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2162
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化解矛盾、凝心聚力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企业党委主抓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特别是转岗分流、分灶吃饭政策的实施,网络舆情工作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疏导职工情绪,化解各类矛盾,对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聚合力、展形象,充分认识舆情管控作用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为职工群众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广大职工可以通过微博、抖音、朋友圈等方式传播信息、交流情感、表达诉求。同时,由于互联网鱼龙混杂,微博上表达的观点有的是理性,有的则是非理性的。因此,要充分认识舆情管控的重要作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加强舆情管控可以维护企业外部形象。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及时关注舆情热点,准确把握职工关心的问题,通过形势任务宣讲等形式,定期公开企业重大决策部署,让职工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采取的措施,并且重视职工的意见反馈,倾听民意,关爱民生,关注职工心理健康,用心用情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从而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展现企业新风貌,树立企业新形象。
二是加强舆情管控可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舆情无小事,网络舆情一方面反映了职工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但同时部分职工群众在未全面了解事情真伪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往往会在网络上发出一些虚假、偏激的信息,网络舆情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只有企业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做到早收集、准研判、快报送,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从而避免群体化事件,维护企业稳定大局,促进企业长治久安。
二、争主动、严管控,加强网络舆情动态监测
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企业逐步构建起一整套相对成熟的网络舆情监测、应对与处置机制,在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升企业形象、融洽干群关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网络舆情监测上,要争主动,严管控。一是进行人工监测分析。利用各大搜索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对搜索结果再进行甄别分析,这种方法虽然投入小,但耗时、费力、效率低。二是通过专业软件或购买付费软件进行监测。这种方法简单高效,但需要一定的成本投人。三是通过群监的方式进行监管。动员基层发展网评员、舆情监测员线上线下同时收集舆情。这种监测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存在的弊端是因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同,对网络舆情的感知度、敏锐度、辨别度不同,从而没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四是通过当前流行的、热度比较高的交流互动平台获取舆情信息。比如,对微博、微信、手机APP社交平台、网络社群等的信息进行监测。这种形式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五是在企业内设立舆情直报点。如意见箱、社情民意反映热线等,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其不属于网络舆情范畴,但往往其与网络舆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些网络舆情很有可能从“线下”转为“线上”。因此,收集应对处置好线下舆情是及时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抓重点、攻难点,制定突发舆情处置预案
针对网络舆情特别是突发的负面舆情处置要抓重点、攻难点,制定应急预案,谋定而后动,积极主动应对。一般来讲,分发现(负面)舆情、调查核实、分析研判、组织回应或形成新闻通稿统一宣传、跟踪监测、总结上报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发现负面舆情。监测到网络舆情后,网络舆情负责单位应第一时间将舆情信息收集整理,向相关领导汇报,由相关领导组织人员进行分析研判,采取一事一策的方法制定应对措施。如果是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上报,以便多部门协同联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蔓延升级。对于重大的负面舆情信息应形成舆情专报,让企业党政领导及时了解掌握事件动态。第二个阶段是调查核实阶段。在上报舆情信息的同时,负责舆情监测的单位要根据事件动态,核实真实情况,形成上报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第三个阶段是分析研判阶段。这对舆情处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准确掌握舆情动向和发展趋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快速反应、降低影响、化解矛盾。第四个阶段即组织回应阶段。首先,要向舆论制造者给予正面回复,通过相互沟通达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作用。其次,如有必要还应通过新闻媒体,主动向社会发声、向大众澄清事实,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第五个阶段是继续跟踪监测。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继续跟踪,直至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第六个阶段是总结上报。要认真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总结应对处置的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弱项、补短板、防患于未然,并上报相关领导和部门,作为备查和交流学习的资料。
综上所述,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多部门的协同联动,更需要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必须增强自我识别能力,加强舆情引导,抢占舆论主阵地,针对不实言论、不良风气、不正之风,要敢于纠正、敢于处置、敢于发声,做好热点问题引导和重大事件报道,尽可能减少网络舆情事件,凝聚干部职工的合力,讲好晋能控股故事,传递企业正能量,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行曲。
(作者单位:晋能控股集团地煤宏盛公司党委工作部)
一、聚合力、展形象,充分认识舆情管控作用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为职工群众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广大职工可以通过微博、抖音、朋友圈等方式传播信息、交流情感、表达诉求。同时,由于互联网鱼龙混杂,微博上表达的观点有的是理性,有的则是非理性的。因此,要充分认识舆情管控的重要作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加强舆情管控可以维护企业外部形象。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及时关注舆情热点,准确把握职工关心的问题,通过形势任务宣讲等形式,定期公开企业重大决策部署,让职工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采取的措施,并且重视职工的意见反馈,倾听民意,关爱民生,关注职工心理健康,用心用情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从而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展现企业新风貌,树立企业新形象。
二是加强舆情管控可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舆情无小事,网络舆情一方面反映了职工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但同时部分职工群众在未全面了解事情真伪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往往会在网络上发出一些虚假、偏激的信息,网络舆情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只有企业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做到早收集、准研判、快报送,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从而避免群体化事件,维护企业稳定大局,促进企业长治久安。
二、争主动、严管控,加强网络舆情动态监测
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企业逐步构建起一整套相对成熟的网络舆情监测、应对与处置机制,在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升企业形象、融洽干群关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网络舆情监测上,要争主动,严管控。一是进行人工监测分析。利用各大搜索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对搜索结果再进行甄别分析,这种方法虽然投入小,但耗时、费力、效率低。二是通过专业软件或购买付费软件进行监测。这种方法简单高效,但需要一定的成本投人。三是通过群监的方式进行监管。动员基层发展网评员、舆情监测员线上线下同时收集舆情。这种监测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存在的弊端是因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同,对网络舆情的感知度、敏锐度、辨别度不同,从而没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四是通过当前流行的、热度比较高的交流互动平台获取舆情信息。比如,对微博、微信、手机APP社交平台、网络社群等的信息进行监测。这种形式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五是在企业内设立舆情直报点。如意见箱、社情民意反映热线等,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其不属于网络舆情范畴,但往往其与网络舆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些网络舆情很有可能从“线下”转为“线上”。因此,收集应对处置好线下舆情是及时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抓重点、攻难点,制定突发舆情处置预案
针对网络舆情特别是突发的负面舆情处置要抓重点、攻难点,制定应急预案,谋定而后动,积极主动应对。一般来讲,分发现(负面)舆情、调查核实、分析研判、组织回应或形成新闻通稿统一宣传、跟踪监测、总结上报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发现负面舆情。监测到网络舆情后,网络舆情负责单位应第一时间将舆情信息收集整理,向相关领导汇报,由相关领导组织人员进行分析研判,采取一事一策的方法制定应对措施。如果是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上报,以便多部门协同联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蔓延升级。对于重大的负面舆情信息应形成舆情专报,让企业党政领导及时了解掌握事件动态。第二个阶段是调查核实阶段。在上报舆情信息的同时,负责舆情监测的单位要根据事件动态,核实真实情况,形成上报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第三个阶段是分析研判阶段。这对舆情处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准确掌握舆情动向和发展趋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快速反应、降低影响、化解矛盾。第四个阶段即组织回应阶段。首先,要向舆论制造者给予正面回复,通过相互沟通达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作用。其次,如有必要还应通过新闻媒体,主动向社会发声、向大众澄清事实,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第五个阶段是继续跟踪监测。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继续跟踪,直至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第六个阶段是总结上报。要认真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总结应对处置的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弱项、补短板、防患于未然,并上报相关领导和部门,作为备查和交流学习的资料。
综上所述,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多部门的协同联动,更需要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必须增强自我识别能力,加强舆情引导,抢占舆论主阵地,针对不实言论、不良风气、不正之风,要敢于纠正、敢于处置、敢于发声,做好热点问题引导和重大事件报道,尽可能减少网络舆情事件,凝聚干部职工的合力,讲好晋能控股故事,传递企业正能量,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行曲。
(作者单位:晋能控股集团地煤宏盛公司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