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为媒打通农村致富“金光大道”
文章字数:827


本报讯 今年以来,应县大临河乡圣水塘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实践中,聚焦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万寿菊“订单”种植,以花为媒强产业,打通农村致富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乘着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东风,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借助“清化收”这一有力抓手,收回了过去一直由三户村民耕种的村南16亩集体土地,将其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地”,立足产业发展,精心培育打造。年初,在多方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他们瞄准万寿菊产业前景,积极沟通联系,协调接洽大同晖农生物科技公司,在经过整理后的16亩集体土地上,共同发展万寿菊种植。签订种植收购协议,以销带产,探索“订单式”产销合作模式,解决销售难、销售慢、销量小等问题,确保所有合格产品全部销售,打通产业链终端,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进行试种。“清化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万寿菊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桩”。
双方签订种植收购协议,由圣水塘村集体负责种植和日常管理,由大同晖农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技术跟踪指导,并包销所有合格产品,切实解决种植的后顾之忧。
为了确保万寿菊种植成功,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紫带头学习万寿菊种植专业知识,村“两委”主干积极参与到种植管理工作中,从起苗、移栽、浇水、培土到田间管理,全都一丝不苟地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流程操作,有效地提高了栽植质量,保障了苗木成活率。经过三个多月的精细培育和管理,万寿菊长势旺盛、花香扑鼻。金黄色的“花海”一度时期不仅成了当地“网红”们的“打卡地”,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瞻。目前万寿菊已进入采摘期,预计亩产6000斤,按0.78元/斤的“订单”价格,村集体仅此一项可增收7万元左右。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紫欣喜地告诉笔者:“今年通过探索发展万寿菊订单种植订单农业、观光农业万寿菊种植,为我们铺就了一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金光大道’,也让我们找到了一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带领农民群众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增收致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