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州档案》向二十大献礼
柴国栋
文章字数:1042
  《朔州档案》在见证朔州经济社会发展、专注民生改善中问世了。《朔州档案》以真实史料塑形,拨去浮云,洗尽铅华,构筑历史文明长廊,讲好当地厚重历史沧桑和丰富文化底蕴的故事。以传承红色基因铸魂,立足红色景点,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构筑红色文化长廊,讲好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的故事。以为新时代发声强壮体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筑时代景观长廊,讲好打造“四大高地”,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的故事。《朔州档案》承载珍贵墨宝、芳香四溢,深化传统认知、探究精彩纷呈,紧扣时代脉搏、凝聚奋进力量。《朔州档案》一经问世,便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用心沟通协调、克服“稿荒难”。《朔州档案》相比市里其他部门刊物,内容受限于城市文化底蕴不深、文明素养积淀不够,刊物长期办下去,组织稿件存在一定困难。比如市馆馆藏几乎清一色公文档案;县(市、区)馆藏史料深度挖掘、开发利用不够;居民档案意识不强,积极关注和促进档案工作氛围不浓。我们对全市档案工作开展调研,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档案工作“大起底”,强化两类档案归集,强化历年积压档案规范整理,强化重点项目以及业务、声像、电子档案、实物档案移交进馆等。与政协文史部门对接,聘请一批当地文化界知名人士献策献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动档案文化宣传列入文明大餐。
  用情脉络贯通、克服“构思难”。《朔州档案》相比市里其他部门刊物,需要多维度见证、见证多维度的宽领域思考,跨越时空听到历史回响,精准把握纷繁表象背后的发展本源。比如一件珍贵文物,兼具以物证史记录过去、凭物言志蕴含精神、寓物于意潜移默化等多重功能,以哪种表达方式才能拉近文物和读者的距离,把无形的财富转换为易于接受的有形的精神,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这期把右玉精神的影像资料列为一个看点,通过历任县委书记接力赛、党员干部冲在前、人民群众投身干、新旧对比感党恩等贯通成形,全过程、全方位、全景式展现右玉精神。
  用功主线统揽、克服“统稿难”。《朔州档案》相比市里其他部门刊物,服务中心大局视野更宽、内容更多,删繁就简、烘托主题,一脉相承、一气呵成。比如一件件档案文物化身为一个个历史片段,找出其内在联系并深入探究,揭示承载的历史、蕴含的精神、呈现的规律,创造新体验,提升档案服务效能。我们这期把打造“四大高地”,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的不同时空亮点串联起来,让档案“活起来”,回答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最大程度凝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