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会
文章字数:189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朔县的民间鼓乐班子不再被当做封建迷信加以取缔,从而得以逐步走进民间,走进千家万户。大约到了1987年前后,元宵节期间,政府的文化部门便开始在东城门外搭起高台,请鼓乐班子登场献艺,为元宵节助兴,为全县人们助兴,人称“八音会”。
一
八音是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的统称,指的是金、石、土、革、丝、木、箫、笛、匏、竹八大类材料制成的乐器。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举行的演奏会,主要使用鼓、锣、钹、旋、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八音会大致萌生于战国秦汉时期,脱胎于唐代乐舞和宋代队戏,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末清初。朔县八音会的成熟期大约也在明末清初,使用的乐器基本上有:唢呐、笙、二胡、板胡、扬琴、三弦、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鼓、手鼓、梆子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亦有电子琴加入其中。
在朔县,八音会似乎只有在元宵节期间演出时才这么称呼的。平时人们都叫它门鼓或门鼓班子,一般情况下,门鼓是专为民间的“白事筵”服务的,人们称为“打门鼓”或“吹打”。元宵节八音会的演奏队伍基本上都来自于民间的门鼓班子,而在称谓上叫八音会,其道理大概是为了与丧事活动相区分。
朔县人的“红事筵”,比如婚嫁、祝寿等喜庆活动,从来不请门鼓班子前来“吹打”,要请也只请大秧歌、晋剧、二人台等戏曲班子前来助兴。“白事筵”除去可以请门鼓班子外,还可以请戏曲班子。这是朔县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
二
新中国成立前乃至成立初期,朔县鼓乐班子大多数由盲人、半盲人组成,演奏的曲调相对比较单一,演奏水平也比较一般。“文化大革命”期间,鼓乐班子,也就是人们说的门鼓班子,被强令禁止在“白事筵”中表演,演奏水平不进反退,近乎到了断档的地步。
1976年以后,门鼓班子由开始的遮遮掩掩走进市场,到1985年的时候,班子的人员结构和演奏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举办八音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记得是1988年的元宵节,朔县东城门外的电影院广场前搭起了一个高高的木架子台,上面铺了一层建筑架板,踩上去吱吱作响,极是简陋。这就是八音会的舞台,好像连一条会标也没有。可是始终没有影响了群众的观看兴致。
八音会班子是由十大几支民间的门鼓班子组成的。这时的门鼓班子的演员已经没有盲人了,年轻人占了大多数,乐器的种类除了唢呐、笙、胡琴、锣等民族乐器外,增加了高档的电子琴,比如当时流行的雅马哈电子琴。
朔县的东城门叫文德门,与北门镇塞门、南门承恩门、西门武定门的规模一样高大而又宏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拆除。1982年,朔县新电影院就建在东门外的北侧,院门前就是一个比较开阔的广场。一度时期成了县里文娱活动的中心。从1986年到2002年,元宵节期间的八音会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元宵节三天,八音会一般是在上下午开场演出的。有时是一个班子单独上场,有时是两个班子同时上场,不管是哪种形式,无形中就形成了比赛。那时名声响亮的班子有“元满小门鼓班子”“三有门鼓班子”等。我爷爷是1992年去世的,请的就是“三有”的门鼓班子,三有当时三十出头,细高个子,平头正脸,穿戴整洁,唢呐吹得一点都不比电视里的名人逊色。
八音会每年元宵节举办一次,没几年便名声在外了。据说,如果民间的哪个班子想参加八音会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不是真的,我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班子如果能在八音会上亮相、打响,那对日后的“白事筵”生意是大有好处的。
三
八音会上,人们最喜爱看的节目是唢呐独奏。比如《百鸟朝凤》《开门曲》等,另外还有经典歌曲、流行歌曲,比如《想延安》《牧羊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们是黄河泰山》《纤夫的爱》等等,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听得如痴如醉。一时间,成为元宵节期间朔县街上的一大景观。
在民族器乐里,唢呐是重要的乐器。一个班子名气的大与小往往取决于唢呐手演奏水平的高与低。因此,八音会上,比赛的似乎是唢呐。悠扬婉转而又高亢激越的唢呐声把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渲染到了相当的高度,真是百听不厌。
1990年前后,元宵节期间,朔城区百货大楼门前也搭起高台,举办八音会和歌舞演出,把传统的器乐演奏和现代的歌舞融在一个戏台上,观众如云,把善阳街堵得水泄不通。
2002年以后,随着朔州老城的改造,东城门外的八音会没有再举办过。近十几年来,党和政府把元宵节文化活动作为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在一起,从正月初三开始便有一场接一场的戏曲、歌舞、交响乐等演出,当然,也有类似八音会的器乐演奏。
然而,这些演出大都是在馆场内演出的,音响效果虽说不错,但由于馆场的封闭性,限制了群众的普遍观赏。因此不少市民就十分怀念过去东门口的八音会。我也常常想,朔州如今的广场,大大小小几十个,咋就放不下一台“八音会”呢?
一
八音是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的统称,指的是金、石、土、革、丝、木、箫、笛、匏、竹八大类材料制成的乐器。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举行的演奏会,主要使用鼓、锣、钹、旋、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八音会大致萌生于战国秦汉时期,脱胎于唐代乐舞和宋代队戏,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末清初。朔县八音会的成熟期大约也在明末清初,使用的乐器基本上有:唢呐、笙、二胡、板胡、扬琴、三弦、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鼓、手鼓、梆子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亦有电子琴加入其中。
在朔县,八音会似乎只有在元宵节期间演出时才这么称呼的。平时人们都叫它门鼓或门鼓班子,一般情况下,门鼓是专为民间的“白事筵”服务的,人们称为“打门鼓”或“吹打”。元宵节八音会的演奏队伍基本上都来自于民间的门鼓班子,而在称谓上叫八音会,其道理大概是为了与丧事活动相区分。
朔县人的“红事筵”,比如婚嫁、祝寿等喜庆活动,从来不请门鼓班子前来“吹打”,要请也只请大秧歌、晋剧、二人台等戏曲班子前来助兴。“白事筵”除去可以请门鼓班子外,还可以请戏曲班子。这是朔县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
二
新中国成立前乃至成立初期,朔县鼓乐班子大多数由盲人、半盲人组成,演奏的曲调相对比较单一,演奏水平也比较一般。“文化大革命”期间,鼓乐班子,也就是人们说的门鼓班子,被强令禁止在“白事筵”中表演,演奏水平不进反退,近乎到了断档的地步。
1976年以后,门鼓班子由开始的遮遮掩掩走进市场,到1985年的时候,班子的人员结构和演奏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举办八音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记得是1988年的元宵节,朔县东城门外的电影院广场前搭起了一个高高的木架子台,上面铺了一层建筑架板,踩上去吱吱作响,极是简陋。这就是八音会的舞台,好像连一条会标也没有。可是始终没有影响了群众的观看兴致。
八音会班子是由十大几支民间的门鼓班子组成的。这时的门鼓班子的演员已经没有盲人了,年轻人占了大多数,乐器的种类除了唢呐、笙、胡琴、锣等民族乐器外,增加了高档的电子琴,比如当时流行的雅马哈电子琴。
朔县的东城门叫文德门,与北门镇塞门、南门承恩门、西门武定门的规模一样高大而又宏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拆除。1982年,朔县新电影院就建在东门外的北侧,院门前就是一个比较开阔的广场。一度时期成了县里文娱活动的中心。从1986年到2002年,元宵节期间的八音会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元宵节三天,八音会一般是在上下午开场演出的。有时是一个班子单独上场,有时是两个班子同时上场,不管是哪种形式,无形中就形成了比赛。那时名声响亮的班子有“元满小门鼓班子”“三有门鼓班子”等。我爷爷是1992年去世的,请的就是“三有”的门鼓班子,三有当时三十出头,细高个子,平头正脸,穿戴整洁,唢呐吹得一点都不比电视里的名人逊色。
八音会每年元宵节举办一次,没几年便名声在外了。据说,如果民间的哪个班子想参加八音会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不是真的,我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班子如果能在八音会上亮相、打响,那对日后的“白事筵”生意是大有好处的。
三
八音会上,人们最喜爱看的节目是唢呐独奏。比如《百鸟朝凤》《开门曲》等,另外还有经典歌曲、流行歌曲,比如《想延安》《牧羊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们是黄河泰山》《纤夫的爱》等等,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听得如痴如醉。一时间,成为元宵节期间朔县街上的一大景观。
在民族器乐里,唢呐是重要的乐器。一个班子名气的大与小往往取决于唢呐手演奏水平的高与低。因此,八音会上,比赛的似乎是唢呐。悠扬婉转而又高亢激越的唢呐声把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渲染到了相当的高度,真是百听不厌。
1990年前后,元宵节期间,朔城区百货大楼门前也搭起高台,举办八音会和歌舞演出,把传统的器乐演奏和现代的歌舞融在一个戏台上,观众如云,把善阳街堵得水泄不通。
2002年以后,随着朔州老城的改造,东城门外的八音会没有再举办过。近十几年来,党和政府把元宵节文化活动作为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在一起,从正月初三开始便有一场接一场的戏曲、歌舞、交响乐等演出,当然,也有类似八音会的器乐演奏。
然而,这些演出大都是在馆场内演出的,音响效果虽说不错,但由于馆场的封闭性,限制了群众的普遍观赏。因此不少市民就十分怀念过去东门口的八音会。我也常常想,朔州如今的广场,大大小小几十个,咋就放不下一台“八音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