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文章字数:3449
截至2021年底,我市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9667套;投资8.27亿元,改造222个老旧小区、老旧片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3公里;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25;城镇新增就业13.9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62.64%……一个个鲜活的数字,一件件暖心的实事,为百姓撑起了社会保障安全伞,绘就出群众幸福生活的明亮底色。
保障民生,汇聚民心,关乎大局。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上最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把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一幅幅幸福图景,不断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发展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百姓。
延伸交通网络,出行更加便捷
“停机坪的结构分三层,最底下一层是66厘米的三基层片石垫层,中间是36厘米的水稳基层,最后一层是34厘米混凝土道面,总结构层是1.3米,建成以后可满足A321及以下机型。”在朔州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项目的建设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工人师傅们抢抓施工黄金期,对停机坪开展最后一层的混凝土面层铺设作业,这也标志着整个停机坪施工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朔州民用机场项目总投资12亿元,包括跑道、航站楼、机位站坪、航管楼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其中,航站楼建筑造型融入朔州地域特色,借鉴了右玉杀虎口长城元素,是整个项目造价最高、设计最为复杂的建设工程。工程于2021年12月底开工,当前,300多名建设者奋战在烈日下,正在高标准、高质量、一体化推进项目建设。
“整体装修的立意是山水入卷来,诗意满桑干,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地上两层,一层主要是贵宾厅以及移动大厅,二层是出发大厅以及企业展厅,预计10月30号整体验收完毕,明年3月份达到通航条件,建成以后年吞吐量大概是50万人次。”朔州民用机场航站楼工程项目经理介绍说。
朔州民用机场项目是省、市重点工程,对于我市构建立体综合交通格局、实施交通强市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市坚持交通先行发展理念,高点定位谋划交通,干字当头推进项目,狠抓交通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大交通”新格局,交通事业取得蓬勃发展。
朔神高速开工建设,右平高速建成通车……2021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3公里。民福街提质改造二期工程,怡东路连接线主干道工程,女人街、部队农场道路、建设路改造工程等先后完成,恢河大桥通车,建设路等六座桥梁建成……城市路网逐步优化。长城一号旅游公路、G241阳方口至朔州段公路、G336朔州至平鲁改扩建工程南互通项目等火热推进中,城市辐射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集大原高铁全线开工,让朔州快速融入环首都2小时经济圈,缩短了与京津冀时空距离,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沿线旅游产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成为朔州发展的开放线和幸福线。
今年,我市城建系统投资17.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4亿元,启动实施民福街提升改造工程、市实验中学人行地道工程、怡东路连接线工程、市区西北出口道路改造工程、建设路改造工程、市区道路及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七里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等13个涉及道路贯通、排水管网改造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城建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全市路网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破解城市难题,服务群众所需
“逐门逐户建档立卡,重点查看有没有用地手续,有没有私自改扩建,对排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我们列出问题清单,进行‘一对一’监管,组织开展房屋安全鉴定,对不符合居住条件的,限期开展整治。”在全市城乡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朔城区北旺庄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志强如是介绍。
自建房安全关乎社会公共安全,关乎人民群众安危。在专项行动中,市直各相关单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为警示,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抓细抓实自建房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每一栋房屋底数清、情况明,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实际行动坚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民生无小事,冷暖在人心。我市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导向,聚焦民生“小事”,补齐民生短板,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举措、花更大气力,一件件抓落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这环境,这位置,家里四季舒适,院里养花种菜,住着多舒适啊!”家住朔城区南城街道西街孙家斜小康村东片区的70多岁的赵振华老人高兴地说。老人说,老旧小区改造前,他这处小院子售价十五万元都没人买。改造后,暖气燃气进了家,门外有了停车位,有人出价三十万元,他都没舍得卖:“这美好的生活,全是因为政府对老旧片区进行了改造啊。”
孙家斜小康村东片区居住环境破茧碟变只是我市老旧片区(小区)改造的小小成果之一。2021年,我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投资2.67亿元,改造老旧小区97个,涉及住宅楼294栋、居民10312户。今年,我市将持续抓好老旧小区、片区改造,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升环卫保障能力。
人居环境美起来,城市文明靓起来。我市启动了“整治环境卫生、建设文明朔州”活动,全市上下闻令而行,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踊跃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从机关大院、城市干道、社区小区到公园校园、商场广场,从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到家长学生、志愿队伍,讲卫生、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自觉维护市容市貌,积极参与城市环境净化、绿化、美化活动,争做环境卫生整治的先行者和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为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朔州增光添彩,以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了力量。
营造民生之暖,增强城市活力
“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我将严格按照实践单位的工作安排,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在团市委举办的2022年“青春兴晋 朔才归巢”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岗前培训会上,参与实践的青年学生纷纷表示。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安。我市高度重视就业保障工作,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持续深入贯彻国家“稳就业”“保就业”方针,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和各类劳动者充分就业,就业工作成果丰硕。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达到了224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了24427人。与此同时,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2021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5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08万人。
教育是民生之基。办好高质量的教育事业,让教育事业迎着人民的期待而行,一直是我市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市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问题,持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强化要素保障,持续加快推进建设工作。2021年,新改扩建20所公办幼儿园,提前完成省定33所普惠性幼儿园认定任务;改扩建16所寄宿制学校。市区新改扩建8所学校全部投入使用,新增学位8200个;实施“建、购、转、控、租、退、保”七项措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下降16.05个百分点。今年,我市将建设普惠性幼儿园15所,新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3所。同时大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医疗是民生之需。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医疗卫生计生服务需求。2021年底,全市医保基金筹集创历史最好水平,抗风险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目前,朔州大医院基本完工,平朔医院转制市中医医院有序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持续推进。特别是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按照“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我市持续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目前,全市有公办养老机构22所,民办养老机构32所,入住老人2432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44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8个。还在朔城区、怀仁市建成幸福养老社区4个,今年山阴县建设1个。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持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环境更美,书写民生发展更加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