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以“绿”为笔 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文章字数:3235
  夏日朔州,鲜花娇艳,绿树盎然,从街心小广场到主题大公园,从紫荆山麓到桑干河畔,人们随兴而游,尽情领略着城市的美好风光,这样的生态与人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在朔州大地上恣意泼洒、随处可见。
  这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风景,凝聚着朔州市迎难而上、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昂扬斗志。
  近年来,朔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全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高地这一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抓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以“绿”为笔,绘就生态新画卷,确保朔州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广大老百姓享受更多碧水蓝天。

  山清水秀活力迸发
  “走,去太平窑水库看大天鹅了!”每年春秋时节,桑干河上游的太平窑水库就会有大量候鸟停歇或栖息繁殖,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更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观赏。
  全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为候鸟打造了栖息天堂、迁徙福地。如今,每到候鸟迁徙的时节,在朔城区的恢河公园、太平窑水库、神海湿地、七里河水域等,山阴县桑干河生态湿地公园,怀仁市鹅毛河水利风景区等水域,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大天鹅、疣鼻天鹅、黑鹳、苍鹭、白鹭、鹈鹕、凤头麦鸡等各类候鸟如期而至、相约朔州,流连忘返,栖息畅游,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近年来,朔州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扩容和污染减排两手发力,以入河排污口全面排查整治为抓手,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持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
  桑干河清河行动、七里河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黑臭水体全部剿除;
  黄水河下游段综合整治工程综合车间框架已完工,2#蓄水池浇筑完成;
  市区的城区生活污水调节缓冲池建设项目开工;
  全市7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双回路供电……
  2021年,累计向桑干河补水24166万立方米,桑干河水质得到本质提升,沿河生态持续改善;全市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100%,无劣Ⅴ类断面。
  清清桑水出朔州,处处绿树浓荫长。
  2022年4月11日,朔州市春季义务植树暨国土绿化现场推进会在朔城区神头镇洪涛山举行。市委书记姜四清,市长吴秀玲等市领导与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擦亮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底色。
  植树造林一直是朔州市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该市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环市区“百公里生态长廊、百万亩绿色屏障”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达到24.48%。
  今年,朔州市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科学绿化、草原保护修复等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科学测算绿化空间,因地制宜,计划完成营造林37.75万亩。同时,成功申报了永定河(桑干河)源头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主要涉及朔城区、平鲁区、右玉县三个县区,总投资3.866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推进,将有效增加全市林木覆盖率,极大提高生态建设水平。
  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妈妈,你看天空,那么湛蓝,还有那么多的‘棉花糖’,好想咬一口啊!”“五一”期间,久居省城太原的许艳女士领着女儿回朔州探亲,刚下汽车,小小的孩子就发出了如此惊叹。
  抬头看看如今的天空,满眼都是温润如玉的蓝和如棉花糖般的朵朵白云。不需要任何技巧,不必添加任何滤镜,市民们随手拍出来的晴空,就像精彩大片,蓝天白云就是主色调。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这场政治仗、民心仗、攻坚仗,全力推进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更实的作风、最严的举措,不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守护好朔州的蓝天白云,让“朔州蓝”成为最美底色。
  朔州市成立了“蓝天保卫战”工作领导小组,市长、分管副市长分别为组长和第一副组长,县(市、区)均相应成立了以县(市、区)长为组长的机构,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同时细化了环保、发改、经信、住建、水利、城管、公安等部门的环保工作职责,形成了全面发力、协调联动、群策群力的攻坚态势,为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在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该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PM10)较高,从“控硫、降尘”两项措施入手,紧盯散煤管控、建筑工地、秸秆禁烧等重点领域,坚持减煤、禁烧、控车、抑尘、治源并举,严格落实控煤、控车、控尘等措施,统筹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铆足劲、绷紧弦,强力攻坚,奋力突破。
  加大城市道路及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力度,市区主要路段机械化清扫冲洗率达到90%以上,一级保洁标准责任区路面达95%以上;开展市中心城区工程渣土运输市场综合整治,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的在建施工工地安装率、联网率达到100%……此外,全面推进减排降碳,在全国碳市场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市应履约户数11家,履约率100%,全省排名第一。
  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首次突破300天,达到301天,PM2.5平均浓度控制到31μg/m3,6项污染物指标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成绩。
  今年1—3月监测数据显示,市区优良天气数为68天,其中一级优天气数为10天,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1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为106μg/m3,同比下降1.9%;细颗粒物(PM2.5)均值为45μg/m3,同比下降4.3%;二氧化硫为
  17μg/m物(PM3),同比下降19%;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为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这场“蓝天保卫战”里的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亮眼数据,既是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的体现,也是全市生态系统及相关部门、单位真抓实干、砥砺奋进的精神展现。
  良好生态全民共享
  “这里是朔州!出门,是怡人的‘生态绿’;仰头,是醉人的‘天空蓝’。树绿花红,空气清新……”大学生田园近日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图文相配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家乡朔州。“大家看了都纷纷点赞,相约要来咱们朔州看一看。”田园高兴地说。
  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朔州市城市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市民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态福利”。
  “上个周末,我带孩子们去西山森林公园做有氧运动了。”
  “这个暑假,我爸爸说要带我去桑干河湿地公园玩耍呢。”
  “恢河那边的小野鸭子都孵出来了,毛绒绒的,飘在水上可好看了。”
  一处处河流水库清波荡漾,候鸟翩跹;一个个生态公园绿树成荫,鲜花怒放。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市民们乐在其中。如今,不出朔州,市民们也会游玩得十分尽兴。
  朔州市坚持绿色发展引领,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入推进绿色转型,不断厚植城市生态底色,促进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品质”同步发展。
  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这是市委、市政府的不懈追求,这更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
  朔州市瞄准全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高地这一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扛起涵养永定河源头地区生态的政治责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依托良好生态厚植发展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严格能耗“双控”硬性标准,探索“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推动右玉县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林权抵押、绿色发展基金等改革;
  坚持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巩固拓展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粉煤灰综合利用、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抓住建设全国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打造全国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先行区;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陶瓷产业等绿色产业……特别是右玉县,如今已先行先试,加快推进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高地和推动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朔州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满怀信心,踔厉奋发,以更加创新的理念和更加扎实的作风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本版文字:任永亮刘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