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做强特色产业 绘就幸福画卷
——市水利局驻旧广武村工作队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小记
文章字数:2267
  记者 刘淑花
  市水利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山阴县广武镇旧广武村以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总要求,立足实际,把发展特色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与村“两委”共同做强产业“新路子”,多措并举助推旧广武村产业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乡村振兴得以全面推进。
  当好服务员,调查研究领航发展
  工作队驻村以来,队长李汉宙带领队员梁昊、米杰全面落实驻村各项工作制度,吃住在村里,进农户、访村民,入田间、问民忧,实地详细了解全村基本情况,宣传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特别是对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
  旧广武村紧临广武长城,是山西省内现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现已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列,目前是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一部分。全村735户,户籍人口约1730人,常住户约220户、410人,大都居住在旧广武古城内。全村种植经济植物大接杏树近1500亩,是村里的主导产业,也是大多数农户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近几年,因为霜冻等原因,产量、质量均不理想。为此,工作队与村两委先后召开了五次全村党员群众大会,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各级最新会议精神、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及相关文件精神,同时,针对村里产业发展实际,开展了广泛的讨论研究,集众人智慧,谋发展思路。
  在讨论研究中,工作队发现一些党员的宗旨意识有待加强、创新意识有待提高,而群众的守成意识较重、开拓精神不足。为此,工作队与村党委联合开展了政治理论、政治业务、农业科技学习,同时,还开展了常态化学习,确定了每周星期二晚上7:00-8:30为党员学习时间,安排村全体党员和驻村工作队集中学习,村民凭个人意愿参加学习,为村里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和制度保障。
  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村民们坚定了依托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大力发展杏林经济,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林业的发展方向。而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则将聚焦现代农业技术,引导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当好施工员,兴修水利筑牢基础
  农业要发展,水利必先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于旧广武村来说,不论是种植玉米、土豆等大田作物,还是发展杏林这种经济产业,都离不开水利的支撑。为此,工作队对村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了摸底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由于河水改道,村中两条饮水供水主管道被冲刷裸露在外,防洪堤的功能也远远达不到原先的标准,不仅影响人畜吃水,存在安全隐患,更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本着“老百姓的事情一天也不能耽搁”这一遵旨,工作队立即向市水利局申请资金9万元,冒着连日阴雨天在第一时间组织村民进行维修、更换,通过5天的紧张施工,重新铺设了供水主管道1200余米,并设立了数个检修维护井,排除了山洪对供水管道的影响,保障了供水安全。
  村南半山腰的大口井,始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保障全村农业产业发展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但由于年久失修,早已不能使用。村民对此反映很大,强烈要求修复使用。工作队经过反复调研,制定了严格的清淤修复方案,在广武镇政府、山阴县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水利局筹集清淤维修资金60万余元,由局水利工程服务中心组织实施清淤工作。
  工作队积极配合施工,先后调遣两辆挖掘机,组织20多名村脱贫户劳力开展了清淤工作,清理土石100余方,同时埋设了2.5公里长的灌溉虹吸主管道。目前,清淤工作已经全部完程,预计投入使用后,将使村中1500余亩耕地成为水浇地,提升农作物产量。同时还能让全村近一半的杏林受惠,实现用水自由,确保增产增收。
  此外,村内原有的五口机井一直管理混乱,不能够有效地起到机井灌溉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为此,工作队组织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村民浇地实行计时制度,理顺了工作机制,筑牢了水利基础。据测算,按每口井每小时20元计费,五口井可以为村集体年收入增加10万元,为发展集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当好技术员,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推动高效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在修复村南大口井时,村民们普遍要求要一次修复到位,不愿做二次投入。为保证大口井正常出水,工作队的队员们充分发挥水利技术优势,化身水利技术专家,进行了反复考证,先后排除了开挖自流(安全系数不高)、顶管引水(沙石阻碍严重)等修复方案,最终采取了虹吸方式,一次到位,水流不断。这在朔州水利方面还是首创。
  在当好水利技术员的同时,工作队的队员们还不断强化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农业科技水平,化身农业技术员,对村民的农业生产、杏林种养等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旧广武村村民种植的大接杏树,本身就是嫁接科技的产物,必须合理的管理才能保持杏树健康的生长,保证果品产量和质量。为此,工作队的队员们积极上网查找资料、请教专家,学习杏树相关知识,帮助村民做好各项种植、管护工作。2022年,全村的杏林直接收入达到50多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工作队还组织在村党员及村民里的积极分子,集中学习党和政府关于农村、农业方面的政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特别是针对大接杏树的养护等工作,邀请市、县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还成立了大课堂教育培训平台,以平台为载体大力展开“三个活动”,以每两个月为一个批次,着力提升村民种植技术能力。截至目前,前后展开活动10次,参与人数达850人次。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技术培训,既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又开阔了眼界、取到了真经,是收获满满的充电之举。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下一步,工作队将带领全体村民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接续奋斗,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