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两项工作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文章字数:713
本报讯(记者 刘淑花通讯员 王建新)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择优选择了14例有借鉴意义、适宜推广复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我市总结提炼的《健全三项机制 严把六道关口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里稻花香 雁北荒滩变粮仓》两项典型案例入选。
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农田建设要稳数量提质量”的重大要求,从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高度,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严守“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紧盯“好田产好粮”、致力“好法造好地”,强政策、强投入、强建管、强效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8万亩,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粮食产量连年增长。202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2.68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797.5公斤,创历史新高。
我市还积极探索破解盐碱地改良利用瓶颈,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2018年以来,在朔城区神头镇下西关村撂荒的盐碱地上探索开展“以稻治碱”治理模式,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积累,水稻种植基地已扩展到山阴县、应县等地,发展成为千亩规模以上的水稻种植园区,亩产由2018年的400公斤增加至2022年的650公斤,亩收入最高达到了7800元。“以稻治碱”,补齐了盐碱地地力不高的短板,对改善当地盐碱土壤环境、生态恢复、盐碱农业综合开发利用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成为以现代化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也让昔日的“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变成了如今的雁门关外稻花香,千亩“稻海”米粮仓,为各地改良利用盐碱地提供了可借鉴模式参考。
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农田建设要稳数量提质量”的重大要求,从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高度,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严守“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紧盯“好田产好粮”、致力“好法造好地”,强政策、强投入、强建管、强效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8万亩,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粮食产量连年增长。202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2.68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797.5公斤,创历史新高。
我市还积极探索破解盐碱地改良利用瓶颈,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2018年以来,在朔城区神头镇下西关村撂荒的盐碱地上探索开展“以稻治碱”治理模式,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积累,水稻种植基地已扩展到山阴县、应县等地,发展成为千亩规模以上的水稻种植园区,亩产由2018年的400公斤增加至2022年的650公斤,亩收入最高达到了7800元。“以稻治碱”,补齐了盐碱地地力不高的短板,对改善当地盐碱土壤环境、生态恢复、盐碱农业综合开发利用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成为以现代化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也让昔日的“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变成了如今的雁门关外稻花香,千亩“稻海”米粮仓,为各地改良利用盐碱地提供了可借鉴模式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