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业立体矩阵 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文章字数:3132
六月,走在右玉县威远镇刘家窑村的小香葱种植基地,青葱挺拔的葱杆上一朵朵靓丽的小紫花耀人眼目,一辆辆装满右玉小香葱的物流车风驰电掣般驶进工厂。
近年来,右玉县小香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加工出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右玉县图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冻干小香葱生产企业,公司董事长刘军介绍说,右玉县70多年坚持不懈造林绿化,为当地发展无公害出口农产品提供了极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小香葱产业已成为右玉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右玉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加快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让转型蹚新路跑出了加速度,驶上了快车道。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以农业发展引领支撑乡村振兴
“右玉羊肉香满园,沙棘、苦荞走遍天,土豆、杂粮真赚钱,农民收获笑开颜。”这一段顺口溜是近年来右玉县依托绿色资源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写照。
右玉县围绕绿色做文章,按照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着力开发生态农业,精心打造生态产业链条,加快优势特色农业的发展,以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抓好粮食生产。今年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6万亩,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5.5万亩以上,总产量预计超过1.1亿斤。
坚持“特、优”方向,发展特色优势农业。马铃薯、燕麦种植稳定在12万亩以上,油料作物种植稳定在15万亩以上,示范种植地膜谷子1万亩。新建联栋温室大棚317亩、钢架大棚700亩。
立足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草牧业。紧抓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和“北肉”平台政策机遇,种植燕麦草4.5万亩、青贮全株玉米1.5万亩,引进草加工存储企业2家;大力发展养羊业,2021年底全县建成生态畜牧示范场3个、草产品加工场1个,新建养殖圈舍1.84万平方米,羊养殖户达到3026户;今年年内力争培育3个5000只以上、2个10000只以上生态羊养殖示范场;推动马铃薯育种和肉羊繁育两个优势种业发展,新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大力保护和推广右玉羊肉品牌,加大湖羊种羊引进力度,开展杜泊羊杂交改良工作,提升全县肉羊整体生产性能。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拓展产业增值增效潜力空间。在右玉羊肉、右卫土豆、右玉燕麦米3个地理标志的基础上,当前正在积极推进右玉沙棘获取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工作,确保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个;积极扶持中大科技、献果园等13家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右玉县充分发挥全县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为重点,持续深入打造农业特色产业,正在以特色农业促进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昂首前进。
新型工业突破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5月22日,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清洁能源公司右玉总了山风电场风电增容项目首台风机基础浇筑完成,这标志着该工程基础施工作业拉开序幕。
总了山风电场风电增容项目位于右玉县丁家窑乡一带,本期将在原有风场一期附近区域扩容,新增加2台单机容量为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为2881.86万千瓦时。此外,本期不新建升压站,升压站内更换原有主变容量至60MVA,利用站内原有线路送出。
这是今年右玉县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中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开工项目之一。右玉县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以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为引领,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成效。
在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中,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签约项目3个,分别是小南山旅游区景观提升项目,总投资3亿元;右玉大数据产业园区中联数据3万架机柜建设项目,总投资14.5亿元;国家电投中宇右玉100MW光伏+储能示范项目,总投资5.73亿元。开工项目2个,分别是晋能小五台风电扩容项目,总投资3.15亿元;右玉总了山风电场风电增容项目,总投资0.57亿元。投产项目1个,是增子坊20MW分散式风电项目,总投资2亿元,已并网发电。
今年以来,右玉县认真落实我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70条”、加大纾困帮扶“35条”等减税降费惠企政策,进一步稳固工业主导地位,育龙头、延链条、建集群、优结构。
大力推动煤炭产业改造升级,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今年将建成4座民营煤矿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充分释放优质产能,力争年底全县煤矿产能达到1290万吨/年。
强力推进“新能源+储能”产业提质扩量。预计年内建成4个装机容量14万千瓦的风电扩容、龙源5万千瓦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道威共享储能电站、华朔新能源独立储能项目,建成国电投中宇10万千瓦“风光互补+储能”示范项目、玉龙牛心10万千瓦“光伏+储能”项目,积极引进“光伏发电+养殖、种植”等农光互补项目,力争年底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构建“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能源发展格局。
加快发展5G产业。当前,中大科技中药饮片年产15000吨全自动生产线、年产5000万袋道地天下康生药茶智能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与山西建投、中联云港共同建设的零碳大数据产业园正在推进中。
文旅产业提档升级,让右玉特色民俗风韵留住乡愁
6月30日,在右玉长城脚下,由省高院、朔州中院、右玉法院共同设立的右玉长城司法保护基地正式启动,这是我省首个长城专门性司法保护基地。
右玉境内现留存的长城是明长城,全长约84.3公里,是山西省明代长城的代表作,历史上在军事、政治、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11月,右玉二边段长城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右玉长城司法保护基地的设立,对有效推动建立长城司法保护长效机制,服务保障右玉生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右玉县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聚焦生态提质、文化兴业、旅游扩容,全面增强文旅产业竞争优势。
不断优化县城空间结构,提升小城品质。实施“四大街八小巷”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停车场,改造老旧小区;打造11个“水、电、路、暖、污水、厕所、人畜分离、村容村貌、产业发展”九要素齐全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美丽矿山建设行动,重点开展煤矸石乱排乱倒整治、厂矿厂区硬化绿化美化、环保设施完善、道路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及风貌整治。
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旅游亮点。精心储备总投资3.5亿元的右玉城市会客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园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力争城市会客厅、国家级青少年夏季足球训练基地等项目今年投入运行。计划2022年建成96公里的长城板块旅游公路主线,并在旅游路沿线、牛心山脚下、杀虎口周边等景点景区,完成彩化种植3万亩,形成景观富集区,培育一批乡村旅游“打卡地”。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擦亮生态底色。扎实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加大对苍头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海子湾水库、常门铺水库等重要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修复,加快打造右玉水土保持实践教育基地;大力培育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同时充分运用文化创意、数字旅游、智慧文旅等新业态,精心策划一批沉浸式、互动式文旅精品项目,积极筹备玉龙常态化国际赛马等文旅赛事,精心打造红色文化、西口古道、玉龙赛马三张文旅名片,加大游客引流力度,让“过路客”成为“过夜客”,力争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游客过夜达80万人次。
产业兴、人民富、城市强。面对新时代考卷,右玉,这座美丽的塞上小城,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全力构建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立体矩阵。相信假以时日,她的绿色、她的美丽,她的发展、她的活力,一定会迎来新的耀眼绽放!
近年来,右玉县小香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加工出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右玉县图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冻干小香葱生产企业,公司董事长刘军介绍说,右玉县70多年坚持不懈造林绿化,为当地发展无公害出口农产品提供了极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小香葱产业已成为右玉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右玉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加快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让转型蹚新路跑出了加速度,驶上了快车道。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以农业发展引领支撑乡村振兴
“右玉羊肉香满园,沙棘、苦荞走遍天,土豆、杂粮真赚钱,农民收获笑开颜。”这一段顺口溜是近年来右玉县依托绿色资源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写照。
右玉县围绕绿色做文章,按照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着力开发生态农业,精心打造生态产业链条,加快优势特色农业的发展,以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抓好粮食生产。今年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6万亩,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5.5万亩以上,总产量预计超过1.1亿斤。
坚持“特、优”方向,发展特色优势农业。马铃薯、燕麦种植稳定在12万亩以上,油料作物种植稳定在15万亩以上,示范种植地膜谷子1万亩。新建联栋温室大棚317亩、钢架大棚700亩。
立足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草牧业。紧抓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和“北肉”平台政策机遇,种植燕麦草4.5万亩、青贮全株玉米1.5万亩,引进草加工存储企业2家;大力发展养羊业,2021年底全县建成生态畜牧示范场3个、草产品加工场1个,新建养殖圈舍1.84万平方米,羊养殖户达到3026户;今年年内力争培育3个5000只以上、2个10000只以上生态羊养殖示范场;推动马铃薯育种和肉羊繁育两个优势种业发展,新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大力保护和推广右玉羊肉品牌,加大湖羊种羊引进力度,开展杜泊羊杂交改良工作,提升全县肉羊整体生产性能。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拓展产业增值增效潜力空间。在右玉羊肉、右卫土豆、右玉燕麦米3个地理标志的基础上,当前正在积极推进右玉沙棘获取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工作,确保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个;积极扶持中大科技、献果园等13家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右玉县充分发挥全县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为重点,持续深入打造农业特色产业,正在以特色农业促进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昂首前进。
新型工业突破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5月22日,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清洁能源公司右玉总了山风电场风电增容项目首台风机基础浇筑完成,这标志着该工程基础施工作业拉开序幕。
总了山风电场风电增容项目位于右玉县丁家窑乡一带,本期将在原有风场一期附近区域扩容,新增加2台单机容量为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为2881.86万千瓦时。此外,本期不新建升压站,升压站内更换原有主变容量至60MVA,利用站内原有线路送出。
这是今年右玉县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中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开工项目之一。右玉县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以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为引领,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成效。
在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中,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签约项目3个,分别是小南山旅游区景观提升项目,总投资3亿元;右玉大数据产业园区中联数据3万架机柜建设项目,总投资14.5亿元;国家电投中宇右玉100MW光伏+储能示范项目,总投资5.73亿元。开工项目2个,分别是晋能小五台风电扩容项目,总投资3.15亿元;右玉总了山风电场风电增容项目,总投资0.57亿元。投产项目1个,是增子坊20MW分散式风电项目,总投资2亿元,已并网发电。
今年以来,右玉县认真落实我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70条”、加大纾困帮扶“35条”等减税降费惠企政策,进一步稳固工业主导地位,育龙头、延链条、建集群、优结构。
大力推动煤炭产业改造升级,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今年将建成4座民营煤矿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充分释放优质产能,力争年底全县煤矿产能达到1290万吨/年。
强力推进“新能源+储能”产业提质扩量。预计年内建成4个装机容量14万千瓦的风电扩容、龙源5万千瓦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道威共享储能电站、华朔新能源独立储能项目,建成国电投中宇10万千瓦“风光互补+储能”示范项目、玉龙牛心10万千瓦“光伏+储能”项目,积极引进“光伏发电+养殖、种植”等农光互补项目,力争年底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构建“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能源发展格局。
加快发展5G产业。当前,中大科技中药饮片年产15000吨全自动生产线、年产5000万袋道地天下康生药茶智能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与山西建投、中联云港共同建设的零碳大数据产业园正在推进中。
文旅产业提档升级,让右玉特色民俗风韵留住乡愁
6月30日,在右玉长城脚下,由省高院、朔州中院、右玉法院共同设立的右玉长城司法保护基地正式启动,这是我省首个长城专门性司法保护基地。
右玉境内现留存的长城是明长城,全长约84.3公里,是山西省明代长城的代表作,历史上在军事、政治、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11月,右玉二边段长城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右玉长城司法保护基地的设立,对有效推动建立长城司法保护长效机制,服务保障右玉生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右玉县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聚焦生态提质、文化兴业、旅游扩容,全面增强文旅产业竞争优势。
不断优化县城空间结构,提升小城品质。实施“四大街八小巷”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停车场,改造老旧小区;打造11个“水、电、路、暖、污水、厕所、人畜分离、村容村貌、产业发展”九要素齐全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美丽矿山建设行动,重点开展煤矸石乱排乱倒整治、厂矿厂区硬化绿化美化、环保设施完善、道路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及风貌整治。
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旅游亮点。精心储备总投资3.5亿元的右玉城市会客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园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力争城市会客厅、国家级青少年夏季足球训练基地等项目今年投入运行。计划2022年建成96公里的长城板块旅游公路主线,并在旅游路沿线、牛心山脚下、杀虎口周边等景点景区,完成彩化种植3万亩,形成景观富集区,培育一批乡村旅游“打卡地”。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擦亮生态底色。扎实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加大对苍头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海子湾水库、常门铺水库等重要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修复,加快打造右玉水土保持实践教育基地;大力培育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同时充分运用文化创意、数字旅游、智慧文旅等新业态,精心策划一批沉浸式、互动式文旅精品项目,积极筹备玉龙常态化国际赛马等文旅赛事,精心打造红色文化、西口古道、玉龙赛马三张文旅名片,加大游客引流力度,让“过路客”成为“过夜客”,力争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游客过夜达80万人次。
产业兴、人民富、城市强。面对新时代考卷,右玉,这座美丽的塞上小城,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全力构建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立体矩阵。相信假以时日,她的绿色、她的美丽,她的发展、她的活力,一定会迎来新的耀眼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