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尽暑末 一叶知秋
文章字数:1365
【阳气渐收阴气长】
古人以天象变化来划分四季,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皆为季节的起源,秋季以“立秋”为始点。《历书》道:“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尔雅》有:“秋为收成。”《说文解字》讲:“秋,禾谷熟也。”皆指禾谷成熟,人间收获,是为秋。
在古人眼中,“立秋”伊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万物进入从生长到成熟的转折期。
“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立秋日,微风悄然而至,空气中已有丝丝凉意。我国许多地区偏南风逐渐减少,开始刮偏北风。而小北风是凉爽惬意的。后五日,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清晨植物的叶片上会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小露珠。再五日,寒蝉在树枝上感阴而鸣,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就快过去。
民谚有:“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时节往往处在“三伏”期间,暑气一时难消,还并不是热与凉的分水岭。
【立秋有雨样样收】
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立秋”后降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忽视不得,“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立秋”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天气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为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庄稼则开始成熟。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对雨水的需求旺盛,降雨充沛对农作物极为有利,最终实现增产增收,所以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
【趣味横生迎秋忙】
古时“立秋”不只是暑热天气的结束,也预示着收获季节的来临。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周代时期的“立秋节”,也称“七月节”,人们要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
“立秋”这天的民间习俗更是丰富多彩,啃秋、晒秋、贴秋膘、食秋桃、秋忙会,迎接秋天到来,表达丰收的喜悦。
《首都志》中有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后来,每年“立秋”节气,人们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啃西瓜、啃香瓜、啃山芋、啃玉米棒子……形成了啃秋也称咬秋的习俗。
晒秋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广西等地,每年的“立秋”时节,山区村民将成熟的农作物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进行架晒、挂晒。逐渐这种生活方式和场景,有了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贴秋膘的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北京、河北一带,苦夏一过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人们就要增加营养,补偿过夏时体能的消耗。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食秋桃的习俗。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将其烧成灰烬,取免除瘟疫之意。
秋忙会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
养生宜收不宜散
《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顺应四时的养生规律。“立秋”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
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应切记“秋不食辛辣”,忌油腻,忌贪凉,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根据传统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适当进补。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一年中秋天是最怡人之时,沿着节气文化的脉络,迎接丰收季节的到来。
山西日报记者安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