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矿山抗疫一线的“疯经理”
文章字数:1728
在抗击疫情中,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打前阵,做表率,始终坚守在矿山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所在,他就是共产党员、中煤平朔集团公司东露天矿生产一队安全副经理何峰同志。
打开生产一队生产指挥微信群,有位以“疯”字为名的管理人员,这位不知疲倦“疯狂”工作者便是何峰。
何峰,今年34岁,2011年8月,大学毕业分配到东露天矿生产一队工作,他先后在轮式推土机、班组长等岗位上干过,因其个儿高,工作肯卖力气,爱钻研,工友遇到推土机有排队不了的故障时,就想到了他,只要何峰一到,准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是工友们公认的“何大拿”。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身为队组安全经理的何峰,立即按班分组对外出及返朔职工进行严细排查,之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变化,他又迅速着手开展队组全员排查工作。
全队300多号职工,涉及点多面广,面对如此庞大的排查梳理工作摆在了何峰面前。但是,他没有退缩,立即行动,对每名职工立表建档,反复核对职工去向、住址、联系方式等情况。
疫情防控静默期间,为了保证煤炭保供,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平朔集团公司有关能源保供要求,生产一队作为保供排头兵,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抽调精兵强将全力以赴保供煤。队组大多数职工居住在朔城区,因静默期间职工不能上岗,而山上的职工又不能回家,需要在山上住宿倒班工作。此时,何峰除联系矿党群部对接为职工进行核酸检测事宜,当职工核酸检测安排妥当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为职工联系住宿和班中餐而忙碌开了。
近半个月中,办公楼、公寓楼、职工食堂是他跑得最多的地方。
工作中,为了安排职工休息和就餐准确便利,他随身携带的小记录本密密麻麻记着龙班16人,凤班19人;住宿房间分别为612、623、624……他所做的每项工作,其宗旨就是让职工吃好休息好,为煤炭保供当好后勤保障。
由于长时间盯在电脑前工作,眼睛布满血丝且伴有流泪,他一直坚持没有停歇,实在撑不住了,用毛巾蘸点凉水敷敷眼睛,就又开始工作了。通过认真细致地工作,终于把全队职工信息一一登记在册,为队组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了严排查、细跟踪、全覆盖,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作为一名党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他除了在班组生产等微信群传送有关疫情防控知识及上级文件精神外,深入班组现场,以小组为板块,每次2-3人,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为职工所接受,既避免了聚集,又让职工听得懂快掌握;讲解中,他还总结出一套用时短、范围小的分散讲解法,得到了工友们的称赞。近半月时间里,何峰奔波于矿坑每个角落,共为职工讲解疫情防控知识106(场)次,为队组职工在疫情防控方面解疑释惑。疫情发生之初,何峰以大局为重,在队组职工中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向全队工友们讲解全力以赴保生产众志成城抗疫情的重要性,从引导职工正确看待疫情及生产中要以“稳”字当头,确保安全生产逐渐入题,再到抗疫情、保生产、两手抓、两不误,要继续发扬煤矿工人“三个特别”精神,突显煤矿工人的责任担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稳定能源保障;最后信中号召党员干部要在“抗疫情、保生产”中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全队党员干部职工倍受鼓舞,纷纷表示,积极响应号召,疫情面前,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抗大“疫”保生产中做表率比奉献,发挥好生产主力军的作用,争当煤炭生产“黑天使”,为抗大“疫”保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期间,他整天忙于疫情防控工作,连续十天没有回过家,妻子多次打电话告他孩子想爸爸了,让他抽时间回家一趟,实在不能回来的话,让他开一下微信视频见个面,可他总是以“单位忙”三个字回答,就挂了电话。确实,他很忙,那段时日里,“废寝忘食”用在何峰身上最恰 当不过了。办公室里工作“连轴转”,实在困了,椅子上打个盹儿,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把早先备好的桶装面泡上,对付吃几口,又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
何峰,就是这样一位“疯经理”,大“疫”面前,识大体,顾大局,践行使命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冲锋不止,不愧为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之楷模。
这不,十月末,朔州因“疫”而静,为了保证矿山的正常原煤生产,保证住矿职工的吃和住,我们的“疯经理”又义无反顾奔赴防控一线……
王汉利
打开生产一队生产指挥微信群,有位以“疯”字为名的管理人员,这位不知疲倦“疯狂”工作者便是何峰。
何峰,今年34岁,2011年8月,大学毕业分配到东露天矿生产一队工作,他先后在轮式推土机、班组长等岗位上干过,因其个儿高,工作肯卖力气,爱钻研,工友遇到推土机有排队不了的故障时,就想到了他,只要何峰一到,准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是工友们公认的“何大拿”。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身为队组安全经理的何峰,立即按班分组对外出及返朔职工进行严细排查,之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变化,他又迅速着手开展队组全员排查工作。
全队300多号职工,涉及点多面广,面对如此庞大的排查梳理工作摆在了何峰面前。但是,他没有退缩,立即行动,对每名职工立表建档,反复核对职工去向、住址、联系方式等情况。
疫情防控静默期间,为了保证煤炭保供,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平朔集团公司有关能源保供要求,生产一队作为保供排头兵,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抽调精兵强将全力以赴保供煤。队组大多数职工居住在朔城区,因静默期间职工不能上岗,而山上的职工又不能回家,需要在山上住宿倒班工作。此时,何峰除联系矿党群部对接为职工进行核酸检测事宜,当职工核酸检测安排妥当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为职工联系住宿和班中餐而忙碌开了。
近半个月中,办公楼、公寓楼、职工食堂是他跑得最多的地方。
工作中,为了安排职工休息和就餐准确便利,他随身携带的小记录本密密麻麻记着龙班16人,凤班19人;住宿房间分别为612、623、624……他所做的每项工作,其宗旨就是让职工吃好休息好,为煤炭保供当好后勤保障。
由于长时间盯在电脑前工作,眼睛布满血丝且伴有流泪,他一直坚持没有停歇,实在撑不住了,用毛巾蘸点凉水敷敷眼睛,就又开始工作了。通过认真细致地工作,终于把全队职工信息一一登记在册,为队组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了严排查、细跟踪、全覆盖,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作为一名党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他除了在班组生产等微信群传送有关疫情防控知识及上级文件精神外,深入班组现场,以小组为板块,每次2-3人,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为职工所接受,既避免了聚集,又让职工听得懂快掌握;讲解中,他还总结出一套用时短、范围小的分散讲解法,得到了工友们的称赞。近半月时间里,何峰奔波于矿坑每个角落,共为职工讲解疫情防控知识106(场)次,为队组职工在疫情防控方面解疑释惑。疫情发生之初,何峰以大局为重,在队组职工中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向全队工友们讲解全力以赴保生产众志成城抗疫情的重要性,从引导职工正确看待疫情及生产中要以“稳”字当头,确保安全生产逐渐入题,再到抗疫情、保生产、两手抓、两不误,要继续发扬煤矿工人“三个特别”精神,突显煤矿工人的责任担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稳定能源保障;最后信中号召党员干部要在“抗疫情、保生产”中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全队党员干部职工倍受鼓舞,纷纷表示,积极响应号召,疫情面前,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抗大“疫”保生产中做表率比奉献,发挥好生产主力军的作用,争当煤炭生产“黑天使”,为抗大“疫”保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期间,他整天忙于疫情防控工作,连续十天没有回过家,妻子多次打电话告他孩子想爸爸了,让他抽时间回家一趟,实在不能回来的话,让他开一下微信视频见个面,可他总是以“单位忙”三个字回答,就挂了电话。确实,他很忙,那段时日里,“废寝忘食”用在何峰身上最恰 当不过了。办公室里工作“连轴转”,实在困了,椅子上打个盹儿,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把早先备好的桶装面泡上,对付吃几口,又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
何峰,就是这样一位“疯经理”,大“疫”面前,识大体,顾大局,践行使命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冲锋不止,不愧为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之楷模。
这不,十月末,朔州因“疫”而静,为了保证矿山的正常原煤生产,保证住矿职工的吃和住,我们的“疯经理”又义无反顾奔赴防控一线……
王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