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奋进新时代的主流舆论新格局
文章字数:5790
党的二十大谋划了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举措。各地新闻宣传思想战线,除了做好各行各业学习贯彻精神的新闻报道以外,自身该如何结合行业现状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者认为,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最后提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总要求,以存在问题和工作差距为导向,找准工作薄弱点、切入点和着力点,解放思想、主动求变,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六个必须坚持”上来,更好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自身工作的伟大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从全国各地主流媒体近年来发展格局看,传统主流媒体的受众规模正在逐渐缩小,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下降,凝聚力和引领力还不够强大,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实事求是地说,各地主流媒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传播规模和引导能力都比较有限,在内容、技术、管理等许多方面存在着跟不上、不适应、不到位的问题。
一、明确定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所以,地方新闻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明白一个根本性的道理,那就是一切不以建构群众离不开渠道为核心的新闻宣传思想工作都是“空谈误国”!新闻宣传思想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倘若地方党媒要真正完成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核心要义,必须定位在深入聚焦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着力打造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打造为民排忧解难、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要努力把主流媒体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权威信息渠道和社区信息枢纽。通过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把党委政府以主流媒体自主可控的新型互联网传播平台为核心的现代传播体系,打造成为全渠道、全链条、全覆盖的服务群众、治国理政的新平台。
一要上接“天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覆盖面广、引领力强的主流舆论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怎样改革,媒体始终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喉舌,要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准确传递给基层干部群众。但在移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平台,受众特别是中青年受众流失是不争的事实。必须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潮流,整合“报、台、网、端、微、抖、视”资源,以技术平台为支撑,以一体化采编为途径,以综合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以“1+N”(“1”为移动客户端自主平台,“N”为报纸、电视、电台、央媒号矩阵、省媒号矩阵、商业号矩阵、自媒体号矩阵、国际媒体号矩阵等)为主要渠道,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全媒融合的立体化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内容生产、流程设计、播发调度、效果评价、人员管理、绩效考核、技术支撑等方面深度融合。媒体深度融合最大的优势是打破原有平台界限,建立适合报纸、广电和网络新媒体的“策、采、编、发、追、评”工作流程,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融合传播”的现代传播格局。突破时空阻碍,实现宣传报道覆盖面最大化,确保始终占领舆论高地,充分发挥引领功能。
二要下接“地气”——精准细分、服务群众,建设功能效应大、用户粘性强的综合服务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互联网时代,受众需求越来越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要精准定位受众需求,深耕本土资源,从单一的新闻传播功能逐步拓展至综合服务功能,借鉴大型商业互联网平台嵌入地方居民日常生活的经验,有效聚合和运营各地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用户、数据和资源的聚集,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还要充分依托本地社区生活场景,利用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的信息互动,积极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公益活动,开展各类商务、节庆、会展等活动,打通线上线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深化为民服务功能。
二、重点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媒体融合改革也一样,既不是媒介形态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媒体功能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颠覆性实践,是党的主流媒体面临生存挑战的蜕变重生。
一要领导“换脑”——领导是主心骨,作为顶层设计推动者、媒体融合决策者,领导理念转型有源动力,单位发展才有希望。
1、机构改革:不是修补,必须推倒重来。重点围绕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深度融合实施传播体系的一体化和组织机构的一体化进行设计。
2、流程再造:围绕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实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流程优化,如何打造“1+N”全媒体传播体系进行设计。
3、绩效考核:围绕建立符合媒体行业特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设计,落地“基础工资体现工作保障、绩效工资体现工作数量(任务量)、绩效奖励体现工作质量“三合一”考核法。
4、平台建设:围绕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坚持移动优先原则和“媒体+”原则,综合打造媒体矩阵、政务矩阵、服务矩阵三大矩阵进行设计。
5、经营机制:结合媒体行业特点,重点围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独一无二运营模式进行设计。
6、用户服务:围绕如何让党委政府种子用户满意、让目标用户和普遍用户愿意跟随、让广告客户愿意买单的“三合一”模式进行设计。
7、技术赋能:围绕传统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把握技术“制空权”,让技术产品真正服务媒体内容生产,造血媒体产业发展进行设计。
8、配套制度:建立与传统主流媒体这次改革方案相配套的科学管理采编、经营、技术和管理制度体系。
二要员工“强心”——改革行稳致远,员工内训技能提升要同步跟上步伐。要知道改革推进如果离开了员工的执行,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一,无视频不传播——如何让每个人成为手机生产短(小)视频VLOG高手?
①手机玩转短(小)视频VLOG的现实环境;
②手机拍摄短(小)视频VLOG入门基本操作;
③手机拍摄短(小)视频VLOG运镜方法、拍摄技巧和辅助工具选择;
④手机拍摄短(小)视频VLOG的视频脚本、热门VLOG主题的制作细节及如何激发创作灵感;
⑤如何运用手机软件进行短视频制作,轻松完成后期剪辑;
⑥实战案例解剖:运用手机如何完成新闻日常题材、旅行题材、美食题材、萌娃题材和人像题材从0到1创作一条VLOG。
第二,无爆款不生产——如何让传统主流媒体扬长避短轻松占领地方舆论传播制高点、不再被边缘化?
①如何变被动听话为主动服务,让地方党委主要领导由内而外真正满意的六大秘籍?
②地方正能量新闻(包括公益慈善和扶贫帮困)如何快速打造爆款,占领道义制高点?
③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成为舆论飞沫中的“定海神针”?
第三,无社群不营销——媒体经营发力必须突破传统政务广告模式,如何让媒体人员变身为私域流量人心红利时代营销高手,媒体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①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用户需求驱动的时代,如何把握3个“一”,打造媒体迭代经营生态;
②让用户用得爽的简单易操作的媒体运营路径,一张图看清媒体经营设计方法;
③扎根服务,媒体经营转型的4大运营指标落地操盘思路;
④传统媒体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用户价值模式,手把手操盘如何用免费的商业广告转换为更好收费模式的核心秘籍。
⑤实操成功案例剖析:家长最舍得花钱的永远是自家的小孩,媒体操盘教育产业一年突破1000万元的“八剑法”独家密训。
⑥传统媒体经营可以快速拓展的八大行业,独家传授如何采用员工经营项目制方式,做大做强各大行业的运营方法。
第四,无技术不融合——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如何让技术为我所用、于我有利、由我来管,将生存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让技术真正成为内容生产和经营转型的有力支撑?
①移动化内容生产如何实现前方拍,后方剪,自动匹配模板、快速出稿?
②智能化内容审核如何大幅降低审核风险和成本?
③传播效果实时分析如何实时生成可视化舆情数据?
④自动提供原创内容存证如何实现版权保护?
⑤如何在移动端打造数字生活为民服务技术新应用?
⑥如何打通政务数据赋能传统媒体快速转型?
第五,无平台不运营——互联网思维极其重要的平台思维,媒体转型这几年却没有跟上步伐,导致自身平台越来越弱,未来2-3年如何再出发,传授媒体从业者如何在移动优先策略下,综合打造媒体矩阵、政务矩阵、服务矩阵等三大矩阵。
①如何破解传统媒体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三大”误区?
②媒体平台运营实战操盘9大思路和措施是什么?
③如何运用互联网“波纹理论”布局地方媒体矩阵、政务矩阵、服务矩阵?
④如何导入“得用户者得天下”的用户力建设理念提升“四力”工程?
⑤如何全面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建构本地渠道离不开的渠道?
三、难点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媒体深度融合改革也一样,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构筑主流媒体全媒体传播体系尤其在互联网移动端持续增长高密度日活量、月活量和年活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主流媒体必须加快建设“1+N”移动端的产品运营体系、用户运营体系、内容运营体系、品宣运营体系、商务运营体系、活动运营体系和营销运营体系。
一是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我们工作的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我们的主阵地就要转移到哪儿,我们的服务就要延伸到哪儿。所以要加快构建市级融媒体中心为桥头堡,省市县级媒体纵向贯通,地方党委各部门政务新媒体横向联通,省、市、县一张网布局、一体化建设、一盘棋融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要打通地方各部门新媒体链接高速通道,形成地方新闻宣传一盘棋,达到“一体化资源配置、全媒体内容汇聚、多平台内容生产、多渠道内容分发、多终端精准服务、全流程智能协同”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实现央媒号矩阵、省媒号矩阵、市媒号矩阵、县媒号矩阵、商业号矩阵、自媒体号矩阵、国际媒体号矩阵一盘棋发展、兼顾各方的目标。以建立智慧全媒体传播体系为重点,实现媒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整合媒体融合的核心资源“数据”为方向,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有力有效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舆论格局。
二是打通政府与群众服务的管道,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支持向各级主流媒体客户端开放党务政务服务接口,实现新闻信息与党务政务服务资源联通。省市县(区)融媒体平台要全面加强党务政务服务功能,并与各级媒体平台连通。要做大做强“全媒体问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媒体舆论监督品牌栏目、节目,将媒体舆论监督问政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上平台纳入各地相关部门综合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在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要突出移动优先战略,不只是简单地在互联网平台发稿,而是更加注重受众感受度和用户粘性开发,以创意抢先机,打造更多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移动端新闻精品。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制作新闻产品,实现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加大音视频内容供给,多生产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海报图片、有声新闻等产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四是深化媒体融合体制机制改革。融合要到位,改革须突破,体制得先行。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创新用人机制和激励政策,破除制约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对不同业态媒体进行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实事求是确定融合发展目标任务,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突出效果导向,不搞“一刀切”,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推动媒体资源整合,着力解决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的问题,走融合化、产业化之路,实施跨行业、跨媒介、跨区域整合,组建传媒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解放新闻生产力。
五是深化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按照“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倾斜一线”原则,打破身份界限,所有聘用人员实行统一的劳动合同聘用制和绩效考核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基础工资体现工作保障、绩效工资体现工作数量(任务量)、绩效奖励体现工作质量“三合一”的考核分配模式;按照岗位职责轻重、专业要求、工作强度、工作质量确定岗位绩效系数;突出绩效考核,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实现多劳多得;建立动态绩效考核体系,实行总考核和各板块具体量化考核的分层二级考核配套体系。
六是全面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新闻宣传思想战线要加快推进新闻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支持鼓励聘用人员参加职称评定,由媒体单位自主负责聘用,发放相应职称工资。加强采编播管、技术开发、产品运营的人才队伍建设,补齐媒体融合专业人才短板。根据人员组成分类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员工事业心和归属感,坚持绩效坚持向媒体采编一线倾斜,实现采编播管岗位同工同酬。
七是强化党委政府政策保障体系。在资源配置上加强对地方主流媒体的扶持,实行“四个优先”:政府性公共资源优先配置给主流媒体;可公开的政府数据资源优先向主流媒体开放;党委政府部门便民信息服务平台优先由主流媒体承接;政府性广告业务、大型活动策划、文化产品等项目优先由主流媒体承办。规范非公有制资本进入传媒领域,既利用资本和技术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又可管可控确保舆论安全。支持地方主流媒体搭建内容审核与安全管理平台,向社会提供第三方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从全国各地主流媒体近年来发展格局看,传统主流媒体的受众规模正在逐渐缩小,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下降,凝聚力和引领力还不够强大,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实事求是地说,各地主流媒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传播规模和引导能力都比较有限,在内容、技术、管理等许多方面存在着跟不上、不适应、不到位的问题。
一、明确定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所以,地方新闻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明白一个根本性的道理,那就是一切不以建构群众离不开渠道为核心的新闻宣传思想工作都是“空谈误国”!新闻宣传思想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倘若地方党媒要真正完成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核心要义,必须定位在深入聚焦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着力打造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打造为民排忧解难、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要努力把主流媒体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权威信息渠道和社区信息枢纽。通过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把党委政府以主流媒体自主可控的新型互联网传播平台为核心的现代传播体系,打造成为全渠道、全链条、全覆盖的服务群众、治国理政的新平台。
一要上接“天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覆盖面广、引领力强的主流舆论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怎样改革,媒体始终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喉舌,要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准确传递给基层干部群众。但在移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平台,受众特别是中青年受众流失是不争的事实。必须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潮流,整合“报、台、网、端、微、抖、视”资源,以技术平台为支撑,以一体化采编为途径,以综合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以“1+N”(“1”为移动客户端自主平台,“N”为报纸、电视、电台、央媒号矩阵、省媒号矩阵、商业号矩阵、自媒体号矩阵、国际媒体号矩阵等)为主要渠道,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全媒融合的立体化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内容生产、流程设计、播发调度、效果评价、人员管理、绩效考核、技术支撑等方面深度融合。媒体深度融合最大的优势是打破原有平台界限,建立适合报纸、广电和网络新媒体的“策、采、编、发、追、评”工作流程,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融合传播”的现代传播格局。突破时空阻碍,实现宣传报道覆盖面最大化,确保始终占领舆论高地,充分发挥引领功能。
二要下接“地气”——精准细分、服务群众,建设功能效应大、用户粘性强的综合服务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互联网时代,受众需求越来越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要精准定位受众需求,深耕本土资源,从单一的新闻传播功能逐步拓展至综合服务功能,借鉴大型商业互联网平台嵌入地方居民日常生活的经验,有效聚合和运营各地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用户、数据和资源的聚集,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还要充分依托本地社区生活场景,利用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的信息互动,积极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公益活动,开展各类商务、节庆、会展等活动,打通线上线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深化为民服务功能。
二、重点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媒体融合改革也一样,既不是媒介形态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媒体功能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颠覆性实践,是党的主流媒体面临生存挑战的蜕变重生。
一要领导“换脑”——领导是主心骨,作为顶层设计推动者、媒体融合决策者,领导理念转型有源动力,单位发展才有希望。
1、机构改革:不是修补,必须推倒重来。重点围绕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深度融合实施传播体系的一体化和组织机构的一体化进行设计。
2、流程再造:围绕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实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流程优化,如何打造“1+N”全媒体传播体系进行设计。
3、绩效考核:围绕建立符合媒体行业特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设计,落地“基础工资体现工作保障、绩效工资体现工作数量(任务量)、绩效奖励体现工作质量“三合一”考核法。
4、平台建设:围绕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坚持移动优先原则和“媒体+”原则,综合打造媒体矩阵、政务矩阵、服务矩阵三大矩阵进行设计。
5、经营机制:结合媒体行业特点,重点围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独一无二运营模式进行设计。
6、用户服务:围绕如何让党委政府种子用户满意、让目标用户和普遍用户愿意跟随、让广告客户愿意买单的“三合一”模式进行设计。
7、技术赋能:围绕传统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把握技术“制空权”,让技术产品真正服务媒体内容生产,造血媒体产业发展进行设计。
8、配套制度:建立与传统主流媒体这次改革方案相配套的科学管理采编、经营、技术和管理制度体系。
二要员工“强心”——改革行稳致远,员工内训技能提升要同步跟上步伐。要知道改革推进如果离开了员工的执行,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一,无视频不传播——如何让每个人成为手机生产短(小)视频VLOG高手?
①手机玩转短(小)视频VLOG的现实环境;
②手机拍摄短(小)视频VLOG入门基本操作;
③手机拍摄短(小)视频VLOG运镜方法、拍摄技巧和辅助工具选择;
④手机拍摄短(小)视频VLOG的视频脚本、热门VLOG主题的制作细节及如何激发创作灵感;
⑤如何运用手机软件进行短视频制作,轻松完成后期剪辑;
⑥实战案例解剖:运用手机如何完成新闻日常题材、旅行题材、美食题材、萌娃题材和人像题材从0到1创作一条VLOG。
第二,无爆款不生产——如何让传统主流媒体扬长避短轻松占领地方舆论传播制高点、不再被边缘化?
①如何变被动听话为主动服务,让地方党委主要领导由内而外真正满意的六大秘籍?
②地方正能量新闻(包括公益慈善和扶贫帮困)如何快速打造爆款,占领道义制高点?
③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成为舆论飞沫中的“定海神针”?
第三,无社群不营销——媒体经营发力必须突破传统政务广告模式,如何让媒体人员变身为私域流量人心红利时代营销高手,媒体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①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用户需求驱动的时代,如何把握3个“一”,打造媒体迭代经营生态;
②让用户用得爽的简单易操作的媒体运营路径,一张图看清媒体经营设计方法;
③扎根服务,媒体经营转型的4大运营指标落地操盘思路;
④传统媒体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用户价值模式,手把手操盘如何用免费的商业广告转换为更好收费模式的核心秘籍。
⑤实操成功案例剖析:家长最舍得花钱的永远是自家的小孩,媒体操盘教育产业一年突破1000万元的“八剑法”独家密训。
⑥传统媒体经营可以快速拓展的八大行业,独家传授如何采用员工经营项目制方式,做大做强各大行业的运营方法。
第四,无技术不融合——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如何让技术为我所用、于我有利、由我来管,将生存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让技术真正成为内容生产和经营转型的有力支撑?
①移动化内容生产如何实现前方拍,后方剪,自动匹配模板、快速出稿?
②智能化内容审核如何大幅降低审核风险和成本?
③传播效果实时分析如何实时生成可视化舆情数据?
④自动提供原创内容存证如何实现版权保护?
⑤如何在移动端打造数字生活为民服务技术新应用?
⑥如何打通政务数据赋能传统媒体快速转型?
第五,无平台不运营——互联网思维极其重要的平台思维,媒体转型这几年却没有跟上步伐,导致自身平台越来越弱,未来2-3年如何再出发,传授媒体从业者如何在移动优先策略下,综合打造媒体矩阵、政务矩阵、服务矩阵等三大矩阵。
①如何破解传统媒体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三大”误区?
②媒体平台运营实战操盘9大思路和措施是什么?
③如何运用互联网“波纹理论”布局地方媒体矩阵、政务矩阵、服务矩阵?
④如何导入“得用户者得天下”的用户力建设理念提升“四力”工程?
⑤如何全面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建构本地渠道离不开的渠道?
三、难点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媒体深度融合改革也一样,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构筑主流媒体全媒体传播体系尤其在互联网移动端持续增长高密度日活量、月活量和年活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主流媒体必须加快建设“1+N”移动端的产品运营体系、用户运营体系、内容运营体系、品宣运营体系、商务运营体系、活动运营体系和营销运营体系。
一是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我们工作的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我们的主阵地就要转移到哪儿,我们的服务就要延伸到哪儿。所以要加快构建市级融媒体中心为桥头堡,省市县级媒体纵向贯通,地方党委各部门政务新媒体横向联通,省、市、县一张网布局、一体化建设、一盘棋融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要打通地方各部门新媒体链接高速通道,形成地方新闻宣传一盘棋,达到“一体化资源配置、全媒体内容汇聚、多平台内容生产、多渠道内容分发、多终端精准服务、全流程智能协同”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实现央媒号矩阵、省媒号矩阵、市媒号矩阵、县媒号矩阵、商业号矩阵、自媒体号矩阵、国际媒体号矩阵一盘棋发展、兼顾各方的目标。以建立智慧全媒体传播体系为重点,实现媒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整合媒体融合的核心资源“数据”为方向,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有力有效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舆论格局。
二是打通政府与群众服务的管道,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支持向各级主流媒体客户端开放党务政务服务接口,实现新闻信息与党务政务服务资源联通。省市县(区)融媒体平台要全面加强党务政务服务功能,并与各级媒体平台连通。要做大做强“全媒体问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媒体舆论监督品牌栏目、节目,将媒体舆论监督问政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上平台纳入各地相关部门综合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在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要突出移动优先战略,不只是简单地在互联网平台发稿,而是更加注重受众感受度和用户粘性开发,以创意抢先机,打造更多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移动端新闻精品。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制作新闻产品,实现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加大音视频内容供给,多生产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海报图片、有声新闻等产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四是深化媒体融合体制机制改革。融合要到位,改革须突破,体制得先行。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创新用人机制和激励政策,破除制约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对不同业态媒体进行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实事求是确定融合发展目标任务,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突出效果导向,不搞“一刀切”,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推动媒体资源整合,着力解决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的问题,走融合化、产业化之路,实施跨行业、跨媒介、跨区域整合,组建传媒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解放新闻生产力。
五是深化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按照“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倾斜一线”原则,打破身份界限,所有聘用人员实行统一的劳动合同聘用制和绩效考核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基础工资体现工作保障、绩效工资体现工作数量(任务量)、绩效奖励体现工作质量“三合一”的考核分配模式;按照岗位职责轻重、专业要求、工作强度、工作质量确定岗位绩效系数;突出绩效考核,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实现多劳多得;建立动态绩效考核体系,实行总考核和各板块具体量化考核的分层二级考核配套体系。
六是全面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新闻宣传思想战线要加快推进新闻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支持鼓励聘用人员参加职称评定,由媒体单位自主负责聘用,发放相应职称工资。加强采编播管、技术开发、产品运营的人才队伍建设,补齐媒体融合专业人才短板。根据人员组成分类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员工事业心和归属感,坚持绩效坚持向媒体采编一线倾斜,实现采编播管岗位同工同酬。
七是强化党委政府政策保障体系。在资源配置上加强对地方主流媒体的扶持,实行“四个优先”:政府性公共资源优先配置给主流媒体;可公开的政府数据资源优先向主流媒体开放;党委政府部门便民信息服务平台优先由主流媒体承接;政府性广告业务、大型活动策划、文化产品等项目优先由主流媒体承办。规范非公有制资本进入传媒领域,既利用资本和技术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又可管可控确保舆论安全。支持地方主流媒体搭建内容审核与安全管理平台,向社会提供第三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