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探索发展路径 促进深度融合
平鲁区西易村:“六化两融”提质数字乡村建设
文章字数:1582
  本报讯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而且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平鲁区井坪镇西易村入选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结合西易实际,全力推动西易治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民生数字化、环境数字化、安全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六化”,多业态融合、城乡融合“两融”,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一是打好“一个”基础,实现数字化转型。西易村位于平鲁区井坪镇易苑小区,全村498户,1426人。针对该村联通、电信等多个综合平台,信息来源分散特点,积极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建成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完善数字乡村应用支撑平台、智慧乡村智能运行中心、以及综合业务多功能应用平台。全面提升西易村村域数字服务能力,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推动“六化”同步,实现善政兴业惠民。“六化”齐头并进,打造出一个生活更便捷、工作更高效、管理更有序;文化走出去、产品走出去、项目资金人才引进来的数字西易。
  西易治理数字化。利用互联网科技及大数据分析,加强党建、政务、村务三大职能部门联系,着力打造“党建+政务+村务”数字化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村民借助手机APP就能及时了解到村里的党务、政务、财务动态,实现监管无盲区、流程留痕、风险有预警。
  西易产业数字化。1999年,西易村实现了“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农人变工人”的“三变”,截至目前,村民人均入股2.2万元。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5个27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13栋18000平方米养牛场、3600平方米饲草饲料加工车间仓库、3座煤矿等22个产业标准化生产、精准化管控等。同时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打通产品和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西易民生数字化。重点构建教育、医疗、智能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借助“互联网+教育+素养”功能板块,向村民提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享受“西易文化”公共资源等。借助“互联网+医疗+康养”功能板块,村民向村医通过手机传送血压、血糖、健康等信息,进行统计建档管理。采用“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模式,重点打造以“呼叫救助、专人照料、健康服务、档案管理”为中心的智能养老服务网络。
  西易环境数字化。建设人居环境系统,通过公共环境维护积分制、公厕保洁工作制、垃圾分离制等奖励机制,促使村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推动人居环境改善。
  西易安全数字化。打造“平安小区”终端平台,推进智慧门禁、智慧家居、智慧停车、智能安防、智能消防五大工程建设,搭建起“人、车、物、房”信息智能采集标识和风险动态感知预警的立体式“安全篱笆”。针对西易村产业基地气候干燥林火易发生的特点,开发森林防火服务检测平台,增强防火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西易数字产业化。逐步探索建立“数字文化党建博物馆”,通过VR虚拟仿真、全景漫游等先进数字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西易一任书记接着一任书记带领西易人奋斗的艰辛历程,让奋斗文化和煤炭资源变成旅游产业。今年,西易村党委决定预算投资3亿元打造高品质数字养老康养中心,把数字嵌入其中,探索数字养老新模式。
  三是打通“两融”通道,实现多业态、城乡融合。借助数字深化集团各业务板块之间横向、纵向的联合与协作,实现各业态互通互融;借助数字,打通城乡最后一公里,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
  建设“1155工程”,实现集团的统一管控和不同业务板块的融合。结合西易能源集团现有的产业布局,建设“1155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促进集团产业协调发展。“1”,是建立起统一的云平台,将原来分散的数据中心,整合到统一的数据中心。“15”,是建立15个一条龙管理子系统,如,运营监管、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等。“5”,是实现提质增效、信息安全、支撑管控、业务协同、引领创新五大目标。
  建设数字乡村,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西易村通过数字化建设突破城乡地理空间的限制,如通过电商、在线直播,让西易村的西红柿、小杂粮等农村绿色食品进城;通过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让城市的优质资源流向农村。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