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 副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县年俗杂忆(四十七)
看 唱
●陈永胜
文章字数:3297
  朔县人喜欢看戏,常常把看戏叫作“看唱”。正月里,尤其是元宵节,“看唱”的人更多。
  一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它的舞台表演是歌唱、舞蹈、道白等要素在音乐声腔的有机组合下共同生成的。这就说明,戏曲艺术不是一下子产生出来的。
  戏曲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形成的过程比较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以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代的杂剧算起,经过明、清两代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经八百多年而繁盛不衰。
  新中国成立前,朔县的剧种主要包括大秧歌、赛赛、喜乐、晋剧(中路梆子)、道情、耍孩儿、莲花落等。如今,继承下来的剧种主要是大秧歌。
  朔县大秧歌又称秧歌,主要流传在朔县、平鲁、山阴、忻州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它是由土滩秧歌演变而来的。所谓土滩秧歌,即是不登舞台就地演出,包括踢鼓秧歌和小演唱秧歌两种。小演唱秧歌也叫小秧歌,往往和踢鼓秧歌交叉进行表演,活动多在街头、广场、庭院举行,有时一人独唱,有时两人或多人对唱。常演的剧目有《拉老汉》《打酸枣》《摘南瓜》等。
  明末清初,朔县大秧歌在山西梆子的影响下,经过艺人们的不断锤炼,开始走上舞台,成为一种定型的剧种,剧目多演大戏。1953年,部分艺人自发组成“新乐剧团”,1956年,朔县秧歌剧团成立,后起之秀周元(艺名兰花红)、白俊英(艺名百灵旦)等人在唱腔上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创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流派,影响深远。
  朔县大秧歌乐器演奏以板胡、笛子、三弦为主,音乐活泼而高亢,唱腔粗犷而激昂,表演灵动而遒劲,充分展示了塞外人民的豪爽大气,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经过不断的改革,在乐器方面,增加了笙、琵琶、扬琴、大提琴等;在表演方面,增加了武打;在剧目方面,还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如《算粮》《赵氏孤儿》《打金枝》《姐妹易嫁》《李双双》等。另外还自编了现代戏《潘家园》《多情的小伙子》等。1979年,对传统的小戏《泥窑》进一步加工修改,1980年国家文化部进行了录制,1990年,在中南海演出获得成功。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
  朔县有一条街名叫操场街,西自北大街,东至东城墙,大约700余米。它的街名就来源于这条街的北面有一个巨大的操场,大约有1.5万平方米。操场的最西端有一个12米宽、9米多深的大戏台,台基大约有一米四五高,南北两侧砌有供人上下的台阶,其戏台建筑雕梁画栋、飞檐高翘、三面的墙上都有彩画,古色古香。据说是民国初期的建筑。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操场是群众集会、公审宣判大会、骡马交易大会的主要场所。到了元宵节时,这里就成了唱大戏、点老杆的好地方。庙宇一般的大戏台,上面铺着规整的方砖,平整而又美观。到了酷夏时节,是十分凉快的,是我们小学生放学后的好玩处,我们在这个戏台上吹过杏核、滚过铁环、抓过齿齿、弹过玻璃蛋蛋。它并不像崇福寺的千佛阁、大雄宝殿、弥陀殿那样阴冷可怖,给我们的少年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好像记得是1970年的元宵节,操场大戏台白天晚上都有演出,大人们搬着板凳看戏,黑压压地坐了一大片。我们小伙伴们那时多数是七八岁,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既看不懂戏,也不好看戏,可是偏偏喜欢到那里去凑红火,每人倒插里装上三五十个小鞭炮,再偷上大人们一两根纸烟和五六根火柴,点燃鞭炮后扔在看戏人的周围响,甚至扔在看戏人群的头顶上,招惹的带红袖章的维持秩序的人追贼一样地追着我们没命似地跑。若问唱的是什么戏,我们根本不知道。
  大约是1972年,操场西头的大戏台被拆除,新建了计量所;东头的空地新建了四排部分县领导和科局级干部们的住宅小院,当地人戏称是朔县的“中南海”。留下中间的一部分成了北街小学的体育场,唱戏从此与此无缘了。
  不过,偌大的县城唱戏的地方总会有的。在南大街二道巷里的有一座叫做“灯光球场”的露天篮球场也是唱戏的好地方。这个篮球场的外面是县工会,西面是大秧歌剧团,东面是民房。地理位置虽说偏僻了一点,但看唱的群众依旧川流不息。1979年正月,内蒙古晋剧团团长康翠玲率团来朔县演出,地点就是这里。康翠玲是朔县人,成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朔县“新中剧社”,六十年代成为呼和浩特市晋剧团著名旦角演员。康翠玲在这里连续演了好几天,场场爆满,观众无不拍手叫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朔县还有一个看唱的好地方就是朔县影剧院,坐落在东大街柳家巷口西侧照相馆和文化馆的中间。朔县解放前,这个地方是关帝庙,是专门纪念关羽关圣大帝的庙宇,五十年代后期被拆除,兴建了人民影剧院,规模比较宏大,大约可以容纳五六百人。七十年代以放电影为主,间或上演一些戏剧或晚会。
  记得是1980年正月,朔县大秧歌剧团改编的古装戏《十五贯》正式和观众见面,演出的地点就在影剧院。
  《十五贯》是清初戏曲作家朱素臣创作的传奇。剧本根据《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剧本描写了淮安山阳县熊氏兄弟二人各遭冤案,双双被判死刑。监斩前夜,苏州知府况钟发现疑点重重后,决定暂缓行刑,连夜求见督察院御史周忱,为其请命。周忱虽说昏庸,不愿劳烦,但仍被况钟的恳切感动,遂以半月为限,令其查明案情。于是况钟星夜赶往淮安,实地调查取证,最终使案情真相大白,冤案得以平反。此据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主观臆断和墨守成规的官僚主义作风,歌颂了况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1980年,正是我国拨乱反正的重要时期,朔县大秧歌《十五贯》的演出切准了时代的脉搏,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因此,连续上演了好几天,场场满员。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看的一场大戏。当时只感到剧情曲折、表演细腻,唱腔高亢,至于和政治有无关联,倒是没有想过。
  三
  1982年,朔县新电影院在东城门外的北侧建成,在当时来说,算得上豪华气派了,据说和太原同期建成的电影院比也并不逊色,隔音效果好、音响设备佳,座椅舒服,空间宏阔。从此,东大街的影剧院日渐没落了下去。不过,元宵节的大戏还是要上演的。
  从1990年到2002年,元宵节期间,朔城区都是要搭台唱戏的,比较固定的地方在东门外电影院广场、北门口的财政局门前、百货大楼门前等。演出的剧团有本地的大秧歌,也有从太原、忻州等地请来的晋剧团、北路梆子剧团等,尽管戏台简陋,但是观看的群众可真是不少。搭台唱戏,既丰富了元宵节期间的文艺活动,更满足了广大戏迷的“看唱”需求。
  2004年,朔城区政府在东大街崇福寺的对面兴建了崇福广场,在广场的南边新建了坐南朝北的大戏台,其规模之大、装饰之气派,可比操场街当年的大戏台。从此,朔州人又有了自己的大戏台。一般来说,尤其是元宵节期间,人们看戏最喜欢的就是露天剧场的公演,首先是场地宽阔,又不用花钱。其次是出入自由,如果中途不想看了,撅起屁股就可走人。第三是“红火不过人看人”,尤其是大姑娘和大后生们,借看戏之美名,饱看人之眼福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因此,这露天戏台前总是人山人海的,笑语飞扬的。
  2018年正月十四夜晚,应一位朋友的邀请,观看了朔城区大秧歌剧团的新编现代戏《草棚记》。
  《草棚记》的故事梗概是:有一户山里人家,女主人叫凤英,平日里对婆婆缺乏孝道。某日,她儿子栓柱的对象桂英要上门看家,凤英怕桂英来家后看见自己的婆婆又脏又糊涂黄了婚事。于是就把婆婆藏在院子的草棚里,不巧被桂英发现。桂英把奶奶从草棚扶到正房,并且给予了心灵上的安慰。凤英的儿子栓柱回家后知道了母亲的“草棚之事”,大发雷霆。贤惠的桂英不仅向栓柱的父亲表明自己不嫌弃老人,而且日后还要照顾服伺奶奶,同时也劝说未来的公公不要对凤英大动肝火。
  戏剧是需要起伏的。当凤英和桂英谈到新婚典礼所需物品时,桂英故意把自己假装成一个毫无孝心的冷酷女人,旁敲侧击痛斥凤英,使凤英无地自容追悔莫及。最终凤英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决心痛改前非,表示今后要好好孝敬自己的婆婆。
  《草棚记》的场面虽说不算宏大,但它通过桂英的实际行动,感化教育了未来的婆婆凤英,走上三代人共建和谐幸福家庭的阳光大道,弘扬了传统的中华孝道文化,充满了正能量。
  整场演出时间并不长,大约也就一个多小时吧。朔州大秧歌著名演员谢银花、卢尚卿等人的精彩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唱戏比世情。但凡优秀的戏剧,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无论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都是有教化功能的。元宵节期间,能看上这样几场大戏,实在是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