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聚力攻坚 隧通恒山
——集大原高铁山西段恒山隧道建设纪实
文章字数:2544

刘刚


  “青山绿、碧水长,雁门关外彩旗扬;跨山壑、隧道长,穿山越岭志气昂……”近日,从朔州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传来喜讯: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继5号斜井到达正洞后,施工难度最大的1号斜井如期到达正洞。
  据悉,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工程由中铁隧道局承建,是集大原高铁控制性工程,也是该项目难度最大的隧道。隧道全长14.76千米,地质复杂,穿越7条断层破碎带及浅埋、偏压、特殊黄土等不良地质段,存在突水、突泥、坍塌、大变形等风险,为极高风险隧道。5座斜井和出入口7个工作面同时开工建设,5号斜井于2021年8月25日进入正洞,2022年5月4日1号斜井顺利开挖至正洞。
  恒山隧道正洞累计已完成1881米,斜井累计已完成6241米,产值累计已完成5.5亿元,完成合同额比例34%,其中:1号、5号斜井已进入正洞施工,剩余的3个斜井将于2022年8月前全部进入正洞施工,全隧力争在2023年10月底贯通,贯通后两个月内完成剩余主体工程。为朔州市委、市政府和中铁隧道局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恒山隧道自2020年6月30日开工建设以来,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坚决落实朔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及时协调市、区有关单位,做好道路、通讯、供电等保障工作。与中铁隧道局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项目部做好工作对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急、难、愁、盼”等具体问题。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施工带来的影响。恒山隧道项目部运用新工艺新设备,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助力工程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技引领,破解施工难题
  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1号斜井位于朔城区南榆林乡,全长1235米,与正洞线路呈49°平面交角,综合坡度达9.54%,1号斜井是恒山隧道5座斜井中施工难度最大的一座斜井,日平均涌水量约8000m3/d,最大涌水量达到12000m3/d,远超设计涌水量。隧道穿过多条软弱夹层和断裂带,围岩复杂多变、节理裂隙发育。大量涌水随着裂隙喷涌而出,隧道内犹如“水帘洞”一般,项目所在的雁门关地区冬季频繁出现-20℃以下的寒潮天气,冰冷刺骨的地下水不断从掌子面、洞顶和周边岩层中涌出,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现场的施工人员需要身穿连体雨衣作业,施工环境艰苦,难度很大。
  为此,集大原铁路JDYXQ-SG1标项目部成立了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配备了大型抽水泵、救生衣、救生圈、皮划艇等专用应急设备。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和青年突击队,强化应急抢险力量,成功处置多次地质风险和漏水事故,确保了施工工期按计划完成。
  注入“红色动力”点燃建设热情
  坚持党建与项目的深度融合,为项目建设注入“红色动力”,成为恒山隧道攻坚克难的法宝,有力地促进了施工环节有序、顺利进行。
  在施工建设中,项目严格落实朔州市市直工委党建标准化要求和中铁隧道集团的党建工作指南,发扬“右玉精神”,立足雁门关的红色资源优势,去年,结合建党100周年,地企双方党支部邀请市委理论宣传教育中心、市委讲师团深入工地做党史宣讲报告。施工项目部按照党建要求,坚持“支部建在工地上、党旗飘在岗位上”,因地制宜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助力项目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新亮点、新进展。
  依托项目沿线的红色资源,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党支部和施工项目部党支部经常开展交流联谊互动。组织党员前往雁门关景区等地接受党性锤炼和思想洗礼,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延续红色基因,增强团队意识,真正做到“敢打硬战,能打胜仗”。
  守护绿水青山、保护文物资源
  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东邻著名的雁门关景区、古老的雁门关和宏伟的万里长城雄踞在崇山峻岭之间,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建设部分。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得天独厚、无与伦比。项目始终坚持“守护文物资源、建设一流隧道”的原则,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坚持保护当地文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
  恒山隧道1号斜井地处紫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极高,施工过程中,项目遵循“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动态设计”的处理原则,选用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注浆封堵,减少排放,在洞口设置三级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站,修建了五座大型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再处理,不达标不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景区环境和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克服疫情影响、及时助企纾困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做好本单位干部职工防疫的同时,和集大原高铁朔州段施工企业“同心共抗疫,携手勇前行”。引导中心党员干部冲在防控疫情工作的最前沿,党员们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积极完成各项防疫任务。对施工企业进行暖心慰问,主动了解施工队伍对抗疫物资和生活用品的需求。快速筹措猪肉、面粉及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品送到施工现场,用实际行动支持施工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特别是今年年初,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交通管控的影响,恒山隧道施工物资运输严重受阻。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情系项目,助企纾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材料保障,多渠道联系防疫、公路、公安等部门,办理通行证、开辟绿色专用通道,确保了施工企业无障碍施工。项目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进场员工采取集中管控、严格执行“7+5”封区隔离,全员定期核酸检测,确保疫情防控和工程进度两不误,党中央提出的“疫情要防控,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这里得到了有效落实。
  狠抓施工安全、打造品质工程
  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和施工单位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项目施工全过程的重中之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系统推进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抓好制度落实,紧盯重点任务,点面结合、多措并举,推进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的落实。
  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项目部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构建工地职能监控和控制系统,实施“安全施工信息化、人员管理信息化、基础管理数字化、安全教育多元化”的安全监管模式,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承办“隧道坍塌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项目安全生产整体态势平稳健康发展。
  项目围绕“征战雁门关、建功集大原”的目标,贯彻落实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关,着重在管理、工艺、设备、形象、环保、信息、应用技术等方面再提升,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临建工程标准化、工艺工序标准化、班组管理标准化,有效地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