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回老家
文章字数:829
中元节前夕,我回村时,恰遇从未见过面的内蒙古察右中旗小叔回山西右玉寻亲问祖。
说起小叔还得追溯到我爷爷辈分,在很早年前,我老祖兄弟几人从晋南洪洞北上逃荒,一路向北到雁门关外,先后在朔县淘八洼、平鲁麻黄头、右玉沟北村住下,各自立门户。老祖来到右玉沟北村娶妻生子,共生养七个子女,儿时夭折两个,活下来四儿一女,我爷爷为老二,小叔父亲为老三。听父亲讲,我爷爷是李家有才之人,能说会道,邻里乡村很有名,哪家闹矛盾,就请他去当说客。所以说是我们李家毫无争议的掌柜的。有一次,李家兄弟们因家庭琐事闹起了矛盾,小叔父亲一气之下带着老婆像其他走口外之人一样,背着行囊走起了口外。这一走再也没有回头,日行夜宿,一直走到了中旗二号地乡三号地村。就这样安营扎寨,过起了自己口外的生活。
小叔父母亲共生育四个孩儿,两男两女,小叔为老小,上有两姐一兄,小叔从小好学勤快,先后读了两次师范学校,第一次是文革后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由于小叔人品好,为人能干,被公社和大队联合推荐上了乌兰察布盟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村当了人民教师。小叔自以为自己没有学到真本事,生怕教书育人误人子弟,就边教书边自学,随着改革开放,恢复了髙考,小叔二次踏上了乌盟师范学校大门,经过三年苦读,终于学业有成,回到乡村教书育人,最后在乡中学校长岗位光荣退休。
小叔回来认亲寻祖是带着父辈和兄弟姐妹嘱托而回,几天里,我和二叔、大姐陪他回到村里,看到老家山山水水,看到了父母亲住过的土窑土炕,想起父母亲当年是
何等的艰辛。
返回到县城,小叔拜访看望了他二哥、在二叔陪同下专程赴朔州看望大哥,回来几天在他二哥家里下榻,弟兄二人白天出去看看右玉美景,晚上两人聊天。小叔看样子挺能喝酒,一天两顿酒,顿顿半斤八两不在话下,脸不红,话不乱。
几天回老家寻亲生活时间过得真快,小叔也该回他第二故乡———内蒙古了,各位老家亲戚怀着恋恋不舍之情要和小叔话别了,但愿我们的亲情从小叔这次寻亲开始,世世代代永相依,传承家族好的风气,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说起小叔还得追溯到我爷爷辈分,在很早年前,我老祖兄弟几人从晋南洪洞北上逃荒,一路向北到雁门关外,先后在朔县淘八洼、平鲁麻黄头、右玉沟北村住下,各自立门户。老祖来到右玉沟北村娶妻生子,共生养七个子女,儿时夭折两个,活下来四儿一女,我爷爷为老二,小叔父亲为老三。听父亲讲,我爷爷是李家有才之人,能说会道,邻里乡村很有名,哪家闹矛盾,就请他去当说客。所以说是我们李家毫无争议的掌柜的。有一次,李家兄弟们因家庭琐事闹起了矛盾,小叔父亲一气之下带着老婆像其他走口外之人一样,背着行囊走起了口外。这一走再也没有回头,日行夜宿,一直走到了中旗二号地乡三号地村。就这样安营扎寨,过起了自己口外的生活。
小叔父母亲共生育四个孩儿,两男两女,小叔为老小,上有两姐一兄,小叔从小好学勤快,先后读了两次师范学校,第一次是文革后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由于小叔人品好,为人能干,被公社和大队联合推荐上了乌兰察布盟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村当了人民教师。小叔自以为自己没有学到真本事,生怕教书育人误人子弟,就边教书边自学,随着改革开放,恢复了髙考,小叔二次踏上了乌盟师范学校大门,经过三年苦读,终于学业有成,回到乡村教书育人,最后在乡中学校长岗位光荣退休。
小叔回来认亲寻祖是带着父辈和兄弟姐妹嘱托而回,几天里,我和二叔、大姐陪他回到村里,看到老家山山水水,看到了父母亲住过的土窑土炕,想起父母亲当年是
何等的艰辛。
返回到县城,小叔拜访看望了他二哥、在二叔陪同下专程赴朔州看望大哥,回来几天在他二哥家里下榻,弟兄二人白天出去看看右玉美景,晚上两人聊天。小叔看样子挺能喝酒,一天两顿酒,顿顿半斤八两不在话下,脸不红,话不乱。
几天回老家寻亲生活时间过得真快,小叔也该回他第二故乡———内蒙古了,各位老家亲戚怀着恋恋不舍之情要和小叔话别了,但愿我们的亲情从小叔这次寻亲开始,世世代代永相依,传承家族好的风气,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