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精心打造有“温度”的城市
文章字数:3525
“爱心驿站像是街边的‘家’,环境好、气氛好,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个暖心的角落,让我们出门在外也能享受到诸多的便利服务,我特别愿意来这里坐一坐。”户外工作者刘斌说。
“孩子比较爱看书,过去都是去书店、图书馆。现在家门口有我们的城市书房,下楼就能看书,非常方便。这里的氛围也非常好,特别适合孩子学习。”市民张先生说。
今年以来,朔州大力构建绿色可持续城市水生态循环体系,全力优化纵横有序、相互衔接的交通路网结构,系统完成老旧小区、小街小巷改造,持续推进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服务,高标准建设城市书屋、爱心驿站,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用匠心营造出一个颜值、气质与温度协同发展的魅力朔州。
提升城市“颜值”绘就幸福底色
结伴跑步的闺蜜、相约锻炼的情侣、伴着音乐打太极的老人……清晨的人民公园,被健身的人们唤醒。郁郁葱葱的绿化景观、蜿蜒靓丽的水系景观,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朔州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围绕“开窗见绿、推门入园”思路,改造和新建了一批功能齐全的公园和街头游园,完善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
物产集团游园位于市区开发路与民福街交叉口西北角,建于2008年,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周边人流量大。由于基础设施陈旧,游园内杂草丛生,木栈道和地面受损严重,无法正常满足市民休闲锻炼需求。今年8月,市城发集团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接手改造项目,紧抓工程建设黄金期,加班加点快速推进,在保留原有空间整体格局的情况下,取消了损坏的喷泉系统,最大程度提高游园的整体空间利用率。同时,加强园林树木精细化养护,增添绿意、美意;全面更新游园地基工程、管线工程,提高市民安全指数。在地上铺设了相比于普通瓷砖更环保、更美观的仿真大理石,提升游园整体品质。除了这些小游园,该公司还启动了一些大型公园更新升级工作。这几日,在市人民公园漫步的市民就会发现,原来的音乐喷泉不仅喷水花样变多,音乐还有了新变化,添加了不少主旋律歌曲。公园品质格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
朔州城发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赵常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道路、公园、广场的绿化进行了提质改造,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垃圾清理,对主要的路段进行草花种植,对缺苗路段的地方进行补植补种,对公园广场的景观设施等进行了维修。
“国庆前夕,无论是公园、广场还是主次干道,或补种了时令花卉,或摆放了花篮,城市变得更美了!”家住府南小区的罗女士谈起街头环境的变化,显得特别高兴。
“以前街边的绿地比较稀疏,走在人行道上树荫不遮阳。现在不一样了,街道边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大。环境好了,空气也好了,我们每天像生活在公园里一样,更惬意了。”65岁的市民李蓉说。
为提升城市形象,今年市区重点实施了开发北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没有颠簸感,汽车的胎噪也降低了,驾驶起来很舒适。”在开发北路,出租车司机张先生驾车经过时说,新提升改造的车道,不仅大幅提升了市区的形象和品质,还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环境卫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环卫中心多点发力、补足短板、清理死角、扫除盲区,高标准、高质量巩固市容环境卫生,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不断加大道路冲洗、湿扫、洒水降尘、喷雾抑尘等水洗机扫作业力度,全面提升道路扬尘治理水平。
城市的背街小巷更能展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底色。朔州多次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深度清理行动,将清扫保洁工作延伸至背街小巷,确保城市环境卫生无盲区、无死角。对一些还不具备机械清洗作业条件的巷道,采用人工清扫的方式,加大日常保洁力度。
汇聚丝丝暖意点亮百姓“心灯”
朔州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推进“民生红利”释放,增强城市承载功能,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目前,一批城市书房、爱心驿站正发挥着作用,让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宽敞明亮的环境、木质的书架、沁人心脾的书香……市民们或安静地坐在沙发区,悠闲度过一整个下午;或陪着小朋友享受亲子时光,在故事里感受世界的美好。这一幕,不是在图书馆,也不是在书店,而是在市文旅局打造的城市书屋内。
建设城市书屋,让市民享受阅读的乐趣,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今年,朔州市文旅局在市区范围内建起10个城市书屋,为市民搭建公共阅读空间,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也让书香浸润了城市更多角落。
24小时开放、无人值守、面向所有人免费借阅。城市书屋秉承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的理念,市民、游客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注册并登录朔州城市书屋借阅系统,即可轻松实现自助办证、自助借还、通借通还。对不便使用手机的读者,可使用本人身份证在自助借阅机办理借阅证。城市书屋的开放,不仅为读者带来便捷、舒适的阅读体验,也成为文化休闲的新去处,可以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孩子比较爱看书,过去都是去很远的地方。现在在家门口有我们的城市书房,下楼就能看书,非常的方便。这里的氛围也非常好,特别适合孩子学习。”市民张先生说。
今年朔州积极发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事业单位及爱心人士利用现有房屋、工作场所、休息室共同建设“爱心驿站”,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完成31个户外劳动者标准服务站点,极大地方便了户外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爱心驿站里,空调、电视、冰箱、饮水机、微波炉、雨伞、医药箱等设备物品一应俱全。在“爱心驿站”的墙面上贴有“累了就进来坐坐,喝口水、歇歇脚、充充电”“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渴可喝水、急可如厕、伤可用药”,简洁明了却很温馨的话语,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整个驿站的功能。
在朔城区开发南路,“爱心驿站”吸引了附近的环卫工、骑警过来喝水解渴、纳凉休息,驿站的工作人员还给他们送上了水果、点心。不仅让户外劳动者感受到了夏日清凉,还为他们解决了吃饭难、喝水难等现实问题。
“有了爱心驿站,我们环卫工人工作之余可以进来喝喝水、歇歇脚、充充电,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环卫工人刘冬梅脸上充满了笑意。
驿站工作人员刘金华告诉记者:“我们与朔州市总工会共同创建“爱心驿站”,虽然地方不大,但能够为广大户外工作者提供一个防风、避暑、防寒的休息场所,挺受他们欢迎。”
点旺“烟火气”为经济发展赋能
“夜经济”是释放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一头连着居民生活、消费,一头连着商业复苏、经济发展。
今年,朔州积极带动以小摊为主的小微个体经济,形成人旺、火气浓的小微个体集聚区,培育消费热点,盘活“夜经济”,以此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7月以来,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朔州“夜经济”日渐“升温”,为城市增添了更多“人气”和“烟火气”。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来到美食街区、文娱场所尽情享受城市夜晚的魅力。
在朔州体育馆的振华小吃街。随着夜幕的降临,几十个特色摊位摆放有序,琳琅满目的夜市消费项目,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消费打卡,也点燃了整个城市夜晚的“烟火气”。
打开后备箱,支起折叠桌椅,缠一圈氛围灯,再挂起自制的摊位招牌,后备箱市集就开始营业了。
一位夜市摊主告诉记者,他白天打理一家潮牌店铺,但店里不是很忙,而自己又对调制鸡尾酒又颇有兴趣,就想着赶赶当下“后备箱文化”的时髦,在夜幕降临时,做一名“后备箱摊主”。
“我现在调的这一杯叫‘龙舌兰日出’,它是用伏特加勾兑的,口感带有橙子味儿,很受年轻人的喜欢。”夜市摊主冯晓云边工作边介绍道。
五花八门的“后备箱市集”颇受年轻人青睐,“接地气”的大众夜市同样也是市民的“心头好”。
“‘烟火气’挺旺的,自己想吃什么,想喝什么也能在这边买一下,挺好的。”市民武玲惬意地说。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华宝美食城夜市也迎来了客流高峰,灯箱广告上写满了小吃名称,绵绵冰、锅盔、麻辣烫、凉粉、面皮、杂各、烤串等各种美食,店老板动作麻利、笑容亲切,食客们边吃边聊、有说有笑。
“每晚能卖将近200张饼,很忙活,炉子4个档位全开。”商户甄莉话音里带着甜。
为了带给市民更好的消费体验,华宝美食城夜市还更新完善了配套设施,如今,在这里不光可以品尝美食,还可以拍照、听歌、打电玩,成为不少人消夏消费的“网红打卡地”。
“华宝+”共创综合体总经理谢龙跃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人流量特别大,每天平均人流量能达到一万多,商户暑假的生意也比较好,平均每天的销售额能达到三四千元。”
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我市还采取发放消费券、直播带货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激发消费潜能,让“夜经济”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一件件百姓点赞的实事,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浸润着浓浓的民生情怀,更是群众幸福生活最有力的体现。朔州这座城市有魅力、更有温度……
“孩子比较爱看书,过去都是去书店、图书馆。现在家门口有我们的城市书房,下楼就能看书,非常方便。这里的氛围也非常好,特别适合孩子学习。”市民张先生说。
今年以来,朔州大力构建绿色可持续城市水生态循环体系,全力优化纵横有序、相互衔接的交通路网结构,系统完成老旧小区、小街小巷改造,持续推进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服务,高标准建设城市书屋、爱心驿站,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用匠心营造出一个颜值、气质与温度协同发展的魅力朔州。
提升城市“颜值”绘就幸福底色
结伴跑步的闺蜜、相约锻炼的情侣、伴着音乐打太极的老人……清晨的人民公园,被健身的人们唤醒。郁郁葱葱的绿化景观、蜿蜒靓丽的水系景观,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朔州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围绕“开窗见绿、推门入园”思路,改造和新建了一批功能齐全的公园和街头游园,完善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
物产集团游园位于市区开发路与民福街交叉口西北角,建于2008年,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周边人流量大。由于基础设施陈旧,游园内杂草丛生,木栈道和地面受损严重,无法正常满足市民休闲锻炼需求。今年8月,市城发集团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接手改造项目,紧抓工程建设黄金期,加班加点快速推进,在保留原有空间整体格局的情况下,取消了损坏的喷泉系统,最大程度提高游园的整体空间利用率。同时,加强园林树木精细化养护,增添绿意、美意;全面更新游园地基工程、管线工程,提高市民安全指数。在地上铺设了相比于普通瓷砖更环保、更美观的仿真大理石,提升游园整体品质。除了这些小游园,该公司还启动了一些大型公园更新升级工作。这几日,在市人民公园漫步的市民就会发现,原来的音乐喷泉不仅喷水花样变多,音乐还有了新变化,添加了不少主旋律歌曲。公园品质格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
朔州城发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赵常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道路、公园、广场的绿化进行了提质改造,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垃圾清理,对主要的路段进行草花种植,对缺苗路段的地方进行补植补种,对公园广场的景观设施等进行了维修。
“国庆前夕,无论是公园、广场还是主次干道,或补种了时令花卉,或摆放了花篮,城市变得更美了!”家住府南小区的罗女士谈起街头环境的变化,显得特别高兴。
“以前街边的绿地比较稀疏,走在人行道上树荫不遮阳。现在不一样了,街道边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大。环境好了,空气也好了,我们每天像生活在公园里一样,更惬意了。”65岁的市民李蓉说。
为提升城市形象,今年市区重点实施了开发北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没有颠簸感,汽车的胎噪也降低了,驾驶起来很舒适。”在开发北路,出租车司机张先生驾车经过时说,新提升改造的车道,不仅大幅提升了市区的形象和品质,还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环境卫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环卫中心多点发力、补足短板、清理死角、扫除盲区,高标准、高质量巩固市容环境卫生,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不断加大道路冲洗、湿扫、洒水降尘、喷雾抑尘等水洗机扫作业力度,全面提升道路扬尘治理水平。
城市的背街小巷更能展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底色。朔州多次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深度清理行动,将清扫保洁工作延伸至背街小巷,确保城市环境卫生无盲区、无死角。对一些还不具备机械清洗作业条件的巷道,采用人工清扫的方式,加大日常保洁力度。
汇聚丝丝暖意点亮百姓“心灯”
朔州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推进“民生红利”释放,增强城市承载功能,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目前,一批城市书房、爱心驿站正发挥着作用,让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宽敞明亮的环境、木质的书架、沁人心脾的书香……市民们或安静地坐在沙发区,悠闲度过一整个下午;或陪着小朋友享受亲子时光,在故事里感受世界的美好。这一幕,不是在图书馆,也不是在书店,而是在市文旅局打造的城市书屋内。
建设城市书屋,让市民享受阅读的乐趣,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今年,朔州市文旅局在市区范围内建起10个城市书屋,为市民搭建公共阅读空间,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也让书香浸润了城市更多角落。
24小时开放、无人值守、面向所有人免费借阅。城市书屋秉承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的理念,市民、游客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注册并登录朔州城市书屋借阅系统,即可轻松实现自助办证、自助借还、通借通还。对不便使用手机的读者,可使用本人身份证在自助借阅机办理借阅证。城市书屋的开放,不仅为读者带来便捷、舒适的阅读体验,也成为文化休闲的新去处,可以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孩子比较爱看书,过去都是去很远的地方。现在在家门口有我们的城市书房,下楼就能看书,非常的方便。这里的氛围也非常好,特别适合孩子学习。”市民张先生说。
今年朔州积极发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事业单位及爱心人士利用现有房屋、工作场所、休息室共同建设“爱心驿站”,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完成31个户外劳动者标准服务站点,极大地方便了户外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爱心驿站里,空调、电视、冰箱、饮水机、微波炉、雨伞、医药箱等设备物品一应俱全。在“爱心驿站”的墙面上贴有“累了就进来坐坐,喝口水、歇歇脚、充充电”“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渴可喝水、急可如厕、伤可用药”,简洁明了却很温馨的话语,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整个驿站的功能。
在朔城区开发南路,“爱心驿站”吸引了附近的环卫工、骑警过来喝水解渴、纳凉休息,驿站的工作人员还给他们送上了水果、点心。不仅让户外劳动者感受到了夏日清凉,还为他们解决了吃饭难、喝水难等现实问题。
“有了爱心驿站,我们环卫工人工作之余可以进来喝喝水、歇歇脚、充充电,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环卫工人刘冬梅脸上充满了笑意。
驿站工作人员刘金华告诉记者:“我们与朔州市总工会共同创建“爱心驿站”,虽然地方不大,但能够为广大户外工作者提供一个防风、避暑、防寒的休息场所,挺受他们欢迎。”
点旺“烟火气”为经济发展赋能
“夜经济”是释放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一头连着居民生活、消费,一头连着商业复苏、经济发展。
今年,朔州积极带动以小摊为主的小微个体经济,形成人旺、火气浓的小微个体集聚区,培育消费热点,盘活“夜经济”,以此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7月以来,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朔州“夜经济”日渐“升温”,为城市增添了更多“人气”和“烟火气”。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来到美食街区、文娱场所尽情享受城市夜晚的魅力。
在朔州体育馆的振华小吃街。随着夜幕的降临,几十个特色摊位摆放有序,琳琅满目的夜市消费项目,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消费打卡,也点燃了整个城市夜晚的“烟火气”。
打开后备箱,支起折叠桌椅,缠一圈氛围灯,再挂起自制的摊位招牌,后备箱市集就开始营业了。
一位夜市摊主告诉记者,他白天打理一家潮牌店铺,但店里不是很忙,而自己又对调制鸡尾酒又颇有兴趣,就想着赶赶当下“后备箱文化”的时髦,在夜幕降临时,做一名“后备箱摊主”。
“我现在调的这一杯叫‘龙舌兰日出’,它是用伏特加勾兑的,口感带有橙子味儿,很受年轻人的喜欢。”夜市摊主冯晓云边工作边介绍道。
五花八门的“后备箱市集”颇受年轻人青睐,“接地气”的大众夜市同样也是市民的“心头好”。
“‘烟火气’挺旺的,自己想吃什么,想喝什么也能在这边买一下,挺好的。”市民武玲惬意地说。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华宝美食城夜市也迎来了客流高峰,灯箱广告上写满了小吃名称,绵绵冰、锅盔、麻辣烫、凉粉、面皮、杂各、烤串等各种美食,店老板动作麻利、笑容亲切,食客们边吃边聊、有说有笑。
“每晚能卖将近200张饼,很忙活,炉子4个档位全开。”商户甄莉话音里带着甜。
为了带给市民更好的消费体验,华宝美食城夜市还更新完善了配套设施,如今,在这里不光可以品尝美食,还可以拍照、听歌、打电玩,成为不少人消夏消费的“网红打卡地”。
“华宝+”共创综合体总经理谢龙跃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人流量特别大,每天平均人流量能达到一万多,商户暑假的生意也比较好,平均每天的销售额能达到三四千元。”
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我市还采取发放消费券、直播带货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激发消费潜能,让“夜经济”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一件件百姓点赞的实事,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浸润着浓浓的民生情怀,更是群众幸福生活最有力的体现。朔州这座城市有魅力、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