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望道》: 生动记述《共产党宣言》的中国足迹
文章字数:812
  作为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有着广泛的覆盖面与影响力,长期以来,对《共产党宣言》的阐释解读多停留在政治与学术领域。徐锦庚的报告文学《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浙江文艺出版社),是从文学角度的一次叙写。作品对《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与传播进行了系统考证,厚植于党史,有较强的政治性与学术性,同时文笔优美生动。作品生动记述《共产党宣言》的中国足迹,以文学生动呈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国化的过程。
  作为书名,“望道”二字,可做名词,取自陈望道之名,有指陈望道之意,也可做动词,指的是以陈望道为代表的早期知识分子寻求真理、救亡图存的“望道”之旅,以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形象地展示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望道》虽是一部文学作品,但是里面不乏各种考证,作者在翔实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合乎逻辑的评判。此外,书中还对《共产党宣言》的各种译本进行了梳理,除了陈望道译本,还有华岗译本、成徐译本、陈瘦石译本、乔冠华译本、博古校译本、莫斯科译本等,作者逐一分析点评,也体现了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不管是何种译本,《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不仅是划破旧时代夜空的那道闪电,更是照耀新时代航程的永恒灯塔”。
  (据《光明日报》作者:陈涛)
  书评书摘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习近平等人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展览,认真听取讲解,详细询问有关情况。陈列柜中,摆放着一本《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习近平即席讲了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墨汁。原来是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没吃,把那个墨汁给吃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甜极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在翻译《共产党宣言》。于是就有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摘自《望道》引子)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