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晚报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兔年说兔
文章字数:1030
  □乔兆军
  2023年是癸卯年,也就是农历兔年。春节还没到,披上了“兔元素”的各类商品已被商户摆在了显著位置,关于兔子的趣闻和典故也成了媒体报刊热议的话题,处处洋溢着兔年的喜庆气氛。
  中华“兔文化”源远流长。《诗·召南·兔置》中说:“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意思是说,严严密密张兔网,敲击木桩叮当响。可见在先秦或更早以前就有兔子的文字记录了。兔与十二地支的第四位“卯”相对应。卯时是凌晨五点至七点,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寓意生机勃勃的一天开始,象征着希望和朝气。兔子与卯时联系在一起,足见大家对兔子的喜爱和重视。
  在中国,兔子一直被公认为瑞兽。古书《瑞应图》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但“赤兔现世”这一吉兆并不多见,在作为灵兽而屡现踪迹的兔子中,还是以白兔居多。古时,各地发现白兔之后,都要载歌载舞献给朝廷,显示君主贤明、海内大治。由于兔的繁殖能力很强,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人认定兔是掌管生命繁衍之神。兔子前肢短,后肢长而有力,宜于上攀而拙于下降。在民间传说中,属兔的人以及兔年的人们可以步步高升。
  历史上与兔有关的诗词很多,比如唐代王建的《宫词》:“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诗中赞美幼小的兔子“睡态”憨然可掬,惹人怜爱。明代诗人谢承举的《白兔》诗:“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诗人笔下的白兔,千缕细毛,白雪一团,十分生动传神。此外还有唐代李白的:“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元代袁桷:“家奴拾枯草,走兔来相亲”等,或写与兔相关的神话故事,或写兔子的纯朴可爱,以及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亲相爱。每当兔年来临,吟几首咏兔诗,颇有韵味,也是一种文化享受!
  关于兔子的成语、谚语也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兔死狗烹”“狐死兔悲”“狡兔三窟”。此外还流传着不少与兔有关的俗语,如“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子急了也咬人”“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赶两只兔子,一只都捉不着”等。这些成语、谚语虽然语言朴实,却寓意深远,细细读来别有一番韵味。
  兔子性情温和,体态乖巧,动作轻盈,反应机敏,孩子们最喜欢兔子。“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故事孩子们都喜欢,“小兔子拔萝卜”的游戏孩子们最爱玩,“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白菜,蹦蹦跳跳多可爱”的经典儿歌,孩子们都爱唱……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们都会唤起儿时的美好记忆。
  虎振雄风存浩气,兔驰沃野启新程。在一片吉祥的氛围里,我们即将告别虎虎生威的虎年,迎来生机勃勃的兔年。让我们在兔年里继续去开拓、去追求,以优异成绩来写满兔年的每一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