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州年俗的文化内涵
文章字数:6618
  ●陈永胜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素有“千年第一节”之美称。除去汉民族外,蒙古族、朝鲜族、满族、回族、土族、侗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欢度春节的习俗。
  笼统地说,过春节就是过大年。朔州,作为汉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在自己的这片热土上,经过数千年岁月的洗礼,形成了一整套有自己特色的传统的过年习俗。用文气一点的话说,就是形成了有它自己特色的年俗文化。
  一
  作为农历岁首的春节,在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以前的数千年中,就有新岁、元旦、正旦、新正等美称,民间习惯称为“年”或“大年”。
  从《中国风俗辞典》得知,春节的由来源远流长。一说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即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灵的恩赐而举行的庆典活动。一说尧舜时已有此俗,但称呼不尽相同。直到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太初历》,确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我国两千多年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春节从此成为举国上下所共享的盛大节日。
  辛亥革命后,为了打破王朝纪年,与西方世界接轨,推行了公历(西历)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也叫新年。由于我国的农历合乎农时,便于民生,因此农历得以和公历双轨并行。为了区别于公历的新年,于是改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年文化作为它的一个分支,同样也是博大精深的。年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始终贯穿着浓浓的人伦情义。它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首先是全民性,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都是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其次是规律性,一年一度,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第三是凝聚力,春节是团圆节,为了这个节日,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不惜千里万里,也要奔回自己的家乡和父母亲团聚在一起过年,哪怕只有短短的两天也是心满意足的。因此,春节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春节期间,人们用种种方式传达着亲情和友情,传递着正气和温馨,期盼着富裕和光明。这就是年文化的人伦情义。否则,年不过是一个古老的形式而已。
  二
  大凡没有来过朔州的南方人,普遍认为:朔州地处塞外,文化落后,经济萧条,人烟稀少。至于过春节,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种认识过去有,现在也还有。其实,这是一种颇有偏见的说法。改革开放以后,有不少南方人来朔州寻找商机、谋求发展,原本是来试试看的,结果一试便试到了如今,成了地道的半个“朔州人”。他们不少人深有体会地说,朔州的“年味”比他们那里还要浓厚。
  民以食为天,“蒸装”把朔州的饮食文化演绎到了巅峰。“腊八”一过,朔州人便开始为春节期间的吃食而盘算了,一遍一遍地扳着指头算,接着便是一趟一趟地到集市上去买办,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溜,即便累断腰,也绝无半句怨言。到了年三十的前几天,荤素不一的熟制品和半熟制品,几乎家家户户都堆满了冰柜、冰箱。在冰箱没有诞生的时期,则是盔和瓮,还有什么坛坛罐罐,里面堆得小山似的。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例说,面食方面有:冻窝窝、蒸馍馍、烙黄儿、炸油糕、炸三道、压粉条、擀豆面等;肉质食品方面有:红烧肉、丸子、酥肉、猪头肉、灌肠、蒸肉、鱼、鸡等。凡此种种的一系列制作加工过程,朔州人叫“蒸装”。无论是面食还是肉食,无论是油炸还是清蒸,朔州人的过年食品既有晋西北地区的共同特性,又有自己的固有特色,比如烙黄儿、炸三道、擀豆面等。
  有人问,“蒸装”下这么多东西吃得了吗?说实话,是有些浪费。但朔州人似乎从不可惜,一味埋头“蒸装”,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春节期间的享用以及宴请亲朋好友时的席面丰盛。比如说,一个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的家庭,平日里都是各居所室。到了春节,便会团聚在一起,依偎在父母的身边,除了谈笑,就是忙乎着做饭,尤其是午饭这一桌,不厌其烦。火锅上去,炒菜下来;捞起饺子,端上馍馍;酒杯交错,笑语盈室。好一幅祥和的天伦之乐的画图,它深深地留在了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朔州人有春节期间宴请亲朋的习惯,上个世纪末前,朔州街上的饭店还不多,朔州人大多喜欢在家里宴请。饭菜的规格比起自家的团圆宴席还高。理由是“过光景不得不仔细,请人不得不大方”。虽说是有些浪费,但把当地的饮食文化渲染到了极致。
  朔州人喜欢说“过啥也是过嘴哩”这句话,说的正是这种饮食文化,大年初一中午要吃素席,初一、初二的早饭都要吃饺子,初十要吃莜面、十五中午要吃火锅等等。都是有说法、有讲究的,这就是饮食文化。通过春节把这种文化融进社会的伦理之中,就远远超出了单一的饮食范畴。那是什么呢?简言之,就是人的伦理情感通过“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
  三
  “干干净净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这是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朔州人尤其喜欢在“干干净净”上做文章,有部分晋南人对此给出的评价的“穷讲究”。其实,“讲究”一下有什么不好?它并不是富人们的专利。
  朔州人在普遍居住平房的时期,“小年”一过,家家户户便开始忙乱起来,名曰“戳捋家”。
  朔州地处塞外,冬季寒冷,需要土炕和火炉来取暖做饭。炕洞一般一年要掏一次烟煤灰,不少人家就集中在这“戳捋”之中,同时还要把灶堂泥好。然后就是用当地的矸子(一种天然的白色涂料)粉刷仰尘和墙壁。这刷墙可是一项技术活计,讲究横一遍竖一遍,出来的效果就像整齐的豆腐块印在了墙面上。过去有专门的裱糊匠,有钱人往往花钱来做这项营生。接着就是糊花窗,白凌凌的麻纸上贴上花红五绿的窗花,新春的气象就露出头来了。如果遇上极爱干净的人家,还要把地下的砖缝子再用新黄泥勾一遍。
  等到家里面“戳捋”好后,就忙着开始打扫院里的角角落落,直至满意为止。千万别小看这一“戳捋”,室内外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待到窗花一贴,年画一挂后,年的味道也就芬芳四溢了起来。
  家“戳捋”好后,春节也就快来了,于是人们就开始忙着“戳捋”自己,洗衣服、洗被罩、洗床单、推头(理发)、洗澡,忙得不亦乐乎。
  表面上看,“戳捋家”不过是打扫了一次卫生。其实,意义远不止于此。过去朔州人说,过年“戳捋家”,一年不得病。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确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春节一过,天气就要转暖了,惊蛰过后,百足之虫就要复苏回生了,把它们统统“戳捋”在萌芽状态,对减少疾病的发生自然是大有益处的。再者,居家面貌的改善和美化,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人心的舒畅。人心如果舒畅,就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无论是戳捋家还是理发、洗澡、洗衣服,都有辞旧迎新或从新开始的美好寓意。
  因此说,“戳捋家”既是朔州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也是对审美情趣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新的一年寄予的美好期盼。
  四
  “三百六十五个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这是1995年央视春晚节目里,歌唱家张也演唱的歌曲《万事如意》的开头,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共鸣,久唱不衰。的的确确,除夕是国人心中最期盼、最隆重、最神圣的节日,我们朔州也不例外,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大年夜晚就叫除夕。为了迎接这个美好的夜晚,在大年三十这一天的早上,儿童早早就穿戴一新,在院子里跑,在街巷里跳,点燃一枚小鞭炮扔在空中,“啪”的一声脆响,娃娃们的心也仿佛飞翔到了天空上。声声脆响的小鞭炮此起彼伏,全天不绝于耳,天空中便弥漫了淡淡的幽香。
  这是我童年的记忆,开心极了。
  等到长大做了父亲后,除夕白天就再也没有
  娃娃们消闲了,要贴春联、垒旺火、担水,似乎这一天的营生没完没了,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感叹,然而又乐此不疲。做母亲的人更是忙乎,要给娃娃们梳洗打扮,要准备年夜饭和隔年饭,常常是忙得“脚尖子也朝后转了”。如此忙忙碌碌,当然不止是为了吃一顿好饭,而是为了“接神”。
  说起“接神”,还得说一下“送神”。每年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也就是送灶王爷回宫述职的日子,同时恭送的还有其他诸神。到除夕夜晚12点前,再把诸神迎接回来。
  除去信教的家庭外,朔州人把“接神”看得格外隆重:全家老少要在接神前务必穿戴一新,夜晚12点前把旺火焰得通红,此时鞭炮、大炮、地面礼花齐鸣,欢声伴着笑语飘向太空……此时的人们忘却了所有的烦恼,欢欢喜喜地要把“神”接回自己的家中。
  其实,世上哪有什么神,不过是人们心中的美好寓意或期盼罢了。比如灶王爷,也叫灶神,传说是负责监督一个家庭全体成员日常言行的,一个人的真善美或假恶丑,灶神都会记录在案,小年回宫向玉皇述职,主要是汇报他驻的这个家庭里成员们的善恶之举。玉皇根据灶神的汇报来决定对这个家庭的奖惩。灶神的出现,分明就是在引导人们积德行善。再如,初二接财神,无论仪式有多么隆重,人们都不会因为把财神爷接回家,就躺倒身子不干活,等着天上掉馅饼。因为传说财神爷喜欢勤劳实干的人家,只有这样的家庭他才愿意保佑。反之,懒惰耍滑的家庭是留不住财神爷的。初五送穷神(穷媳妇)也是这个道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把穷神送走。
  过年所接之“神”,除去灶神外,还有福神、禄神、寿神、喜神、门神等等,人称“诸神”,这些“神”各有所司,据说都能给人们带来所要期盼的幸福生活 。因此,与其说过年时隆重地、虔诚地来“接神”,不如说是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拥抱。
  五
  元宵节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天同庆、官民同乐的节日,它把业已淡下来的“年味”又一次渲染到了高潮。于是,人们就说正月十五是“看红火”的节日。
  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说,朔州人的元宵节一般从正月十三四开始,到十六结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四天时间,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却常常让人应接不暇:
  高跷,旱船,娃娃队;猜谜,象棋,大头人;灯笼,串串,霓虹灯;书法,绘画,八音会;龙灯,彩车,狮子舞;斗子,礼花,九莲灯;拉花,踢鼓,大秧歌。
  这些红火喜庆、耀人眼目的“玩意儿”,为年俗文化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审美空间。更有那熊熊燃烧的旺火和惊天动地的老杆,因其有独特的魅力和风采,深深地砸在了一代又一代朔州人的心中。
  旺火,点燃以后便成了一个耀眼的火球,给人送来温暖和光明,据传说有避邪之功能。因此,在朔州人的心目中,旺火的地位崇高而又神秘。比如,民间娶媳妇要垒旺火,其寓意是光景要发旺;过年要垒旺火,既有给“诸神”照明的意思,也有光景要发旺的寓意。到了元宵节期间,政府的大门前、沿街的单位和商铺都是要垒个大旺火的,其寓意是期盼来年五谷丰登、财源茂盛、吉祥如意,另外还有取暖、照明的功能。元宵节是官民同乐的节日,政府门前的那个熊熊燃烧的大旺火,道出了全朔州人民的心声——“光景发旺,全凭烧上”。传说元宵节转衙门(如今叫政府)的旺火,能消灾避祸、四季呈祥。因此,即使近年来政府门前是电旺火,市民们也乐此不疲地正转三圈、再倒转三圈,人山人海,蔚为大观。
  老杆是朔州元宵节期间焰火中规模最大的一种,呈“非”字形结构,高达六七米,宽有三四米,上置九层或十二层由鞭炮、大麻炮、起火、三打金弹等组成的火器,头顶再加一个大大的装满火器的斗子,人称老杆。老杆燃放起来声音大、时间长、威力猛,看得人脖颈酸困、心灵震撼,成为朔州元宵期间焰火晚会中标志性的产物。人们每每是在夜晚12点前后看完老杆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家中,这一天的元宵活动才宣告正式结束。
  由于大气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近年来,市政府每年腊月开始,都要发出严厉的“禁燃禁放”通告,严禁市区范围内点燃煤旺火、燃放烟花爆竹,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是,也有部分市民不赞成“禁燃禁放”,认为这是小题大做,环境污染的根源并不在旺火和爆竹身上,反而是冲淡了浓浓的“年味”,这对年俗文化是十分有害的。也算是一家之言吧。或许这也正是花炮屡禁不止的缘故吧。
  看一个地方有没有文化,文化底蕴深不深,文化含量高不高,那就不妨先看看它的年俗文化,特别是元宵文化有几斤几两重。
  朔州的元宵文化有几斤几两?我是“一只眼耗子不离墙根”的人,难以评判,听见多识广的朋友们说,朔州的元宵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斑斓,上不逊北京、大同,下不输太原、运城。这种判断从总体上说或许有些偏颇,但恰恰说明朔州有自己的特色。总体说是玩意儿品种繁多,参与人员广泛,充分表达了群众对民间文艺的热爱和追求。与七碟碟八碗碗的饮食文化相比,元宵文化注重的是人的精神风貌的展示,也就是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至此,朔州的年俗文化把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演示到了完美结合的程度。因此,元宵文化作为年文化的组成部分,远远不是“看红火”三个字那样简单。
  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同样也造就着一方的地域文化,年俗文化是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朔州的年俗文化在其他方面也具有很多积极向上的意义。
  在长期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重视天人相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副经典的对联表达的就是人们对天人合一的美好祝福。“年”的本意是农作物丰收。《说文》曰:“年,谷熟也。”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年成了统帅其他节日的总司令,所以,辞旧迎新始终是过大年的主题。穿新衣、办年货、贴春联、贴福字、挂年画、挂红灯、垒旺火、响大炮、熬大年、迎喜神等年俗,都表达了人们对即将过去的“年”的依依惜别和对新年的无限憧憬,也为辞旧迎新营造了天人和谐的浓厚氛围。
  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孝是中华伦理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朔州人过年,把孝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程式化,又把一系列的程式神圣化。比如过年的祭祖先、上坟、请祖宗,就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完成对祖宗的缅怀。又比如,在过年贴春联时,如果某个家庭当年有亡人,那么亡人的儿子家中当年是不能贴对联的,第二年春节必须贴蓝色或绿色的对联。只有到了第三年,才可以恢复正常,贴红纸对联。否则,就会被人们视为不孝。其实,做儿子的人,正是通过这种程式来表达对亡故父母的思念和缅怀之情。又如给长辈拜年,弘扬的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风尚。
  做长辈的人,尤其是做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和父母亲的人,大年新节都是要给晚辈压岁钱的,无论数额多寡,表达的都是一个目的:给晚辈驱灾辟邪,希望他们四季平安、茁壮成长。此外在其他亲戚和要好的朋友之间,做长辈的也要给他们的晚辈一定数量的压岁钱,也是这个目的,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爱幼情怀。孩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做长辈的人从过年开始就对孩子们加以高度的关注,客观上说,关注了孩子,也就关注了民族和国家。事实上也是如此,爱我中华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
  新中国成立前,生产力不发达,广大妇女的劳动强度十分繁重,喂养孩子、做饭、缝衣服、纳大底(鞋底)、碾米推磨,一年四季忙得团团转。只有到了正月的时候,妇女们因了“忌针”的习俗,才得以消闲一个月。朔州的“忌针”从正月初一开始,到二月初五结束,中间只有正月十一、十二两天不忌针,其余的日子都“忌针”,否则,动了剪子和针的妇女将会有大到死亡、小到头痛肚疼等灾难,说得十分可怕。其实,“忌针”之说的目的是出于对广大妇女的关爱,不知是哪一位先贤感念她们的四季辛劳,才想出了这个绝妙的办法来。
  水乃万本之源。1974年以前,朔县还没有自来水,吃的都是井水、河水或雨水,因此对水敬畏有加,过年贴春联的时候,一定要在井台和水瓮上贴一个竖式的鲜红“签儿”的,井台上的签儿常常写“饮水思源”四个字,其寓意是要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懂得感恩大自然、回报大自然、敬畏大自然。水瓮的签儿总是写“细水长流”四个字,告诫人们居家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脚,要勤俭持家。
  ……
  无论是祭祖宗、熬大年、贴春联,还是拜年、走亲戚、压岁钱,无一不是为了唤醒人们回到真善美。过年的每一个传说、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教育和传承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过年,就是辞旧迎新,其核心在于迎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等美好的期盼,是年俗文化的永恒主题。
  七
  进入新千年以后,朔州的“年味”较以前有了不少的清淡,尤其是“80后”的人,不但对当地的年俗知之甚少,而且对“年”的热情也冷了很多。究其因,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变革,无情地冲击了数千年伦理稳固的年俗文化,一时又难以形成新的年俗文化体系。其次是与对自己家乡年俗文化内涵认识不够、认识不清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把年俗视为陈规陋习,甚至是封建迷信,加以抵制;有的人认为格调不高雅、俗气,加以排斥;有的人认为可有可无,主动放弃。
  年俗文化,无疑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了解它的内涵所在,在传承的思想中就难以激起灿烂的火花。激不起火花,传承就是个问题。而眼下的问题恰好在于:如果“80后”“90后”“00后”这三茬人一旦在这方面断了档,以后再想传承就比较困难了。
  然而,仔细一想,或许有些杞人忧天吧。年俗的生命力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