢清正廉洁的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要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让职工群众成为党的“监考官”,通过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责权利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一旦发现不作为的“躺平”干部和乱作为的“邀功”干部,发现一个处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国有企业不需要这样的“太平官”,更不能容忍胡乱作为的干部身居高位,腐蚀党的肌体。
总之,纪检部门只有发挥好监督作用,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才能保障和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生煤矿管理大同公司)
一、严把审核监督关,当好国有企业的“守门人”
如何防止少数“带病”者,在严格的程序审查中“闯关”,纪检部门要扮演好“守门人”角色。一是做好任前的“核酸检测”,凡拟提任干部,要查年龄、履历、学历、身份的真实性,个人档案不全、“两历”有疑惑,应暂缓考察,以“疑似病例”论处,做进一步的“核酸检测”;二是做好任前“健康码”验证,不仅要对拟提任干部推荐程序、考察考核、信访举报严格把关审核,更要做好意识形态的考察,严防思想动机不纯、喜欢阳奉阴违、阿谀奉承的人混入领导干部队伍;三是盯紧任职过程的“行程码”检查,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考察任用干部的“规定动作”,一旦核实有隐瞒不报,停止任用程序。拟提拔任用干部存在纪律问题、作风问题、道德瑕疵的,停止任用程序。信访举报不断,但未查清核实的,停止任用程序;四是关注任职期间的“同行密接者”,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提醒党员干部要自觉对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进行一番梳理,自我净化,多做“减法”和“除法”,自觉“隔离”那些主动献殷勤、投怀送抱、请客送礼的商人,对“密接”干部,做好监督“隔离”工作;五是做好“离任”的“抗体检测”,特别是对国企“一把手”在任职期间的干部提拔、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审查、倒查,一旦发现用人程序违规、用人失察,当事人和“一把手”一并问责,适当实施多轮“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让“假阴性”无处可逃,对那些存有侥幸心理的“真阳性”产生威慑作用。
二、做好日常监督,当好职工群众的“守夜人”
负有监督责任的纪检部门要做好日常监督,不怕得罪人,严防那些曾经有违法乱纪的党员进入国企领导干部队伍。对那些已经进入国企决策层的领导干部,只要他们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要他们不能与职工群众站在一起,就要行使纪检权力,把他们清理出国企领导干部岗位,这样就能够确保我们党的纯洁性。
要做好领导干部参加劳动的日常监督工作。领导干部参加劳动既不是“走动式管理”,更不是工作现场摆个造型的“巡视”,而是实实在在的与职工群众一起参加劳动。监督领导干部参加劳动,能够促进民生的改善。在参加劳动过程中,领导干部能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的不足,也能倾听到职工群众批评的声音,并加以改正,从而产生凝聚人心、共同使力的效应。监督领导干部参加劳动,能够促进领导干部守初心、担使命。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参加劳动,能够冲淡身上的“官僚气”和“书生气”,而且能够赢得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法宝。在生产一线实践机会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就会越来越坚实,实干兴邦的本领就会越来越强,职工群众就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层层把关,当好权力的“监考官”
为了防止一些心怀叵测、溜须拍马、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双面人”进入国企领导岗位,纪检部门一是要严把“廉考关”,拟提拔领导干部只有通过“任前廉政测试”才能进入下一个程序。“廉政测试”的内容涵盖党章党规、党纪国法知识等,测试采用闭卷形式,廉政测试成绩存入干部廉政档案,成绩不达标者,暂缓提拔任用。“廉政测试”考验的是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学习法律法规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能否牢固树立廉洁意识,促进领导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在岗位上坚守为人做官的底线,不越党纪国法的红线,筑牢清正廉洁的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要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让职工群众成为党的“监考官”,通过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责权利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一旦发现不作为的“躺平”干部和乱作为的“邀功”干部,发现一个处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国有企业不需要这样的“太平官”,更不能容忍胡乱作为的干部身居高位,腐蚀党的肌体。
总之,纪检部门只有发挥好监督作用,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才能保障和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生煤矿管理大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