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介
《新时代榜样科学家》一书,以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授予的5位“共和国勋章”科学家、5位“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以及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为书写对象,集中展示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科学成就、杰出贡献等,让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扎根人心。
屠呦呦:“我们要好好干活”
疟疾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或感染疟原虫所导致的恶性虫媒传染病,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1971年10月,屠呦呦带领课题组成功进行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证实青蒿的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这一研究成果离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对课题组来说,要想进行临床应用,就必须大量制备这种青蒿乙醚提取物,并进行临床前的毒性试验。
但是要制备大量青蒿提取物,谈何容易!当时很多药厂都停产了,根本无法满足屠呦呦团队的试验需要。为了争取时间,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土法上马”,用7个大水缸代替常规提取容器,开始大量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
由于当时防护设备很差,乙醚对身体有伤害,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课题组成员大都有头晕脑涨、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反应。据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回忆:“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回家满身都是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的味道,还得了中毒性肝炎。”
提取到乙醚中性提取物,下一步就是进行安全性试验。课题组虽然也做了一些动物试验,但仍然无法保证绝对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毅然决定,拿她自己做试验!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屠呦呦坚定地说。她的献身精神很快感染了课题组的其他同志。1972年7月,屠呦呦和另外两名科研同志一起当了“小白鼠”。结果令人满意,试药观察证明,未发现乙醚中性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屠呦呦渐渐“隐身”了。在她看来,做科研并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获得个人利益,而是要把主要精力用在科学研究上。她说:“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
袁隆平:成功不存在什么秘诀
1982年秋,国际水稻研究所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时,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未提前打招呼,庄重地将袁隆平请上主席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前方的屏幕上出现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还有一行醒目的英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在国际上就这么传播开来。
很多人都在问袁隆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认为,成功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秘诀,主要的体会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8个字。
首先是知识。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在科技发达的当下,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就是要流汗水。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深入细致的实干、苦干。对于杂交水稻,更是需要不断实践。要下到田地里去,肯定要流汗。再次是灵感。灵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知识、经验、思索和孜孜追求综合在一起后升华的产物,它往往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突然产生。当年袁隆平从发现“鹤立鸡群”的稻株,到“忽然”间产生“天然杂交稻”的念头,就是一种灵感。但这种灵感是袁隆平多年来不停地探索和思考的结果。最后是机遇。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的发现在整个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这里有运气的成分,但决不能说是只靠运气。李必湖和冯克珊能找到“野败”,一是他们是有心人,是专门来寻找这种植株的;二是他们有着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才能一眼识宝。
袁隆平说,“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也好,荣获各种国际性科学大奖也好,自己首先想到的都是为中国人争得荣誉和尊严。
(本文摘自《新时代榜样科学家》,有删节。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