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全市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推动高质 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朔州大地奏响塞上绿都进行曲
记者刘淑花
文章字数:1595
  七月的朔州,人和业兴,生机盎然。疫情防控有效有力,重点工程火热建设,人居环境日益优化,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份份优异的答卷、一项项骄人的成绩,展示着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敢于担当、冲锋在前所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哪里最需要、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员拼搏战斗的身影。全市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让鲜红党旗始终在朔州大地高高飘扬。
  筑牢理想信念,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
  “三十天的学习,让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更加坚定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大家表示,一定要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用党性努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在第九期市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结业之际,班长田勇如是总结道。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
  我市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力,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言行,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工程。全面推行“第一议题”,建立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长效机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连续举办市管干部读书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引导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持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全力办好右玉干部学院,构建市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一体学用机制,建立贯彻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督办平台,认真落实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县乡三级共确定联系点366个,打造党建示范点140个。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通过持续不断的政治引领、思想“浸润”,党风政风呈现全新气象,更凝聚起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建强基层堡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们乡党委聚焦提升乡村干部履职能力,实施双保障、双负责、双定位、双围绕、双创新、双结合模式,着力推动乡村两级党校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面提升乡村干部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有效的教育平台。”应县大黄巍乡党委负责人在介绍该乡乡村两级党校建设工作时说。目前,该乡已有12个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打造村级党校,全乡两级党校累计培训党员498人,18个基层党组织分别开展了25期专题党课等活动,有效促进抓党建促基层能力提升行动落地生效,使乡村两级党校真正服务于乡村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市坚持强基固本,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快形成,党的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特别是市委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加强督导、完善机制,围绕“6+11”重点任务,项目化推进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跃上新高度,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全市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
  在农村,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实施经济提质行动,研究制定《朔州市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10项重点措施》,从建强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村级经济组织、其他各类组织等4个方面提出10项具体措施,精心选派9支市级驻乡工作队、342支驻村工作队、1076名工作队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全市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消除,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9.4%。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