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瞬间形象的力量
文章字数:1437
  □池茂花
  盛夏,有一种火热的感情。山西朔州市委宣传部给我送来一本《解放朔县纪实》书稿,并嘱我写几句话。这倒叫我作难了,评书,并非我所长。我虽为文半生,却不敢“好为人师",但书中的人和事是我熟悉的人和事,也就不揣冒昧地借题多说几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朔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编撰的《解放朔县纪实》记述了在解放朔县、山阴时,新华社记者吴群、江涛拍摄的纪实照片和采访笔记,还有一些宝贵的历史文献。既有当年指战员和革命干部回顾历史的文章,又用图片和当地朴素的农民语言作现场记录,可谓图文并茂。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事件,而且反映了战地记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认真采访的严谨作风。
  此书把我带人深深的回忆和久久的思索中,心情很不平静。
  我是在上世纪80年代做了新华社记者,很幸运的是亲自得到了新华社一些前辈的教诲和帮助,有的直接或间接领导过我,能与他们相识相交,是我人生最大的幸运。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既像长辈一样关心爱护我,教我做人,又像老师朋友一样为我指明道路,为我补充知识,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亲切教诲,使我终生难忘。
  那是1991年夏天,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吴群刚从岗位上退了下来,他就迫不及待来到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要亲自看一看。那次是我和分社的王宗如陪同。吴群旧地重游,他很感慨,每到一地,他说,我在老乡炕头上点着油灯写稿,在羊圈里睡过觉,几天几夜没吃过饭……我们陪他到朔州时,他不顾年高体弱非要爬上朔县城墙,给我们讲述朔县解放的经历,他说,明县城的解放,是靠着英雄们不怕牺牲,英勇坚定的精神和血汗换来的。当地民兵,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奋不顾身地帮助军队作战。我和江涛随部队采访,部队打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手拿笔,一手拿相机,拍摄记录了一批表现我军战斗胜利的照片,真实形象地传达了八路军奋勇抗敌的情景。后来,我们又采访了这座城市和平秩序的建立,人民安居乐业的场面,他说,这批资料至今我还珍藏着。
  也就在这时,时任朔县政协副主席的高士英,负责征集文史资料,这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老同志。当得知吴群在“晋北战役”第一仗——解放朔县时随军采访,便喜出望外。在我的引荐下,到北京新华社找到吴群,虔诚之心,结为好友。吴群把他珍藏的这些珍贵资料送给高士英,现在我们才有幸看到面前这本解放期县的影像和文献。
  我翻看着这些资料给我很多思考。我想,战场从来就不缺新闻,但血与火阻隔新闻的传播,只有那些渴求真相的记者,才会将自己变成战争的一部分.带给人们最初的感受。抗战时期,许多这样的记者,或在子弹纷飞的战壕里匆匆记录,或与满身硝烟的战士倾心交谈,他们带来战场的真相。重温这些史料,对于新闻事实的思索和着力,仍然值得后人探究学习。
  由此我又想到,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战士从不把新闻工作当作一种单纯的职业,更不是一种谋求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是成为为人民、为民族解放的神圣途径,因而为新闻工作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党的新闻工作者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履行职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革命情操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了新华社历史上极为光辉的一页。这就是《解放朔县纪实》这本书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最可贵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作为新一代新闻工作者纪念抗战胜利,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全身心的投人到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发扬传统,敢于担当,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书写接地气的篇章,努力锻铸民族之魄。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