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董联桥讲书法
文章字数:2681
7月21日上午,一个红日高照而又暑气逼人的日子。
应市文联邀请,董联桥先生在朔州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做了题为《宋代书法艺术欣赏》的讲座。此次活动由市文联、朔州经济开发区工会工委主办,朔州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市书美协会、市老年书画家协会、朔州女子书画院协办。
一
董联桥,号老桥、南山居士,别署半闲堂主,1956年生于山西太原。作家、文化学者、书画家。自幼作画习字,以古人为师,求自然怡情,恬散淡之心。文宗张岱 ,诗学乐天。书擅汉隶、小楷而兼主体。画则悠游于草虫、山石、花鸟间。著有《半闲堂闲话》《观自在》等散文集以及《董联桥书画作品集》《花笺茶事》《四时之美——中国人的生活及风物》《逍遥游》等作品集。现为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导师。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的独特艺术,是历代传继下来的一门古老而精湛的学问,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明气质的象征。
宋代书法,在继承晋唐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代新风。尚意就是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董联桥先生结合自己的学书经历,从整体上讲述了南北两宋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重点讲述了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大家”的艺术成就,同时讲述了宋代皇室书法和欧阳修的学书造诣。董先生的讲座,由宋代书法为基点,对上自魏晋下及民国乃至当代的书法均有涉猎,旁征博引而又深入浅出,赢得了听众的广泛好评。
大概是来朔讲书法的缘故,董先生对朔州书法的成败得失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看法,但是,他的一些观点却值得我们来认真审视。
二
说起学习书法,首先遇到的就是“临摹”之事。实际上“临”和“摹”是两种不同的学习古人碑帖的方法。临是对帖观后习之,面对着字帖习字的叫面临,背对着字帖习字的叫背临。摹就是以薄纸蒙于字帖上进行描摹,过去私塾房教儿童学书法就是先从描摹开始的。对初学书法的人,特别是对少年儿童来说,描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待到用笔熟练以后,才开始进入“面临”阶段。至于说要学习哪种书体,当然还是唐楷为宜,只要持之以恒,必然是会有收获的。
对于成年人学习书法,严格一点说,首先应该学习的就是楷书。实践证明,没有坚实的楷书基础,行书和草书是很难写出一定的水准的。近二十多年来,中国书法家协会不少名家们的字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坚实的楷书基础。
另外一个原因是重“创新”轻临帖。近二十年来,社会上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比如说某地今年要参加什么“国展”,首先要打听的是什么名家来担任评委、上一届“国展”获奖者的作品是什么书体何种风格等等,然后把参赛的“精英”集中起来对症下药地每天苦练既定好的一种书体,目的就在于投评委之所好。于是乎,每次的“国展”几乎都是千人一面的所谓精品。
董联桥先生提倡,学习书法的人,要把临帖当做日课来做,要活到老临到老。同时,他强调要“读帖”,要把“临”和“读”结合起来。我以为,这是董先生给朔州书法界开出的头一道良方。
三
“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名言。意思是要想把诗写好,就必须在诗外下功夫。学习书法也是这个道理。董联桥先生说,书法最终比的是学养,一个人书法水平的高下往往取决于他的文化修养的多寡。一般来说,学养占七成左右,技法不过三成左右。我以为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现在评论一个人字的好坏,评论一个书法家成就的高低比改革开放初期复杂多了。那时只要大家都看着赏心悦目、漂亮好看就行了,检验的人是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人民群众。如今不行了,“书协的尺子”说了算,他们制定了很多“专业”的标准。你的字写得再好,倘若不符合他们的标准,那就说你的字不行,不“入流”,成不了书法家。也就是说,广大群众看好的字不行,吃不开。然而,群众则对“书协的尺子”嗤之以鼻。这就造成了有些群众看好的书家,书协不认可;书协推崇的书家,群众不买账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局面呢?书协的人总以为群众是“土包子”不懂书法。其实,这种说法是十分错误的。“土包子”或许不会书法,或许也没学过什么书法理论知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欣赏水平。比如声乐,绝大多数的群众既不会唱,也没有什么声乐理论知识,但你不能说他们的欣赏水平就不行。郭兰英、李谷一、李双江、殷秀梅、关牧村、阎维文、张也等一大批优秀的当代歌唱家,无论他们是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还是通俗唱法,群众都说好、都十分喜爱。这些歌唱家中,大部分人之所以能至今活跃在歌坛上,成为中国歌坛的“常青树”,靠的正是广大群众的欣赏、推崇和支持。中国也有“音乐家协会”,但并没有出现书协遇到的尴尬局面,值得深思。
启功先生的字雅俗共赏,世所公认。他的字不但法度严谨,而且美观漂亮。究其因,是因为“启体”有丰富的文化内涵。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了《红楼梦》,其中的注释就是由启功一个人完成的,仅此一点,说他是国学大师也是没错的,何况启老著作等身呢。
我们目前的情况如何呢?很大一部分人热衷追求的是“入会”、备战“国展”、获奖拿证书,然后就是四处炫耀、八方卖字。由于群众“不懂书法”,字也就卖不了多少钱。那如何是好呢?似乎就剩下办个“书法班”了,反正立起幡杆就有鬼,娃娃们的钱好赚。如此这般,为了钱忙得晕头转向,还哪有时间来读书,还哪有时间来提高文化修养呢?
四
如果只是没时间提高修养还好办。可怕的是,一些所谓的书法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书法和文化修养的关系。十几年前,某地一位书法爱好者,本来学历就不高,末脚年的中专水平而已,但又不注重读书学习,只是一味辛勤地练字,上手就是“米芾”和“王铎”,一年后,他宣称“自己已经找到了学书的奥妙”,又过了一年,这位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在某省级展览中获了三等奖,复又过了一年,这位同志时来运转,据说当选了某市书协的副主席。光荣乎?悲哀乎?
启功先生曾经说过:“书法不是耍杂技。”靠耍杂技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是难以持久的,是难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回过头来看看民国初期的书法,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傅斯年、沈尹默等学者,他们的主业都不是书法,他们也从来不以书法家自居,可是他们的书法自成一体,都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爱不释手。
“耍杂技”,造成千人一面的书展模式,也催生了投机取巧的难以治愈的墨林肿瘤。对此,董联桥先生谆谆告诫朔州有志于书法事业的人,要多读书、读好书,要活到老读到老。这是董先生给朔州书法界开出的第二道良方。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需要创新。但是,没有继承就不会有真正的创新;没有“功夫在诗外”的文化修养,书法就很难摆脱“耍杂技”的侵扰。
感谢董联桥先生,在酷暑难当的盛夏给朔州文艺界、书法界送来了一股习习凉风。
应市文联邀请,董联桥先生在朔州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做了题为《宋代书法艺术欣赏》的讲座。此次活动由市文联、朔州经济开发区工会工委主办,朔州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市书美协会、市老年书画家协会、朔州女子书画院协办。
一
董联桥,号老桥、南山居士,别署半闲堂主,1956年生于山西太原。作家、文化学者、书画家。自幼作画习字,以古人为师,求自然怡情,恬散淡之心。文宗张岱 ,诗学乐天。书擅汉隶、小楷而兼主体。画则悠游于草虫、山石、花鸟间。著有《半闲堂闲话》《观自在》等散文集以及《董联桥书画作品集》《花笺茶事》《四时之美——中国人的生活及风物》《逍遥游》等作品集。现为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导师。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的独特艺术,是历代传继下来的一门古老而精湛的学问,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明气质的象征。
宋代书法,在继承晋唐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代新风。尚意就是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董联桥先生结合自己的学书经历,从整体上讲述了南北两宋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重点讲述了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大家”的艺术成就,同时讲述了宋代皇室书法和欧阳修的学书造诣。董先生的讲座,由宋代书法为基点,对上自魏晋下及民国乃至当代的书法均有涉猎,旁征博引而又深入浅出,赢得了听众的广泛好评。
大概是来朔讲书法的缘故,董先生对朔州书法的成败得失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看法,但是,他的一些观点却值得我们来认真审视。
二
说起学习书法,首先遇到的就是“临摹”之事。实际上“临”和“摹”是两种不同的学习古人碑帖的方法。临是对帖观后习之,面对着字帖习字的叫面临,背对着字帖习字的叫背临。摹就是以薄纸蒙于字帖上进行描摹,过去私塾房教儿童学书法就是先从描摹开始的。对初学书法的人,特别是对少年儿童来说,描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待到用笔熟练以后,才开始进入“面临”阶段。至于说要学习哪种书体,当然还是唐楷为宜,只要持之以恒,必然是会有收获的。
对于成年人学习书法,严格一点说,首先应该学习的就是楷书。实践证明,没有坚实的楷书基础,行书和草书是很难写出一定的水准的。近二十多年来,中国书法家协会不少名家们的字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坚实的楷书基础。
另外一个原因是重“创新”轻临帖。近二十年来,社会上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比如说某地今年要参加什么“国展”,首先要打听的是什么名家来担任评委、上一届“国展”获奖者的作品是什么书体何种风格等等,然后把参赛的“精英”集中起来对症下药地每天苦练既定好的一种书体,目的就在于投评委之所好。于是乎,每次的“国展”几乎都是千人一面的所谓精品。
董联桥先生提倡,学习书法的人,要把临帖当做日课来做,要活到老临到老。同时,他强调要“读帖”,要把“临”和“读”结合起来。我以为,这是董先生给朔州书法界开出的头一道良方。
三
“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名言。意思是要想把诗写好,就必须在诗外下功夫。学习书法也是这个道理。董联桥先生说,书法最终比的是学养,一个人书法水平的高下往往取决于他的文化修养的多寡。一般来说,学养占七成左右,技法不过三成左右。我以为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现在评论一个人字的好坏,评论一个书法家成就的高低比改革开放初期复杂多了。那时只要大家都看着赏心悦目、漂亮好看就行了,检验的人是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人民群众。如今不行了,“书协的尺子”说了算,他们制定了很多“专业”的标准。你的字写得再好,倘若不符合他们的标准,那就说你的字不行,不“入流”,成不了书法家。也就是说,广大群众看好的字不行,吃不开。然而,群众则对“书协的尺子”嗤之以鼻。这就造成了有些群众看好的书家,书协不认可;书协推崇的书家,群众不买账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局面呢?书协的人总以为群众是“土包子”不懂书法。其实,这种说法是十分错误的。“土包子”或许不会书法,或许也没学过什么书法理论知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欣赏水平。比如声乐,绝大多数的群众既不会唱,也没有什么声乐理论知识,但你不能说他们的欣赏水平就不行。郭兰英、李谷一、李双江、殷秀梅、关牧村、阎维文、张也等一大批优秀的当代歌唱家,无论他们是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还是通俗唱法,群众都说好、都十分喜爱。这些歌唱家中,大部分人之所以能至今活跃在歌坛上,成为中国歌坛的“常青树”,靠的正是广大群众的欣赏、推崇和支持。中国也有“音乐家协会”,但并没有出现书协遇到的尴尬局面,值得深思。
启功先生的字雅俗共赏,世所公认。他的字不但法度严谨,而且美观漂亮。究其因,是因为“启体”有丰富的文化内涵。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了《红楼梦》,其中的注释就是由启功一个人完成的,仅此一点,说他是国学大师也是没错的,何况启老著作等身呢。
我们目前的情况如何呢?很大一部分人热衷追求的是“入会”、备战“国展”、获奖拿证书,然后就是四处炫耀、八方卖字。由于群众“不懂书法”,字也就卖不了多少钱。那如何是好呢?似乎就剩下办个“书法班”了,反正立起幡杆就有鬼,娃娃们的钱好赚。如此这般,为了钱忙得晕头转向,还哪有时间来读书,还哪有时间来提高文化修养呢?
四
如果只是没时间提高修养还好办。可怕的是,一些所谓的书法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书法和文化修养的关系。十几年前,某地一位书法爱好者,本来学历就不高,末脚年的中专水平而已,但又不注重读书学习,只是一味辛勤地练字,上手就是“米芾”和“王铎”,一年后,他宣称“自己已经找到了学书的奥妙”,又过了一年,这位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在某省级展览中获了三等奖,复又过了一年,这位同志时来运转,据说当选了某市书协的副主席。光荣乎?悲哀乎?
启功先生曾经说过:“书法不是耍杂技。”靠耍杂技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是难以持久的,是难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回过头来看看民国初期的书法,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傅斯年、沈尹默等学者,他们的主业都不是书法,他们也从来不以书法家自居,可是他们的书法自成一体,都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爱不释手。
“耍杂技”,造成千人一面的书展模式,也催生了投机取巧的难以治愈的墨林肿瘤。对此,董联桥先生谆谆告诫朔州有志于书法事业的人,要多读书、读好书,要活到老读到老。这是董先生给朔州书法界开出的第二道良方。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需要创新。但是,没有继承就不会有真正的创新;没有“功夫在诗外”的文化修养,书法就很难摆脱“耍杂技”的侵扰。
感谢董联桥先生,在酷暑难当的盛夏给朔州文艺界、书法界送来了一股习习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