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有趣的一件事
文章字数:1030
  今天,我去参加《朔州日报》小记者的捏面人活动。天空灰蓝灰蓝的,很多银灰色的云朵不情愿地浮在空中。不过我可没有被这个天气所影响,还是早早到达了活动地点。等到小记者们全部到达后,老师就带领我们依次进入了家和红事会大酒店。
  到了活动地点后,老师先给我们讲了活动纪律,然后让我们洗了手。我看见桌上有很多捏面人的工具:牙签、剪刀、黑豆和梳子。
  老师说捏面人是为了纪念中元节。中元节,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祭祀土地等。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分发面团。面团散发着淡淡的奶香味,乳白色的。老师首先让我们把面团揉搓光滑,就开始教我们捏面人了。我们把面团分成5份,两个大小相近的大面团,两个小面团和一个小面团。先把两个大面团搓成两根粗细中等的面条,其中一根面条长一些,做面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然后把每根面条交叉,就像相交的两条胳膊和两条腿儿,接着,从其他面团中揪一小块儿,压扁成柳叶的形状,粘在上身和下身的连接处,再用梳子压出图案,就像面娃系了一条精致的腰带。再搓一个圆圆的头,粘到上身的缺口中,如果粘不到的话可以蘸一点水。为了凸显面娃娃的可爱,再搓4根细细的长条,给它缠绕在小手和小脚上,漂亮的手环和脚环就做成了。为了把娃娃打扮得花枝招展,老师教我们做小花,点缀在它的“衣服”上。我按照老师教的步骤,揪一小点儿面团压成扁扁的圆片,再用牙签把上下左右4个边向里面对折,这样一朵栩栩如生的小花就做好了。把做好的小花分别点缀在面人的四肢上,看上去面人穿了一件大自然的连衣裙。最后一道手续就是要做背上的莲花了。先搓一根粗细均匀的面条,再把两端往回卷,用筷子从中间一夹,再用剪刀在4片花瓣上分别剪一刀,8瓣莲花就做好了,再把它粘到胖娃娃的背上就大功告成了。
  然后老师把我们的面娃娃放到了蒸盘上去蒸。在此期间,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元节的来历: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祭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老师还讲了送面人也有讲究:送给长辈一般送寿桃,祝健康长寿。送同龄人一般送虎、鱼等,祝长命百岁。
  知道了这么多中元节的知识后,我们做的面人也出锅啦,浓郁的奶香味弥漫在空中。老师给我们每人分发一根牙签,用颜料点缀在面人上,涂了颜料之后的面人变得更加可爱了。
  实验小学四(1)班 马若涵(本报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