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党的作风建设
文章字数:2594
党的作风是党的生命,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作风建设,重在机制、贵在日常、难在常态,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自我革命,特别是要结合企业实际,从工作实践的细微处着眼、从完善作风建设相关机制入手,突出日常化、常态化,才能进一步改进作风,助推企业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一、完善培训教育机制,当好学子、武装脑子
强化日常学习教育,可以有效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能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主仆错位”、工作上“能力缺位”的问题。
1、量化学习内容。实践证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党内思想教育的形式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也有时被认为是“虚”事,存在重视不够、时间欠缺、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要准确结合各层级、各业务板块实际,针对性制定各级干部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要达到的效果等。要敢于创新,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和趣味性,通过不断强化学习教育制度,促进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学风。
2、加强技能培训。要结合企业工作业务实际,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赴外学习进修等“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广大党员干部提升专业素质提供好平台。同时,要建立健全提升业务技能的激励制度,引导大家主动学习,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业务技能,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从业务能力上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
3、严格执行考核。“虚”功“实”做,合理分配教育培训各具体事项的权重,要坚持“定期检查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将综合考核结果与个人薪酬待遇进行直接或间接挂钩,倒逼一些党员干部转变学习态度,由被动的“填鸭”转变为自觉的“汲取”,从而培养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行为养成。同时,要强化结果运用,将学习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考核,在干部选用中作为重要依据。
二、强化服务群众机制,放下架子、扑下身子
强化服务群众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保证服务的常态化、持续化和长效化,促使党员干部放下“官”架,搁下“官”身,常思群众之苦,常办群众之需,拓展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平台,在不断服务群众中强化宗旨意识,增强抵御“四风”的自觉性。
1、成立服务机构。国有企业在主动担负起国家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的同时,还要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因此,在党内组建专门的服务群众的机构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拉近党群关系,凝聚起共同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合力。
2、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依托国有企业雄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组建各类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用,每支专业化服务队伍都要有党员干部和党员骨干。实施党员干部挂牌上岗服务制度,党员干部参加服务活动必须佩戴统一的身份牌和标识,切实发挥好“扬起一面旗,引领一群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
3、拓展服务方式。制定党员干部服务信息的征询制度、党员干部参加服务活动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一助一”结对帮扶制度、党员干部服务工作意见反馈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促进党员干部在接访走访、参与服务过程、服务成果反馈等具体环节中,规范服务行为,不断完善自我。
4、建立服务考核制度。树立“服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理念,建立起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考核制度,精细考核党员干部服务态度、服务次数、服务质量等具体事项,把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情况纳入党员干部的考核体系中,并将服务履历作为党员干部评先推优的必要条件,对优秀志愿者在精神奖励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强化职责管理机制,挑好担子、走正路子
强化职责管理机制,就是要以制度或者清单的形式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职责进行界定和规范,促使党员干部知道自己“我是谁”“从哪来”“该干啥”。
1、强化职责管理。要根据企业工作实际,科学总结和凝练企业“实干”文化,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讲求实效的工作理念。特别是要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机构编制,理顺机构职责,避免出现“九龙治水”的尴尬。合理人员编制,优化人员配置,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从体制上根除作风问题产生的因素。
2、强化责任落实。构建作风建设日常工作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党的作风建设“怎样抓”和整体如何运作,对于各自“抓什么”和抓到什么程度要有具体的规定与之配套,真正形成齐心协力具体抓的局面。强化岗位责任制,以“清单”的形式,精细规范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具体职责。同时,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特别要分清责任边界,杜绝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
3、建立权责相宜的工作制度。党员干部手中都握有大大小小的权力,同时,也担负着不同的责任。权责相宜,就是要量责授权,以权衡责,避免权责分离现象,特别要防止权大责小而产生的官僚主义现象。对党员干部,可以合理利用企业内部和周边地市的各类教育基地,不时敲警钟、常常受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四、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常照镜子、祛污点子
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就是要通过编制监督网、健全问责体系,进一步清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1、加强组织监督。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督查制度,通过个别谈话、走访了解、个人述职等方法,全面综合对党员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了解工作作风,特别是对于普遍性问题,要针对性制定措施、制度,既要“当下改”,更要“防未病”“长久立”。
2、加强群众监督。要拓宽监督覆盖面,敢于向员工群众“兜底子”,主动深入基层,广泛征求员工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的认识和改进作风的意见建议。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设置意见建议箱、调查问卷等形式,鼓励员工群众主动反映党员干部存在的各类作风问题,为改进和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加大问责力度。对发生的典型“四风”问题,要敢于亮剑,严格按照党纪国法进行严肃问责,要加强部门联动,握指成拳,勇当“铁匠”,敢于硬碰硬;不做“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做“泥匠”,和稀泥。避免久拖不决,做到立竿见影,保证问责制度的严肃性和时效性。
构建党的作风建设日常工作管理常态机制,有效整治作风问题,事关全局,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必须围绕大局强化顶层设计,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着眼细节强力组织实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推动,积微成著,久久为功。
(作者单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技术中心)
一、完善培训教育机制,当好学子、武装脑子
强化日常学习教育,可以有效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能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主仆错位”、工作上“能力缺位”的问题。
1、量化学习内容。实践证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党内思想教育的形式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也有时被认为是“虚”事,存在重视不够、时间欠缺、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要准确结合各层级、各业务板块实际,针对性制定各级干部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要达到的效果等。要敢于创新,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和趣味性,通过不断强化学习教育制度,促进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学风。
2、加强技能培训。要结合企业工作业务实际,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赴外学习进修等“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广大党员干部提升专业素质提供好平台。同时,要建立健全提升业务技能的激励制度,引导大家主动学习,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业务技能,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从业务能力上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
3、严格执行考核。“虚”功“实”做,合理分配教育培训各具体事项的权重,要坚持“定期检查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将综合考核结果与个人薪酬待遇进行直接或间接挂钩,倒逼一些党员干部转变学习态度,由被动的“填鸭”转变为自觉的“汲取”,从而培养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行为养成。同时,要强化结果运用,将学习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考核,在干部选用中作为重要依据。
二、强化服务群众机制,放下架子、扑下身子
强化服务群众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保证服务的常态化、持续化和长效化,促使党员干部放下“官”架,搁下“官”身,常思群众之苦,常办群众之需,拓展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平台,在不断服务群众中强化宗旨意识,增强抵御“四风”的自觉性。
1、成立服务机构。国有企业在主动担负起国家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的同时,还要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因此,在党内组建专门的服务群众的机构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拉近党群关系,凝聚起共同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合力。
2、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依托国有企业雄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组建各类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用,每支专业化服务队伍都要有党员干部和党员骨干。实施党员干部挂牌上岗服务制度,党员干部参加服务活动必须佩戴统一的身份牌和标识,切实发挥好“扬起一面旗,引领一群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
3、拓展服务方式。制定党员干部服务信息的征询制度、党员干部参加服务活动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一助一”结对帮扶制度、党员干部服务工作意见反馈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促进党员干部在接访走访、参与服务过程、服务成果反馈等具体环节中,规范服务行为,不断完善自我。
4、建立服务考核制度。树立“服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理念,建立起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考核制度,精细考核党员干部服务态度、服务次数、服务质量等具体事项,把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情况纳入党员干部的考核体系中,并将服务履历作为党员干部评先推优的必要条件,对优秀志愿者在精神奖励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强化职责管理机制,挑好担子、走正路子
强化职责管理机制,就是要以制度或者清单的形式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职责进行界定和规范,促使党员干部知道自己“我是谁”“从哪来”“该干啥”。
1、强化职责管理。要根据企业工作实际,科学总结和凝练企业“实干”文化,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讲求实效的工作理念。特别是要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机构编制,理顺机构职责,避免出现“九龙治水”的尴尬。合理人员编制,优化人员配置,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从体制上根除作风问题产生的因素。
2、强化责任落实。构建作风建设日常工作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党的作风建设“怎样抓”和整体如何运作,对于各自“抓什么”和抓到什么程度要有具体的规定与之配套,真正形成齐心协力具体抓的局面。强化岗位责任制,以“清单”的形式,精细规范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具体职责。同时,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特别要分清责任边界,杜绝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
3、建立权责相宜的工作制度。党员干部手中都握有大大小小的权力,同时,也担负着不同的责任。权责相宜,就是要量责授权,以权衡责,避免权责分离现象,特别要防止权大责小而产生的官僚主义现象。对党员干部,可以合理利用企业内部和周边地市的各类教育基地,不时敲警钟、常常受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四、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常照镜子、祛污点子
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就是要通过编制监督网、健全问责体系,进一步清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1、加强组织监督。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督查制度,通过个别谈话、走访了解、个人述职等方法,全面综合对党员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了解工作作风,特别是对于普遍性问题,要针对性制定措施、制度,既要“当下改”,更要“防未病”“长久立”。
2、加强群众监督。要拓宽监督覆盖面,敢于向员工群众“兜底子”,主动深入基层,广泛征求员工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的认识和改进作风的意见建议。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设置意见建议箱、调查问卷等形式,鼓励员工群众主动反映党员干部存在的各类作风问题,为改进和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加大问责力度。对发生的典型“四风”问题,要敢于亮剑,严格按照党纪国法进行严肃问责,要加强部门联动,握指成拳,勇当“铁匠”,敢于硬碰硬;不做“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做“泥匠”,和稀泥。避免久拖不决,做到立竿见影,保证问责制度的严肃性和时效性。
构建党的作风建设日常工作管理常态机制,有效整治作风问题,事关全局,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必须围绕大局强化顶层设计,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着眼细节强力组织实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推动,积微成著,久久为功。
(作者单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