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人的中秋节及其文化内涵
文章字数:4063
●陈永胜
一
中秋节,也叫“仲秋节”“秋节”“团圆节”“八月节”“女儿节”等。它是中华民族仅次于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因这一天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又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广义上说,朔州人是指朔州市全行政区域内的人;狭义上说,是指朔城区的人。这不仅是因为朔城区是朔州市政府的所在地,而且是因为朔城区历史悠久,朔州之名古已有之。北齐天保元年(550年)置朔州,天宝八年(557年)朔州治所移马邑古城,也就是如今的朔城区。隋唐至元代,笼统地说,朔城区的前身均为朔州所治。明清两代称朔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朔州为朔县。新中国成立后至朔州建市以前叫朔县。因此,把如今的朔城区人叫成朔州人或朔县人都是可以的。反之,则不然。
大致来说,全国各地中秋节的主题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个地方在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中秋文化的不同。那么,朔州人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它的文化内涵又是什么,本文试作一个探讨。
二
中秋节 ,朔州人至今喜欢叫“八月十五”,虽然缺少文气,倒也实在。
朔州人爱干净,这也是雁北人的“通病”,因此,过去常常被晋南、河南等地的人称作是“穷讲究”。八月十五是春节后的又一个最隆重的节日,朔州人自然不愿轻易度过。我小时候,八月刚刚探进头,母亲不管有多忙,都要抽出一两天的时间来“戳捋家”,和春节前的戳捋家一模一样。
朔州人把打扫家里的卫生工作叫做“戳捋家”。究竟怎么个“戳捋”法,我曾经在《朔县年俗杂忆·戳捋家》一文中有过详细的描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朔州人基本上住的还是平房,老样式,一铺大炕加一个锅头占了屋子的一大半,白天是厨房,夜间是卧室,厨卧不分。从春节到八月初整整八个月,墙面、窗户、仰尘(天花板)早已是灰蒙蒙一片了。因此,人们就拿出腊月戳捋家的精神来,彻底打扫一遍。
过去的平房大都有纸糊的仰尘,是用麻纸裱糊在仰尘棂子上的,先用报纸衬底裱一层,再用两层麻纸覆一次,晾干后用矸子水横竖粉刷一次,待水分蒸发干净后,用指头敲几下“嘣嘣”作响。矸子是朔县山里的一种白色矿物质,其实是一种白色的粘土。土产日杂门市至今还有经销,论块出售,一块一般有两本《新华字典》摞起来那么大,我小时候一毛钱一块,如今怕是得个十来八块吧。
把矸子用清水泡在搪瓷盆里,七八个小时就融化好了,再加清水若干,用箩面的粗箩子过滤在另一个搪瓷盆里,这就成了粉刷家的“矸子水”,粉刷在墙面和仰尘上后,洁白如玉,而且含着泥土和青草般的芳香,一个多月弥漫在室内经久不散,和如今的化工涂料有着天壤之别。
家粉刷好后,还要把窗子再重新糊一遍,等把窗花贴好后,花蓬蓬的里看外看两相宜。遇上特别喜爱整洁的人家,还要把锅台、窗台用清漆油洗一次,亮艳艳的锦上添了花。如果去年腊月没有掏过炕洞,就必须把炕洞掏一次。这样做既能排烟通畅,又能预防煤气中毒,家家户户非常重视。
八月十五戳捋家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住进楼房以后,虽说用不着像过去那样“戳捋”了,但人们总是在十五前把窗户的玻璃、家具、沙发、地板等好好地擦洗一通的。目的就是为了干干净净迎中秋。仔细想来,这是朔州人对中秋佳节的向往和恭迎,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三
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吃粽子、吃凉糕,八月十五当然是吃月饼了。相传中秋吃月饼的习俗起于唐代。高祖李渊和群臣欢度中秋时,手持吐蕃人敬献的装饰华美的圆饼,指着天上的明月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蜍。”随即把圆饼分给群臣。到了宋代,月饼已经有了荷叶、芙蓉、金花等花色名目,苏轼就留下了“小饼嚼如月,中有酥与饴”的诗句。到了明代,吃月饼习俗大为盛行。清代,月饼的质料、花色品种都有新的发展,蔚为大观。
朔州的月饼种类也很多,有打月饼、提浆饼、混糖饼、糖酥饼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朔州大多数人家吃不起这些月饼,一度时期,即使有钱街上也买不到这些东西。于是就变通,家家户户蒸月饼,蒸不起白面的,就蒸“二面的”(白面加玉米面)。如果“二面”也不充分,就把山药煮熟捣成泥拌在面里充数;如果“二面”也不够,还想蒸个大月饼,就把煮得半熟的一个大山药包在面里充数。
蒸月饼,其做法和平时蒸馍馍一个模样,只是块头大得多。人们一般是在八月十二三就开始蒸,一蒸就是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月饼的大小不一,小的有碗口大,一节四梢笼床能放三个。一套笼床一般是两节,这样一次能蒸6个。各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蒸的数量,另外还需蒸一个特大月饼,笼床有多大就蒸多大,以备十五夜晚供月之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一点过中秋节也能看得出来,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炉月饼”。炉,名词动用,也就是用火炉烙月饼。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需要专门的作坊来加工,一度时期,城里街巷,作坊红旺,炊烟袅袅,幽香四溢。多数人家,一“炉”就是50斤一袋白面,加上一定比例的胡油、红糖 、花生仁、芝麻、玫瑰、青红丝等辅料,能烙出月饼300余个。有部分人家似乎对此情有独钟,烙两袋白面的也不鲜见。另外,还有一种叫“套儿月饼”的,是用提浆饼食材做成的,硬皮,黄白色,一共九层,宝塔形状,最下层的月饼大约碗口大,往上逐一递减,到了最高层就变成了一个寿桃。一般情况下,“套儿月饼”是亲家们之间相互赠送的上等礼品。
“炉”这么多月饼,八月十五能吃得了吗?当然吃不了。除去中秋节期间食用外,一部分是用来送给亲戚街坊们的。剩下的就装在瓷坛子里,上面喷上高度白酒,供冬天享用。新千年以后,“炉月饼”的人家逐年减少,如今大多数人家回归到了理性的状态,过中秋买上一二十个现成的月饼,意思意思就行了。由于烙制月饼的油糖比例大,多吃对人体有害,近年来“蒸月饼”又开始悄然流行,成了馍馍店里的新宠儿。
月饼,无论是蒸制的还是烙制的,都是圆圆的,它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四
中秋节,朔州人有供月、赏月的习俗。农历中秋,正是瓜果飘香、五谷成熟的季节。我国古代一直是农耕社会,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的心情是难以比拟的宽广,庆丰收也就成了中秋节的一个盛大主题。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的“秋风”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又可以展现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悠久传统。
中秋节也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月亮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的做法,即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是在“秋风”这一天,但是,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于是,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就固定在了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银盘似的又圆又大,实在是祭月的最佳时日。
朔州人祭月,一般是十五的晚上,月亮刚刚探出头来的时候,在晚饭前就把炕桌或圆桌摆在院子里,上面摆上月饼和各类瓜果,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把西瓜剜成花牙状,两瓣分开摆在月饼的两旁,要多喜气有多喜气。这就是祭月,也叫供月。晚饭临近尾声时,家长把供月的那个特大的月饼拿回家,家中有几人(包括出聘的女儿)就切成几瓣,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有子女在外地回不来,父母也往往把这瓣月饼保存起来。随后,再把瓜果撤回家,想吃多少,因人而异。
月亮也供了,月饼也吃了,接下来就是赏月了。此刻,全家人一起走出家门,抬头仔细端详那一轮皎洁的银盘似的明月,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供月也就是“供天”,感谢老天给人间送来了花好月圆和五谷丰登,这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朔州人心里的具体表现。月饼分成瓣瓣吃,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五
民以食为天,过节就是“过嘴”哩。朔州人的中秋节同样也离不开吃喝两个字。
由于中秋节临近收获季节或者是已经处于收获季节,因此也是农民最为繁忙的季节。此时尽管时值中秋,但收获地里的庄稼要紧,吃喝得好坏就没有那么讲究了,一般是吃一顿金灿灿的油炸糕。
说起油炸糕话就多了,它在朔州人心目中,其实早已不是一种食品了,娶媳妇要吃糕、婴儿满月要吃糕、过生日要吃糕、中考高考的日子要吃糕、盖房上梁要吃糕,等等,凡有喜庆之事都要吃糕,象征吃糕能步步高升、万事如意。中秋节吃糕也是这个道理。其寓意是期盼庄稼一年比一年多、光景一年比一年好。过去收获庄稼全是人工,比得是力气。黄米做的油炸糕耐饥,民间素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豆面饿断腰”说法,所以,农民中秋吃油炸糕,既有美好的寓意,又有显著的实际功用。
相对来说,城里人在吃喝方面要比农村人讲究得多。以1991年到2021年为例,中秋节吃啥的也有,月饼、油炸糕、饺子自不必说,炒菜、炖肉也为常见,火锅、涮锅更是独领风骚。中秋的朔州,天气已经转凉,一家人围着圆鼓鼓的铜火锅,吃得热火朝天,吃得喜气洋洋,把“团圆”二字渲染到了高潮。倘是一家人喜爱喝酒,那就更是高潮迭起了。
比起春节来,朔州人中秋节一般很少到饭店去吃饭,这是因为到饭店去吃饭,团圆气氛远不及家里浓厚。不过近四五年来,有所变化,到饭店的家庭逐年有所增加,当然,手头活钱多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家里条件有限,比如说,想吃传统的木炭火锅,住在二层以上的楼房家庭,火锅就没有一个“焰”的地方。“焰”也是名词动用,火锅装上木炭燃烧后把里面的食材煮熟。再者是到饭店吃,省时省事,免去了洗锅涮碗的烦劳,只要舍得花钱,同样能达到举家团圆的目的。
朔州人至今还有“八月十五送月饼”的习俗。月饼可以送亲戚,可以送朋友,可以送邻居、可以送周围的孤寡老人等。四十年前生活贫困的时候,送的就是上面说的蒸月饼加小红果;后来送的是打月饼、提浆饼等烤制月饼加苹果;再后来是盒装的商品月饼加水果、烟酒等。这也可叫与时俱进吧,但无论怎样“俱进”,所要表达的目的是一样的,也就是增进了亲情和友情,和睦了四邻,关爱了弱势群体。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八月十六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届时,老泰山是需要把家里的美味佳肴拿出来好好地款待一番姑爷的。
上述所有的习俗无一不是美好的,无一不是令人神往的。然而,“嫁出去的女儿中秋不能回娘家”这是朔州人的古训,由来已久。名为风俗,实则陋习,亟待改革。事实上,近年来,这一陋习已被一些人家抛弃。
八月十五月儿圆,五谷丰登喜盈盈。充满了人文气质的中秋佳节,融汇了朔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深情祝福。
一
中秋节,也叫“仲秋节”“秋节”“团圆节”“八月节”“女儿节”等。它是中华民族仅次于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因这一天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又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广义上说,朔州人是指朔州市全行政区域内的人;狭义上说,是指朔城区的人。这不仅是因为朔城区是朔州市政府的所在地,而且是因为朔城区历史悠久,朔州之名古已有之。北齐天保元年(550年)置朔州,天宝八年(557年)朔州治所移马邑古城,也就是如今的朔城区。隋唐至元代,笼统地说,朔城区的前身均为朔州所治。明清两代称朔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朔州为朔县。新中国成立后至朔州建市以前叫朔县。因此,把如今的朔城区人叫成朔州人或朔县人都是可以的。反之,则不然。
大致来说,全国各地中秋节的主题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个地方在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中秋文化的不同。那么,朔州人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它的文化内涵又是什么,本文试作一个探讨。
二
中秋节 ,朔州人至今喜欢叫“八月十五”,虽然缺少文气,倒也实在。
朔州人爱干净,这也是雁北人的“通病”,因此,过去常常被晋南、河南等地的人称作是“穷讲究”。八月十五是春节后的又一个最隆重的节日,朔州人自然不愿轻易度过。我小时候,八月刚刚探进头,母亲不管有多忙,都要抽出一两天的时间来“戳捋家”,和春节前的戳捋家一模一样。
朔州人把打扫家里的卫生工作叫做“戳捋家”。究竟怎么个“戳捋”法,我曾经在《朔县年俗杂忆·戳捋家》一文中有过详细的描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朔州人基本上住的还是平房,老样式,一铺大炕加一个锅头占了屋子的一大半,白天是厨房,夜间是卧室,厨卧不分。从春节到八月初整整八个月,墙面、窗户、仰尘(天花板)早已是灰蒙蒙一片了。因此,人们就拿出腊月戳捋家的精神来,彻底打扫一遍。
过去的平房大都有纸糊的仰尘,是用麻纸裱糊在仰尘棂子上的,先用报纸衬底裱一层,再用两层麻纸覆一次,晾干后用矸子水横竖粉刷一次,待水分蒸发干净后,用指头敲几下“嘣嘣”作响。矸子是朔县山里的一种白色矿物质,其实是一种白色的粘土。土产日杂门市至今还有经销,论块出售,一块一般有两本《新华字典》摞起来那么大,我小时候一毛钱一块,如今怕是得个十来八块吧。
把矸子用清水泡在搪瓷盆里,七八个小时就融化好了,再加清水若干,用箩面的粗箩子过滤在另一个搪瓷盆里,这就成了粉刷家的“矸子水”,粉刷在墙面和仰尘上后,洁白如玉,而且含着泥土和青草般的芳香,一个多月弥漫在室内经久不散,和如今的化工涂料有着天壤之别。
家粉刷好后,还要把窗子再重新糊一遍,等把窗花贴好后,花蓬蓬的里看外看两相宜。遇上特别喜爱整洁的人家,还要把锅台、窗台用清漆油洗一次,亮艳艳的锦上添了花。如果去年腊月没有掏过炕洞,就必须把炕洞掏一次。这样做既能排烟通畅,又能预防煤气中毒,家家户户非常重视。
八月十五戳捋家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住进楼房以后,虽说用不着像过去那样“戳捋”了,但人们总是在十五前把窗户的玻璃、家具、沙发、地板等好好地擦洗一通的。目的就是为了干干净净迎中秋。仔细想来,这是朔州人对中秋佳节的向往和恭迎,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三
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吃粽子、吃凉糕,八月十五当然是吃月饼了。相传中秋吃月饼的习俗起于唐代。高祖李渊和群臣欢度中秋时,手持吐蕃人敬献的装饰华美的圆饼,指着天上的明月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蜍。”随即把圆饼分给群臣。到了宋代,月饼已经有了荷叶、芙蓉、金花等花色名目,苏轼就留下了“小饼嚼如月,中有酥与饴”的诗句。到了明代,吃月饼习俗大为盛行。清代,月饼的质料、花色品种都有新的发展,蔚为大观。
朔州的月饼种类也很多,有打月饼、提浆饼、混糖饼、糖酥饼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朔州大多数人家吃不起这些月饼,一度时期,即使有钱街上也买不到这些东西。于是就变通,家家户户蒸月饼,蒸不起白面的,就蒸“二面的”(白面加玉米面)。如果“二面”也不充分,就把山药煮熟捣成泥拌在面里充数;如果“二面”也不够,还想蒸个大月饼,就把煮得半熟的一个大山药包在面里充数。
蒸月饼,其做法和平时蒸馍馍一个模样,只是块头大得多。人们一般是在八月十二三就开始蒸,一蒸就是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月饼的大小不一,小的有碗口大,一节四梢笼床能放三个。一套笼床一般是两节,这样一次能蒸6个。各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蒸的数量,另外还需蒸一个特大月饼,笼床有多大就蒸多大,以备十五夜晚供月之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一点过中秋节也能看得出来,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炉月饼”。炉,名词动用,也就是用火炉烙月饼。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需要专门的作坊来加工,一度时期,城里街巷,作坊红旺,炊烟袅袅,幽香四溢。多数人家,一“炉”就是50斤一袋白面,加上一定比例的胡油、红糖 、花生仁、芝麻、玫瑰、青红丝等辅料,能烙出月饼300余个。有部分人家似乎对此情有独钟,烙两袋白面的也不鲜见。另外,还有一种叫“套儿月饼”的,是用提浆饼食材做成的,硬皮,黄白色,一共九层,宝塔形状,最下层的月饼大约碗口大,往上逐一递减,到了最高层就变成了一个寿桃。一般情况下,“套儿月饼”是亲家们之间相互赠送的上等礼品。
“炉”这么多月饼,八月十五能吃得了吗?当然吃不了。除去中秋节期间食用外,一部分是用来送给亲戚街坊们的。剩下的就装在瓷坛子里,上面喷上高度白酒,供冬天享用。新千年以后,“炉月饼”的人家逐年减少,如今大多数人家回归到了理性的状态,过中秋买上一二十个现成的月饼,意思意思就行了。由于烙制月饼的油糖比例大,多吃对人体有害,近年来“蒸月饼”又开始悄然流行,成了馍馍店里的新宠儿。
月饼,无论是蒸制的还是烙制的,都是圆圆的,它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四
中秋节,朔州人有供月、赏月的习俗。农历中秋,正是瓜果飘香、五谷成熟的季节。我国古代一直是农耕社会,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的心情是难以比拟的宽广,庆丰收也就成了中秋节的一个盛大主题。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的“秋风”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又可以展现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悠久传统。
中秋节也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月亮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的做法,即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是在“秋风”这一天,但是,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于是,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就固定在了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银盘似的又圆又大,实在是祭月的最佳时日。
朔州人祭月,一般是十五的晚上,月亮刚刚探出头来的时候,在晚饭前就把炕桌或圆桌摆在院子里,上面摆上月饼和各类瓜果,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把西瓜剜成花牙状,两瓣分开摆在月饼的两旁,要多喜气有多喜气。这就是祭月,也叫供月。晚饭临近尾声时,家长把供月的那个特大的月饼拿回家,家中有几人(包括出聘的女儿)就切成几瓣,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有子女在外地回不来,父母也往往把这瓣月饼保存起来。随后,再把瓜果撤回家,想吃多少,因人而异。
月亮也供了,月饼也吃了,接下来就是赏月了。此刻,全家人一起走出家门,抬头仔细端详那一轮皎洁的银盘似的明月,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供月也就是“供天”,感谢老天给人间送来了花好月圆和五谷丰登,这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朔州人心里的具体表现。月饼分成瓣瓣吃,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五
民以食为天,过节就是“过嘴”哩。朔州人的中秋节同样也离不开吃喝两个字。
由于中秋节临近收获季节或者是已经处于收获季节,因此也是农民最为繁忙的季节。此时尽管时值中秋,但收获地里的庄稼要紧,吃喝得好坏就没有那么讲究了,一般是吃一顿金灿灿的油炸糕。
说起油炸糕话就多了,它在朔州人心目中,其实早已不是一种食品了,娶媳妇要吃糕、婴儿满月要吃糕、过生日要吃糕、中考高考的日子要吃糕、盖房上梁要吃糕,等等,凡有喜庆之事都要吃糕,象征吃糕能步步高升、万事如意。中秋节吃糕也是这个道理。其寓意是期盼庄稼一年比一年多、光景一年比一年好。过去收获庄稼全是人工,比得是力气。黄米做的油炸糕耐饥,民间素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豆面饿断腰”说法,所以,农民中秋吃油炸糕,既有美好的寓意,又有显著的实际功用。
相对来说,城里人在吃喝方面要比农村人讲究得多。以1991年到2021年为例,中秋节吃啥的也有,月饼、油炸糕、饺子自不必说,炒菜、炖肉也为常见,火锅、涮锅更是独领风骚。中秋的朔州,天气已经转凉,一家人围着圆鼓鼓的铜火锅,吃得热火朝天,吃得喜气洋洋,把“团圆”二字渲染到了高潮。倘是一家人喜爱喝酒,那就更是高潮迭起了。
比起春节来,朔州人中秋节一般很少到饭店去吃饭,这是因为到饭店去吃饭,团圆气氛远不及家里浓厚。不过近四五年来,有所变化,到饭店的家庭逐年有所增加,当然,手头活钱多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家里条件有限,比如说,想吃传统的木炭火锅,住在二层以上的楼房家庭,火锅就没有一个“焰”的地方。“焰”也是名词动用,火锅装上木炭燃烧后把里面的食材煮熟。再者是到饭店吃,省时省事,免去了洗锅涮碗的烦劳,只要舍得花钱,同样能达到举家团圆的目的。
朔州人至今还有“八月十五送月饼”的习俗。月饼可以送亲戚,可以送朋友,可以送邻居、可以送周围的孤寡老人等。四十年前生活贫困的时候,送的就是上面说的蒸月饼加小红果;后来送的是打月饼、提浆饼等烤制月饼加苹果;再后来是盒装的商品月饼加水果、烟酒等。这也可叫与时俱进吧,但无论怎样“俱进”,所要表达的目的是一样的,也就是增进了亲情和友情,和睦了四邻,关爱了弱势群体。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八月十六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届时,老泰山是需要把家里的美味佳肴拿出来好好地款待一番姑爷的。
上述所有的习俗无一不是美好的,无一不是令人神往的。然而,“嫁出去的女儿中秋不能回娘家”这是朔州人的古训,由来已久。名为风俗,实则陋习,亟待改革。事实上,近年来,这一陋习已被一些人家抛弃。
八月十五月儿圆,五谷丰登喜盈盈。充满了人文气质的中秋佳节,融汇了朔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深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