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谢谢你们,守护朔州
李倩
文章字数:1775

  我打通任花花电话的时候,她刚刚睡醒。她是吕梁支援朔州医疗队的副带队,11月19日晚上10点,任花花和她的队友们到达朔州。她告诉我——
  这是她第一次来朔州。援朔队伍中,最小的23岁,最大的都50多岁了。来朔州之后,她被分到朔城区打井队小区负责核酸采集工作。这个小区是高风险区,她和她的搭档都是上门采集,每天5点半起床,7点就要开始工作,一层一层采集下来,最早也得下午两点结束。这期间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上厕所。年纪小还好,年纪大的能不吃不喝,但不上厕所真的有点坚持不住。
  有一天,她们采集到中午还没采集完,在这期间她们遇到一对年轻夫妻,门一开,他们就热情地让她们进来。当完整严谨地消完毒采集结束要离开时,男主人拿过来很多酸奶,非让她们带上,还一个劲儿说,辛苦了,辛苦了。一些上年纪的大爷、大妈,看到她们,也是拿着吃的、喝的,说,孩子们辛苦了。
  在高风险区工作,风险肯定是有的。可大家一点抱怨也没,心往一处使。从第一天的打井队小区,到后来的世界公馆小区,将近十天的时间,一直在高风险小区采集核酸。大家普遍小拇指变得僵硬、麻木,手指冻得通红,但没有喊苦喊累的。
  在打井队小区,她的搭档扫码是一名老师,她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老师长什么样子,他们之前互相加了微信,这个老师每天都会在微信里给她留言,让她做好防护。大家要安安全全来、平平安安回。
  在采访任花花之前,我还采访了一名志愿者。她叫张晶,中国石化朔州石油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当听说我要采访她时,她先哈哈笑了,爽朗的笑声,打消了我的顾虑。
  11月19日,张晶所在的世界公馆业主群发了一条征集志愿者的信息,看到这个信息,她坐不住了。立马给负责人发了一条私信,说自己的单位培训过疫情防控方面的相关知识,她完全可以胜任志愿者这份工作。
  “我是一个外地人,在朔州有什么开心的事都会发朋友圈,记录一下,想让家人放心,但是这次当志愿者,我什么都没说,怕爸妈担心。我就是觉得,自己能做一些事。”她和我说。
  疫情期间,又有多少这样的人,选择站出来,去做一些自己认为该做、能做、想做的事。
  “你去当志愿者,孩子怎么办?”我问她。
  她哈哈笑了,她告诉我,她有两个女儿,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二年级。听到她要去当志愿者,大女儿很支持,还说会照顾好妹妹。小女儿则嘱咐妈妈,注意安全,千万别把码变红噢。
  张晶每天出门前,会给孩子们焖一锅米饭,之后告诉大女儿,妈妈回来早了,就给你们炒菜,回来晚了,你们就把白糖拌到米饭里吃。每天早上7点到下午2点,是张晶的工作时间。她主要负责配合核酸采集人员的采集工作,用她的话说,就是将两个袋子绑在身上,一个装采集核酸的棉签,一个装采集完的医疗垃圾。
  世界公馆是高风险小区,需要上门采集,和她搭档的是吕梁支援朔州医疗队的一个小女孩,她们每天负责三个单元的采集工作,一层一层采集,一家一家敲门,有时候遇到不开门的,采集完别家还要返回来再敲,生怕漏掉一家。
  她告诉我,有时候她们敲开门了,还没等她们消毒,小区住户就开始拿着酒精喷壶,往她们身上喷,她们就开玩笑说,省下她们的酒精了。还有的住户不理解,不愿意开门。很多时候没办法,但疫情期间,任何人的担心都是应该的,你说是不是?
  张晶告诉我,其实核酸采集人员最辛苦,和她搭档的那个小女孩,每天连续采集几个小时,最后手都抬不起来了,可每次采集完,她都会说,给别的组打个电话吧,看还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张晶说的这个小女孩,名叫冯艳梅,是吕梁支援朔州医疗队的一名队员,在与张晶做搭档的这些天里,她们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每次只是一个眼神,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张晶告诉我,他们一家来自阳泉,已经来朔州很多年了。在朔州,她有好的领导、好的闺蜜、好的朋友,她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所以当朔州出现这么严重的疫情时,她觉得自己有理由站出来,有责任守护自己的第二个家乡。
  在采访张晶的过程中,她还和我提及了一名老师——蔚银。张晶说,蔚老师负责封箱工作,采样管收回来以后,他会一个个扫描、封箱,每天大概得采1000多人。作为一名老师,除了当志愿者,蔚老师还要给学生们上网课,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
  是啊,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任花花、张晶、蔚银这样,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一线的人。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但面对疫情,他们选择勇敢地站出来,为你、为我、为我们共同守护的家园!
  谢谢你们,守护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