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12345”工作法提升社区治理精准度
文章字数:1206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山阴县岱岳镇光明社区聚焦群众“急愁难盼”问题,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12345”工作法,着力推动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双提升”。
坚持“一个中心”,夯实党建引领力
“一个中心”就是以社区党建为中心,明确支部班子和成员的职责任务,规范支部、居委、“两委”议事规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多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创新开展党员“1+N”活动,每名年轻党员至少包联2名联系户,进院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以来,社区党员累计为群众帮办、代办实事100余件。
搭建“两个平台”,优化服务暖民心
创新“线上+线下”两个服务平台,线下重点打造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设置社保、综治、矛调、计生、卫生、安全等服务窗口,向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线上重点建立居民微信群、党员微信群、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微信群,搭建居民零距离沟通平台,助推社区服务“不下班”“不断档”。
用好“三支队伍”,全心全意为居民
一是配强“全科网格”队伍。光明社区共划分12个管理服务网格,12个网格员“一格一员”、分工明确,在网格中推行“三亮一挂”工作制度。二是用好红色先锋党员队伍。按照“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要求,社区党组织将167名在职党员就近编入网格,与网格员、志愿者一同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矛盾化解、敬老孝亲、社区治理等“6+1”服务活动。三是建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将支持社区工作的居民、退休党员干部吸纳进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活动。通过活动引领,党员干部在网格内找到了自己的“责任田”,“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式”服务模式初具雏形。
创新“四治融合”,发挥优势聚合力
深化自治、德治、法治、共治“四治”有机融合,不断健全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坚持“自治”为基,按照“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原则,推选居民代表,实行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会谈”议事制度,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坚持“德治”为先,常态化开展尊老敬老、扶贫济困、关爱弱势、“三好”个人评选等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社区和谐善治。坚持“法治”为要,经常性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居民的法治意识,提升社区法治水平。坚持“共治”为本,探索推行“大党委”制,将8个驻区单位党员纳入社区“大党委”,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统筹解决辖区居民生活中的各类困难问题。
实施“五心工程”,凝聚民心一家亲
创新实施“五心换五心”工作法,开展“贴心访民事、耐心解民忧、真心保民安、爱心帮民困、热心解民需”活动,特别是面向社区“孤残幼困寡”等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视居民为亲人、为家人,通过“真心、诚心、爱心、耐心、精心”来换取居民的“暖心、舒心、省心、放心、安心。 记者武跃林
坚持“一个中心”,夯实党建引领力
“一个中心”就是以社区党建为中心,明确支部班子和成员的职责任务,规范支部、居委、“两委”议事规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多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创新开展党员“1+N”活动,每名年轻党员至少包联2名联系户,进院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以来,社区党员累计为群众帮办、代办实事100余件。
搭建“两个平台”,优化服务暖民心
创新“线上+线下”两个服务平台,线下重点打造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设置社保、综治、矛调、计生、卫生、安全等服务窗口,向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线上重点建立居民微信群、党员微信群、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微信群,搭建居民零距离沟通平台,助推社区服务“不下班”“不断档”。
用好“三支队伍”,全心全意为居民
一是配强“全科网格”队伍。光明社区共划分12个管理服务网格,12个网格员“一格一员”、分工明确,在网格中推行“三亮一挂”工作制度。二是用好红色先锋党员队伍。按照“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要求,社区党组织将167名在职党员就近编入网格,与网格员、志愿者一同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矛盾化解、敬老孝亲、社区治理等“6+1”服务活动。三是建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将支持社区工作的居民、退休党员干部吸纳进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活动。通过活动引领,党员干部在网格内找到了自己的“责任田”,“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式”服务模式初具雏形。
创新“四治融合”,发挥优势聚合力
深化自治、德治、法治、共治“四治”有机融合,不断健全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坚持“自治”为基,按照“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原则,推选居民代表,实行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会谈”议事制度,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坚持“德治”为先,常态化开展尊老敬老、扶贫济困、关爱弱势、“三好”个人评选等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社区和谐善治。坚持“法治”为要,经常性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居民的法治意识,提升社区法治水平。坚持“共治”为本,探索推行“大党委”制,将8个驻区单位党员纳入社区“大党委”,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统筹解决辖区居民生活中的各类困难问题。
实施“五心工程”,凝聚民心一家亲
创新实施“五心换五心”工作法,开展“贴心访民事、耐心解民忧、真心保民安、爱心帮民困、热心解民需”活动,特别是面向社区“孤残幼困寡”等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视居民为亲人、为家人,通过“真心、诚心、爱心、耐心、精心”来换取居民的“暖心、舒心、省心、放心、安心。 记者武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