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月十五看大戏
□刘明礼
文章字数:780
  儿时生活的村子比较偏僻,过元宵节,无非就是中午吃顿熬肉菜,晚上望一眼清冷的月亮。不过,离我家5里的姥姥家是个大村,不仅耕地多,还有几宗副业,几乎每年正月十五都会搭台唱戏,热闹许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的文化生活很是贫乏。别说电视机,就是收音机也不是家家都有。过年期间,条件比较好的村,会从副业收入中拿出些钱,请县里、市里甚至省里的剧团来村子里演几场戏,算是一件极有轰动效应的大事。元宵节是个团圆的节日,趁着拜年,家家户户会邀请亲戚们来看戏,热闹一番的心思似乎比看戏的兴致更浓一些。就像童谣里唱的那样,闺女、女婿、外甥,那是铁定了要去的。
  随着剧团的到来,家家杀鸡宰鸭,沽酒熬菜,空气中弥漫着炖肉炒菜的香味。亲戚多的人家,还会在院子里支上大柴火锅,摆起“流水席”。那时候交通不便,年轻人也不外出打工,男女通婚大多不出三乡五里,往往是亲戚套亲戚,亲戚连亲戚,连串亲戚带看戏的人们,经常是串完东家走西家,喝完这席赴那席。卖瓜子、糖块的,卖甘蔗、橘子的,卖针头线脑碎布头的,推着小车摆下地摊,围拢在戏台周遭。满村尽是喝红了脸的汉子、穿着新衣裳的大姑娘小媳妇和欢蹦乱跳的孩子。
  踩着大戏开演的点儿,人们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戏台是用砖和木板临时搭建起来的,有一米多高,后沿用长木杆和布幔围起来做后台。没有灯光和音效,演出就露天进行,观众自带板凳。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看戏的兴致。只见台上红衣皂靴,水袖翻飞,刀枪并举,煞是热闹。花木兰、穆桂英、薛平贵、黑包公……大人们一会儿笑得前仰后合,一会又是泪眼婆娑。正应了姥姥那句话:“这台上的是疯子,台下的是傻子!”我们小孩子还看不大懂,便跑来跑去,围在各个小摊前,用压岁钱买小花炮、嘀嘀筋儿、泥模子和小人书。
  戏一般会演上溜溜一天。天近黄昏,大戏谢幕。人群恋恋不舍地散去,年节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在春风的号角里,人们各自忙活起自己的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