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理整治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文章字数:2997
记者 刘淑花 通讯员 贾修文
“深化治理整治‘三个一批’工作,让我们村的村内产业得到发展,村容村貌得以变好,大家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应县臧寨乡北贾寨村的村民们对正在开展的加强基层监督深化治理整治“三个一批”工作称赞不已
开展以党建引领一批、督办化解一批、以案促治一批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批”工作,是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全省开展加强基层监督深化治理整治“三个一批”工作以来,在市委、市纪委监委的指导下,应县县委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紧紧围绕省市相关部门调研要求,压实县纪委监委统筹推进责任,指导涉及的三个重点村“立足主题、聚焦中心、抓出特色”,切实通过“党建引领一批、督办化解一批、以案促治一批”,不断探索出乡村治理的新方式新路子,以治理整治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赢得群众认可。
建强堡垒推进“党建引领一批”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应县在推进“党建引领一批”工作中,按照“提质聚力”要求,全覆盖推进各村(社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全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针对臧寨乡北贾寨村因党组织软弱涣散、近5年发展党员数量为零、近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明显下降、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党建引领一批”治理整治中如何开展?县委、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与臧寨乡党委、北贾寨村多方议政、集中磋商、深刻剖析,借助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专项行动的机遇,明确在“三个突出”上强力推进。
突出政治功能。建强了党支部班子,本村大学毕业生张振国当选为北贾寨村党支部书记,并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岁,相比上一届下降了21岁,率先打造出一个年富力强的战斗班子。推进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县乡两级倾斜扶持,为北贾寨村级活动场所配齐了办公桌椅,铺地吊顶,粉刷墙壁;建立健全了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党建例会等基层党建制度,实现了硬件软件同步推进。
突出基层治理。引导北贾寨村党支部把推行党建引领“十户一体”网格治理作为党建引领的有效载体,持续引深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村共实施煤改电139户,清理垃圾500多方,新砌围墙100多米并书写了墙体标语,过去的垃圾堆变成了宣传精神文明的窗口。
突出乡村发展。党建引领的成效体现在村集体的发展壮大、村民幸福指数提高。县委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帮扶该村,投资260万元实施玉米秸秆加工与利用项目,实现日打捆玉米秸秆60吨;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一个面积为18亩的集生态观光和采摘为一体的水果番茄、草莓种植园,推动观光采摘规模化发展;投资100万元完善村内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文化活动中心、街道亮化等基础设施,一个崭新的美丽的乡村徐徐走来。
靠前服务做实“督办化解一批”
群众有怨气,干部有责任。在推进“督办化解一批”工作中,应县立足人民群众最“急难愁盼”的事项,跟进开展监督检查,统筹一体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以“纪律压阵”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着力从源头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金城镇东南角村是典型的城中村,随着城市的发展,征地拆迁引发了大量的矛盾,十八大以来仅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反映该村“两委”主干的问题线索15件。“督办化解一批”整治工作开展后,县委指导县纪委监委和镇党委、东南角村以“三个坚持”为原则,在起底摸排、化解矛盾、发展经济上狠下功夫,确保问题线索清零、群众矛盾化解。
坚持问题导向。引导东南角村“两委”干部对照问题线索处置情况,认真反思、剖析根源、撰写报告,促进其在政治上再提高、思想上再强化、行动上再促进。同时,结合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面对东南角村外来人员多,租房人员多,村民居住分散,疫情管控难度大的实际,积极开展“敲门行动”,摸排住宅、商铺600多户,登记外来居住人员信息200余条,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群矛盾在主动作为中渐渐消融。
坚持主动化解。依托东南角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强化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促进在融洽党群干群、化解农村基层矛盾、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监督农村干部正确履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主动化解矛盾6件,为清廉村居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整体提升。经济发展是化解矛盾的“定海神针”,县委大力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六个转变”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主线,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际,指导东南角村农贸市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村农贸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进一步推动壮大村级农贸市场,为金城农贸市场配备齐全了水、电、垃圾收集站等各种设施外,还规范了停车场,解决道路拥挤车辆人员通行不便等问题,促进东南角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达68万元。
三轮驱动引申“以案促治一批”
在推进“以案促治一批”工作中,应县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工作走深走实。
“2018年6月金城镇蒯庄村委原主任张某涉嫌参与恶势力集团……”一案引发广泛关注。为此,县、镇、村三级深挖“以案促治”的根子,时时反省“张某涉恶案件”,始终产生如鲠在喉的紧迫感,增强如履薄冰的责任感。
剖析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主动轮”。扎实开展了一次“回头看”,深入剖析张某涉恶案件,村“两委”成员人人认真撰写剖析报告,并明确提出了进一步的整改措施。同时,选派了一名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硬、熟悉农村工作的镇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以案促治工作中,创造性地制定了工作流程图,建立整治“三清单”,主动推动治理整治工作跨步向前。
化解矛盾,规范监督管理“驱动轮”。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对权力最好的监督。县镇村三级着力强化村务监督,围绕《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精神,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前提,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效加强了乡村治理工作。特别是去年新的村监委成立后,切实履行监督各项职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年来,共监督村级各类事件22件,提出建议10件,纠正群众不满事项8件。
谋求发展,做实乡村振兴“促动轮”。县委明确了“以案促治的根本目的在于建强班子、推动发展”的要求,狠抓乡村振兴工作。高标准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在县委投入发展村集体资金45万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该村土地广阔、城郊优势,村级自筹255万元,共计300万元,征地50亩新建大棚16个,积极探索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高规模打造市场现代农业,按照农民主导+政府指导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借鉴农村产业的成功经验,重点整合2000亩土地打造集绿色农业、规模养殖、招商引资为一体的综合农业开发产业链条;高质量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吸取“张某涉恶案件”的教训,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法教育、法律法规等教育,努力创建法治村居、文明村居。
应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宋岗表示:“‘三个一批’治理整治工作还在路上,近期我们又开展了专项巡察,进一步督促涉及的重点村和乡镇从讲政治的高度推进治理整治,并结合清廉建设行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提高全县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以‘三个一批’治理的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