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农姚勇
文章字数:1601
应县出产紫皮大蒜,在南山小石口村。村里有个蒜农叫姚勇,是我的好朋友。
一年一度的卖蒜季又到了。姚勇应时按候打电话来:“蒜下了,抽空儿来吧!”这话有点撩人,不由的,让沉寂的心泛起微澜。
一直偏爱小石口,最早和姚勇并没有多大关联。大约是在20多年前,我挑战过小石口的山峰。当时,我还不知道小石口是应县五大峪口之一;也不知道小石口亦称小石口城,古时城四门、池三门、堡二门、寨一门;更不知道我爬上去的那座山叫“闻名”山还是“拥翠”山。我记得自己翻越了好多个山头,每次仰望山峰,总以为这个应该是最高的了,爬上去时,却又有另一座山峰横在眼前。山的后面还是山。生命不息,爬越不止,这是人的生之盼,是人的生之苦。
若干年后,在一次“黄花岭陶瓷厂老工友聚会”上,我见到了阔别30年满面沧桑的姚勇。我问他:“你在哪住?”他说:“小石口。”我又问:“住村做啥?”他说:“种地。”眼睛盯着脚下,不敢看我。他问我:“你住哪?”我说:“山阴。”他又问:“住那里做啥?”我说:“卖凉粉。”眼睛看着窗外,不敢看他。
都是不偷不抢的正经营生,咋就说了听了,那么难过,为对方,为自己。
有了联系方式,第二年七月,姚勇打来电话:“蒜下了,快来取点蒜吃。”
那一次,我叫上了原来的工友小吴、小王、小鲍,第一次走进姚勇家,见到花架下面朴实精干的姚勇媳妇,以及她身后干净齐整的窑洞小院。
姚勇媳妇名字叫果花,说话很慢,总是赶不上趟,所以干脆少说,只是笑,一笑,眼睛亮晶晶的,很美。
那天,姚勇老是抬手挠后脖颈,腼腆的像个少年。他切开西瓜,摘下一盆西红柿,洗净,老说:“吃!快吃!”
我们好几个坐在大门洞的蒜架下,海聊,彼此还称呼着“小这小那”,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那埋葬着我们青春记忆的黄花岭上。
我又想起了那个寒冷的冬天,想起车间门口那小山一样的石子堆。在凛冽的寒风里,我坐在冰冷的石子堆上,铁锤叮叮当当,各种颜色的石子四分五裂,机械、乏味、枯燥、绝望。
“小孙,别打了,进来热热,喝点水。”回头看,是原料车间主任姚勇站在门口喊,还摆着手,风把他的声音吹得一晃一晃的。
他后来每天喊:“小孙,别打了,进来热热,喝点水。”这成了我灰暗一天里唯一的生命亮色,随着岁月流逝,它隐在我的心灵深处,温暖着我,也催促我去温暖他人。
我记着这一份恩情,却永远没有当面说过“谢谢”!
那一次,我没有说,后来的几次,我也没有说。
我去,也带着我的友人去。一次次地,我和他们显摆:我有朋友叫姚勇,小石口的,人可好啦!
果花说话慢,做营生也慢,所以我们一去,姚勇便是大厨。他弓着腰身,洗土豆、切肉、切菜;他蹲在灶门前加柴、添炭,炉火映红他爬满汗珠的紫黑脸膛。
走近姚勇,也走近了小石口。
我逐渐了解到,小石口的古老,可追溯到夏禹时期,下延至今,已有四千五百年历史。小石口是古代军事要道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是经繁峙县砂河镇、河北省阜平县到达华北平原的入口。北方少数民族军队从杀虎口打进来,直奔小石口,到达太行山东麓,向北对燕京地区形成南北包围之势,向南逐鹿中原。宋雍熙三年,修建小石口段“几”字形内长城。明中期,在旧址上重建内长城,设军事要塞。暗淡过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小石口,也曾是南北东西货物的集散地,一里半长的城关大街,挨门挨户的商业店铺,白天晚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应县盛传过的“两家半人家”,那个“半家”就是小石口的曹家。
如今的小石口,紫皮大蒜名扬山西,乃至全国,还远销东南亚各国。
由此,我写下一些有关小石口的文字,比如《买蒜记》《繁华深处的老院子》《西风东渐谁家院》《坐着公交去》《二访武翠叶》《衣魂》等等。如今看来,这些文章太过粗浅,但却让小石口多数人了解了小石口生埋于地下的故事,知道了作者秋若愚。姚勇见人就说:“嗨,那秋若愚是俺朋友!”
朋友和朋友,有温情,便会不自觉地去传递。
那年发表《买蒜记》后,好多现实和网络中的朋友都去小石口找姚勇买蒜了,说姚勇这个人那么好,蒜能赖了?
一年一度的卖蒜季又到了。姚勇应时按候打电话来:“蒜下了,抽空儿来吧!”这话有点撩人,不由的,让沉寂的心泛起微澜。
一直偏爱小石口,最早和姚勇并没有多大关联。大约是在20多年前,我挑战过小石口的山峰。当时,我还不知道小石口是应县五大峪口之一;也不知道小石口亦称小石口城,古时城四门、池三门、堡二门、寨一门;更不知道我爬上去的那座山叫“闻名”山还是“拥翠”山。我记得自己翻越了好多个山头,每次仰望山峰,总以为这个应该是最高的了,爬上去时,却又有另一座山峰横在眼前。山的后面还是山。生命不息,爬越不止,这是人的生之盼,是人的生之苦。
若干年后,在一次“黄花岭陶瓷厂老工友聚会”上,我见到了阔别30年满面沧桑的姚勇。我问他:“你在哪住?”他说:“小石口。”我又问:“住村做啥?”他说:“种地。”眼睛盯着脚下,不敢看我。他问我:“你住哪?”我说:“山阴。”他又问:“住那里做啥?”我说:“卖凉粉。”眼睛看着窗外,不敢看他。
都是不偷不抢的正经营生,咋就说了听了,那么难过,为对方,为自己。
有了联系方式,第二年七月,姚勇打来电话:“蒜下了,快来取点蒜吃。”
那一次,我叫上了原来的工友小吴、小王、小鲍,第一次走进姚勇家,见到花架下面朴实精干的姚勇媳妇,以及她身后干净齐整的窑洞小院。
姚勇媳妇名字叫果花,说话很慢,总是赶不上趟,所以干脆少说,只是笑,一笑,眼睛亮晶晶的,很美。
那天,姚勇老是抬手挠后脖颈,腼腆的像个少年。他切开西瓜,摘下一盆西红柿,洗净,老说:“吃!快吃!”
我们好几个坐在大门洞的蒜架下,海聊,彼此还称呼着“小这小那”,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那埋葬着我们青春记忆的黄花岭上。
我又想起了那个寒冷的冬天,想起车间门口那小山一样的石子堆。在凛冽的寒风里,我坐在冰冷的石子堆上,铁锤叮叮当当,各种颜色的石子四分五裂,机械、乏味、枯燥、绝望。
“小孙,别打了,进来热热,喝点水。”回头看,是原料车间主任姚勇站在门口喊,还摆着手,风把他的声音吹得一晃一晃的。
他后来每天喊:“小孙,别打了,进来热热,喝点水。”这成了我灰暗一天里唯一的生命亮色,随着岁月流逝,它隐在我的心灵深处,温暖着我,也催促我去温暖他人。
我记着这一份恩情,却永远没有当面说过“谢谢”!
那一次,我没有说,后来的几次,我也没有说。
我去,也带着我的友人去。一次次地,我和他们显摆:我有朋友叫姚勇,小石口的,人可好啦!
果花说话慢,做营生也慢,所以我们一去,姚勇便是大厨。他弓着腰身,洗土豆、切肉、切菜;他蹲在灶门前加柴、添炭,炉火映红他爬满汗珠的紫黑脸膛。
走近姚勇,也走近了小石口。
我逐渐了解到,小石口的古老,可追溯到夏禹时期,下延至今,已有四千五百年历史。小石口是古代军事要道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是经繁峙县砂河镇、河北省阜平县到达华北平原的入口。北方少数民族军队从杀虎口打进来,直奔小石口,到达太行山东麓,向北对燕京地区形成南北包围之势,向南逐鹿中原。宋雍熙三年,修建小石口段“几”字形内长城。明中期,在旧址上重建内长城,设军事要塞。暗淡过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小石口,也曾是南北东西货物的集散地,一里半长的城关大街,挨门挨户的商业店铺,白天晚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应县盛传过的“两家半人家”,那个“半家”就是小石口的曹家。
如今的小石口,紫皮大蒜名扬山西,乃至全国,还远销东南亚各国。
由此,我写下一些有关小石口的文字,比如《买蒜记》《繁华深处的老院子》《西风东渐谁家院》《坐着公交去》《二访武翠叶》《衣魂》等等。如今看来,这些文章太过粗浅,但却让小石口多数人了解了小石口生埋于地下的故事,知道了作者秋若愚。姚勇见人就说:“嗨,那秋若愚是俺朋友!”
朋友和朋友,有温情,便会不自觉地去传递。
那年发表《买蒜记》后,好多现实和网络中的朋友都去小石口找姚勇买蒜了,说姚勇这个人那么好,蒜能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