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晚报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福建东山:“一条鱼”兴起一个富民产业
文章字数:959
  走进东山县铜陵镇丰汇水产巴浪鱼优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只见蓝黄相间的塑胶渔排下,成群的巴浪鱼在水中争抢鱼食,溅起层层水花。养殖户林孝向记者展示了“养鱼秘方”——益生菌饲料。
  “巴浪鱼运动量大,所以进食量也大,但是吃多了容易引起肠胃病致死,益生菌能帮它们调理肠胃。”林孝说,相较于野生品种,养殖的巴浪鱼吃大豆粉、食用油和维生素,营养搭配均衡,品质得以提高。
  基地负责人林进东是全县第一个养殖巴浪鱼的人,养殖海域达上百亩。记者好奇,是什么让他做出了如此大胆的尝试?林进东说:“原先我养别的海鱼,在一次放苗中,巴浪鱼苗混进网箱中,后来发现养殖的巴浪鱼肉质更佳,于是下决心搏一搏。”
  由于没有养殖经验,林进东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当地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在了解情况后,立马登上渔排,对他进行“手把手”指导。专家告诉他,冬季水温低,要在饲料里掺一些虾肉增加鲜味;夏季水温高,要减少投食,以免影响鱼的呼吸。从水质、水温到营养搭配,再到深海网箱养殖,每一批次的鱼,技术人员都会参与质量监管,通过药检部门进行认证,确保无污染。
  因为肉质鲜嫩、绿色生态,养殖的巴浪鱼成为餐桌上的美味。近两年,巴浪鱼的价格从一斤8元涨到一斤50多元。
  为了让大伙一起致富,东山县采取“基地+农户”模式,无偿为养殖户提供鱼苗、技术指导、饲料供应等服务,并参与农博会展销活动,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东山县巴浪鱼养殖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巴浪鱼年产量可达1600万斤。
  渔民姚东成是2022年新入行的巴浪鱼养殖大户,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扶持和林进东的指导下,他养了6万斤巴浪鱼,一年时间获得30多万元利润。“8个月到10个月就能养出一批,饲料都是专家把关,成品有渔业公司回收,不愁养不愁卖,今年再追加养殖4万斤。”姚东成说。
  除了鲜鱼,养殖的巴浪鱼还可做罐头、刺身、预制菜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不少渔民转产转业,从事巴浪鱼的腌制、加工。有了完善的产业链和火热的市场,东山县养殖的巴浪鱼长期供应40多家电商销售,带动当地冷链及活鲜运输业的发展。
  为了把“鱼文章”做透,数十家巴浪鱼养殖大户还开发渔排垂钓、“巴浪鱼盛宴”等活动,形成了东山旅游新热点。
  “未来,我们将为农户与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帮助突破鱼苗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加快优新品种推广和规模养殖,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东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蔡燕忠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