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旱船
文章字数:2268
元宵节期间的文艺队伍,如果从队员的规模上来说,旱船队是名列前茅的,朔县的旱船队也是这样。从表演的形式上看,既有风平浪静的划船表演,也有完整的载客渡船表演。根据场地的大小、时间的多寡以及演员的疲劳程度等来决定,没有固定的程式安排。
跑旱船也叫划旱船,它是汉族民间的一种表演艺术。据传说,这种表演艺术起源于祭祀,是人们为了驱瘟避邪、消灾免祸,以祈求神灵保佑而进行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相传,划旱船是民间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创造的。大禹治水成功后,还教会人们造船,在洪水来临之际,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后来,洪水归流大海,船被搁浅在陆地上,孩子们便把船弄到稻谷场上玩耍,久而久之也就演变成了跑旱船的娱乐形式。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形来设计,用竹篾或木条制作成船的骨架,大约两米左右长、七八十厘米宽,再在四周围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上红绸、纸花、彩灯等装饰性的材料,把船打扮得色彩艳丽、器宇轩昂,就像真的彩船一样好看。
二
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朔县的商业系统和文教系统的文艺队一般就是“旱船队”。
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商业系统可是个好部门,下属有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五金交电公司、副食品公司等单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些公司中,柜台员工女性居多,大姑娘、小媳妇尤多。这样就为组建“旱船队”提供了便利条件。
跑旱船的队伍可大可小,少则二十来人,多则上百人。旱船也无定数,少则两只或四只,多则十只甚至是二十只,一般都是偶数,走在街上双排并行,场面宏大,极是招人。朔县商业系统的“旱船”一般十只或十二只,每只船里有一位演员扮演船娘,另外还有两三名手持划桨的演员扮演艄公,在“旱船”的后面是四五十名普通的演员。所有的演员都化妆成不同的角色,如传统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角,也有现代戏中的工、农、兵、学、商等角色。在服装的搭配上,追求“浓艳”二字,如红袄袄配绿裤裤、桃红衫衫配黄裤裤、豆绿袄袄配天蓝色裤裤等等,这些服装均是绸缎材料,色彩艳丽,迎风招展。尤其是那些坐船的船娘打扮得更为精心,除去一般的开脸化妆外,脚穿绣花鞋,头插牡丹花,都是旦角打扮。坐在旱船里,比起舞台上的林黛玉、崔莺莺来也是毫不逊色的。
“旱船”里的船娘其实并不是坐在“船”上的,她才是真正的掌舵人。因为“旱船”并没有船底,是空心的。坐船时,一个人轻轻地把“船”抬起来,船娘猫腰钻进去,两手握住正中的船帮沿,此时的“船”离开地面约有三四十厘米高,船裙离地面仅有一寸把半高。“旱船”如何能跑出水上真船的神韵,仅仅靠打扮“旱船”远远不够,主要还得依靠船娘子的表演技艺。因此船娘的扮演者并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再看那艄公,都是老生打扮,长须飘飘,虎目圆睁,不怒而威。
跑旱船的表演由“过街”和“打场子”组成。所谓“过街”就是整个“旱船队”排列成两路纵队在街上走,艄公手持划桨在先,“旱船”左右摇曳着跟随,紧接着便是不坐船的步行的众多“船娘”,抑或是坐船的乘客,人们也称其为秧歌队。最后是若干人组成的鼓乐队在殿后。这样“过街”,首先是为了把“旱船队”的整体形象展示给看红火的市民,以期博得人们的青睐。其次是演员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不歇不住地“打场子”表演献艺。
三
“打场子”就是打开场面专门表演,和高跷队、“狮子队”“龙灯队”的“打场子”一个道理。“打场子”需要一个比较宽广的场地,比如十字街头、广场、单位大院等地方。
记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我曾在老城十字街看了商业系统的一场完整的旱船表演,回忆起来还有一点印象。那时十字街还没有新修建的文昌阁,场地十分宽敞。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观看表演的群众已把“旱船队”围在了中间。此时,只听“咚不隆咚——咚,咚不隆咚——嚓”的鼓点声暴雨般地敲了起来,艄公开始“拔船”了,他们手持划桨开始“撑船”“拗船”,站在船的两头“翘船”,并张起“船帆”,拉开“船绳”,拔出“铁锚”。艄公的表演惟妙惟肖,我当时看得其实并不明白,因为咱是“旱鸭子”,从小就没见过什么船只,自然不知道什么“撑船”“拗船”等术语。正所谓“外行看热闹”而已。此时,唢呐曲牌响了起来,所有旱船随着艄公的划桨姿势,开始在水上行走,秧歌队排成双行随之前行。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旱船跑出了“枣牌”“穿心箭”“四门抖底”“蒜辫子”等队形。
当音乐节奏加快时,象征着狂风巨浪向小船袭来,表演者在紧锣密鼓中跑出“蛇盘九颗蛋”“十二莲花灯”“八卦船顶”“天地牌子”等队形。在遇到旋涡、礁石时,则表演成走出“牛牛窝”“蛇蜕皮”等队形。这时,由部分演员表演的“陷船”,其演员沿着场地围成圆圈,原地蹲下。“陷船”是“打场子”的继续,也是跑旱船表演的高潮。它反映了船搁浅后人们的不同态度:艄公脱掉衣服,解下腰带,进入水中,手搬船帮,用身子背船。乘客中有的人在磕头,有的人在说风凉话,也有的人抓傻小子,想拿他来祭河神,等等。一系列的表演紧紧抓着观众的心,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惊心动魄。
经过一番周折后,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艄公们分别放下划桨,拴好船,上岸,答谢观众。“跑旱船”表演到此结束。
相对商业系统的“旱船队”,教育系统的“旱船队”基本上是由学生组成的“娃娃队”,规模倒是不小,但表演的艺术性就差得远了,不过是“过街”而已。不过,“娃娃队”也都是化了妆的,扭着秧歌走在大街上,也就自成一道风景。有谁家的娃娃参加了“跑旱船”,家长和亲戚朋友们是格外关注的,因此,欣赏观看的观众似乎更多。
新千年以后,“旱船队”很少在大街上见了,像朔县商业系统那样的阵势我再也没有遇见过。
跑旱船也叫划旱船,它是汉族民间的一种表演艺术。据传说,这种表演艺术起源于祭祀,是人们为了驱瘟避邪、消灾免祸,以祈求神灵保佑而进行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相传,划旱船是民间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创造的。大禹治水成功后,还教会人们造船,在洪水来临之际,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后来,洪水归流大海,船被搁浅在陆地上,孩子们便把船弄到稻谷场上玩耍,久而久之也就演变成了跑旱船的娱乐形式。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形来设计,用竹篾或木条制作成船的骨架,大约两米左右长、七八十厘米宽,再在四周围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上红绸、纸花、彩灯等装饰性的材料,把船打扮得色彩艳丽、器宇轩昂,就像真的彩船一样好看。
二
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朔县的商业系统和文教系统的文艺队一般就是“旱船队”。
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商业系统可是个好部门,下属有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五金交电公司、副食品公司等单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些公司中,柜台员工女性居多,大姑娘、小媳妇尤多。这样就为组建“旱船队”提供了便利条件。
跑旱船的队伍可大可小,少则二十来人,多则上百人。旱船也无定数,少则两只或四只,多则十只甚至是二十只,一般都是偶数,走在街上双排并行,场面宏大,极是招人。朔县商业系统的“旱船”一般十只或十二只,每只船里有一位演员扮演船娘,另外还有两三名手持划桨的演员扮演艄公,在“旱船”的后面是四五十名普通的演员。所有的演员都化妆成不同的角色,如传统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角,也有现代戏中的工、农、兵、学、商等角色。在服装的搭配上,追求“浓艳”二字,如红袄袄配绿裤裤、桃红衫衫配黄裤裤、豆绿袄袄配天蓝色裤裤等等,这些服装均是绸缎材料,色彩艳丽,迎风招展。尤其是那些坐船的船娘打扮得更为精心,除去一般的开脸化妆外,脚穿绣花鞋,头插牡丹花,都是旦角打扮。坐在旱船里,比起舞台上的林黛玉、崔莺莺来也是毫不逊色的。
“旱船”里的船娘其实并不是坐在“船”上的,她才是真正的掌舵人。因为“旱船”并没有船底,是空心的。坐船时,一个人轻轻地把“船”抬起来,船娘猫腰钻进去,两手握住正中的船帮沿,此时的“船”离开地面约有三四十厘米高,船裙离地面仅有一寸把半高。“旱船”如何能跑出水上真船的神韵,仅仅靠打扮“旱船”远远不够,主要还得依靠船娘子的表演技艺。因此船娘的扮演者并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再看那艄公,都是老生打扮,长须飘飘,虎目圆睁,不怒而威。
跑旱船的表演由“过街”和“打场子”组成。所谓“过街”就是整个“旱船队”排列成两路纵队在街上走,艄公手持划桨在先,“旱船”左右摇曳着跟随,紧接着便是不坐船的步行的众多“船娘”,抑或是坐船的乘客,人们也称其为秧歌队。最后是若干人组成的鼓乐队在殿后。这样“过街”,首先是为了把“旱船队”的整体形象展示给看红火的市民,以期博得人们的青睐。其次是演员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不歇不住地“打场子”表演献艺。
三
“打场子”就是打开场面专门表演,和高跷队、“狮子队”“龙灯队”的“打场子”一个道理。“打场子”需要一个比较宽广的场地,比如十字街头、广场、单位大院等地方。
记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我曾在老城十字街看了商业系统的一场完整的旱船表演,回忆起来还有一点印象。那时十字街还没有新修建的文昌阁,场地十分宽敞。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观看表演的群众已把“旱船队”围在了中间。此时,只听“咚不隆咚——咚,咚不隆咚——嚓”的鼓点声暴雨般地敲了起来,艄公开始“拔船”了,他们手持划桨开始“撑船”“拗船”,站在船的两头“翘船”,并张起“船帆”,拉开“船绳”,拔出“铁锚”。艄公的表演惟妙惟肖,我当时看得其实并不明白,因为咱是“旱鸭子”,从小就没见过什么船只,自然不知道什么“撑船”“拗船”等术语。正所谓“外行看热闹”而已。此时,唢呐曲牌响了起来,所有旱船随着艄公的划桨姿势,开始在水上行走,秧歌队排成双行随之前行。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旱船跑出了“枣牌”“穿心箭”“四门抖底”“蒜辫子”等队形。
当音乐节奏加快时,象征着狂风巨浪向小船袭来,表演者在紧锣密鼓中跑出“蛇盘九颗蛋”“十二莲花灯”“八卦船顶”“天地牌子”等队形。在遇到旋涡、礁石时,则表演成走出“牛牛窝”“蛇蜕皮”等队形。这时,由部分演员表演的“陷船”,其演员沿着场地围成圆圈,原地蹲下。“陷船”是“打场子”的继续,也是跑旱船表演的高潮。它反映了船搁浅后人们的不同态度:艄公脱掉衣服,解下腰带,进入水中,手搬船帮,用身子背船。乘客中有的人在磕头,有的人在说风凉话,也有的人抓傻小子,想拿他来祭河神,等等。一系列的表演紧紧抓着观众的心,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惊心动魄。
经过一番周折后,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艄公们分别放下划桨,拴好船,上岸,答谢观众。“跑旱船”表演到此结束。
相对商业系统的“旱船队”,教育系统的“旱船队”基本上是由学生组成的“娃娃队”,规模倒是不小,但表演的艺术性就差得远了,不过是“过街”而已。不过,“娃娃队”也都是化了妆的,扭着秧歌走在大街上,也就自成一道风景。有谁家的娃娃参加了“跑旱船”,家长和亲戚朋友们是格外关注的,因此,欣赏观看的观众似乎更多。
新千年以后,“旱船队”很少在大街上见了,像朔县商业系统那样的阵势我再也没有遇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