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馍有“年味”
文章字数:794
小时候生活条件差,整天灌着稀饭不见个馍影,一到过年蒸馍时,别说孩子们围着蒸馍的锅台转,就连大人也嘴馋。
那时过年“蒸馍”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因粮食短缺,大人们在这方面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了。先是蒸黄馍(玉米面蒸出的馍),接着是菜馍(包有萝卜丝的黄馍),再是白玉米面馍(即假白馍),最后才会蒸出少许的真白馍(即小麦面蒸出的馍)。可这真白馍一般家人是很少吃的,属于是待客的“专用馍”。
其实,那时大人们这样安排也纯属无奈,因粮食确实太少了。先吃黄馍,待最后的白馍出笼时,别说为了“待客”不让孩子们随便吃,就是叫吃也吃不下了,肚子填饱了。就这,也觉得挺知足,蛮过瘾的。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丰衣足食,吃馍早已很平常、很一般、不稀罕了,可为啥每年春节,乡下人照样还要蒸那么多的馍呢?
答案当然很多了,但过年的馍有“年味”肯定是大家公认的。
要说过年的馍有“年味”也许是心理作用吧,但就是感觉好吃,不管是凉着吃、蒸热吃、烤焦吃、配菜吃,都觉得很有“年味”。即便是春节已过,馍也风干了,皮儿也卷起了,啃起来照样还是那么香甜,且别有一番乐趣,另有一番风味。
过年的馍还能烘托出新年的喜庆气氛。春节期间,人们往往把造型美观的大“枣花”馍规规矩矩地摆放在中堂正前方的条几上,“枣花”一旁有序放着家庭所有成员每人一个的人口馍——“大馍”,还放着家庭每位男士一人两根的“布袋”馍,意在男士有力气背着装满的“布袋”有粮吃。此外还有“蛇”“刺猬”等有着一定说法的“动物馍”,分别把它们放进粮仓里或用红线系好挂在门两旁,期待着来年给人们带来好运,招财进宝。
过年蒸馍也算是乡下人整个春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吧,难怪腊月二十几人们见面时总爱问那句话:“你家蒸过馍了没有?”“啥时候蒸馍啊?”
好向往、怀念老家过年时那种温馨动人的蒸馍情景啊!转眼又要过年了,又能吃到家乡那“年味”浓浓、香喷喷可口的白蒸馍了,扳着指头期盼着、渴望着。
那时过年“蒸馍”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因粮食短缺,大人们在这方面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了。先是蒸黄馍(玉米面蒸出的馍),接着是菜馍(包有萝卜丝的黄馍),再是白玉米面馍(即假白馍),最后才会蒸出少许的真白馍(即小麦面蒸出的馍)。可这真白馍一般家人是很少吃的,属于是待客的“专用馍”。
其实,那时大人们这样安排也纯属无奈,因粮食确实太少了。先吃黄馍,待最后的白馍出笼时,别说为了“待客”不让孩子们随便吃,就是叫吃也吃不下了,肚子填饱了。就这,也觉得挺知足,蛮过瘾的。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丰衣足食,吃馍早已很平常、很一般、不稀罕了,可为啥每年春节,乡下人照样还要蒸那么多的馍呢?
答案当然很多了,但过年的馍有“年味”肯定是大家公认的。
要说过年的馍有“年味”也许是心理作用吧,但就是感觉好吃,不管是凉着吃、蒸热吃、烤焦吃、配菜吃,都觉得很有“年味”。即便是春节已过,馍也风干了,皮儿也卷起了,啃起来照样还是那么香甜,且别有一番乐趣,另有一番风味。
过年的馍还能烘托出新年的喜庆气氛。春节期间,人们往往把造型美观的大“枣花”馍规规矩矩地摆放在中堂正前方的条几上,“枣花”一旁有序放着家庭所有成员每人一个的人口馍——“大馍”,还放着家庭每位男士一人两根的“布袋”馍,意在男士有力气背着装满的“布袋”有粮吃。此外还有“蛇”“刺猬”等有着一定说法的“动物馍”,分别把它们放进粮仓里或用红线系好挂在门两旁,期待着来年给人们带来好运,招财进宝。
过年蒸馍也算是乡下人整个春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吧,难怪腊月二十几人们见面时总爱问那句话:“你家蒸过馍了没有?”“啥时候蒸馍啊?”
好向往、怀念老家过年时那种温馨动人的蒸馍情景啊!转眼又要过年了,又能吃到家乡那“年味”浓浓、香喷喷可口的白蒸馍了,扳着指头期盼着、渴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