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 副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南洼村的甘泉
●周振华
文章字数:1325
  南洼村有股好水,是方圆几十里地都出了名的。
  这股好水出自村子里的前沟,人们也叫它甜沟。甘泉虽流量不算大,每天也就是个五六十吨,但它供全村人吃水还有剩余,如果没人取水,它就会白白地流去。全村常住人口四五百人,一百三十多户,平均每户每天用水按一百五十斤计算,只用十来吨,如果全部利用的话,可供像这样大的四五个村子的用水。
  甜沟长五里多,沟沟叉叉极多,从西向东辐射,流向也是从西向东。沟里小泉极多,每到春夏,天气如果不是特别干旱,沟里到处都是沼泽,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夏湿地。甘泉的地段也很特殊,它是从一处崖边的石罅中流出来的,人们用长的片石把它接住直接流入桶中,称此叫不落地水。
  这股甘泉有个怪毛病,它冬暖夏凉。每到冬天,天气越冷,泉水越热,伸手过去,热乎乎的,偶尔揭起泉里一片石块,石块下还藏着几只青蛙。泉口还冒着腾腾热气,周边还长着绿色的小草,草上挂满了银白色的晶体,好像串串不规则的珍珠,小孩子们每到泉水旁,必定摘几串放到口里,当冰淇淋吃。每到盛夏,劳动的人从田地里回来,总会喝几口甘泉的水,一为解渴,二为凉快。掬几把水洗洗脸,透骨凉,还有一股寒气袭人,顿时劳动时的疲劳全部消失,真是爽快极了。
  据老人们讲,这股甘泉旧时并不是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而是从比这个地址靠里边的一处石罅中流出来的。我小的时候还在里边见到人们放置的几个大石槽,据说是供饮牲口用的。不知什么时候有位妇女在泉口洗了脏布,把甘泉冲跑了。几天后从靠外一点的地方又流出来一股清澈的水,又可供村里人使用了。从此,老辈们就告诫人们不要在泉子的近处洗脏东西,要洗就拿到离泉水远些的地方。这些虽然是传说,可全村人都信以为真,大人小孩都对泉子敬礼有加,处处爱护。有时泉水会从下面钻出,谁如果遇到了,马上会修复好。
  这条大沟养育了南洼村。它从西到东顺流五华里和砖井沟、乔儿界沟汇合,最后经三个石湖流入桑干河。
  在旧社会,每遇旱灾甜沟便是救命的沟。沟里三分二分或者更小一点的菜地,东一块西一畦,大地干旱无收成,沟里菜地夏湿不大旱,绿油油嫩生生,供应村里人们吃菜,最底保证不会饿肚子。后来村民们在甜沟不能种植庄稼的地方,都栽上了树,到了夏天,整个大沟一片墨绿。沟里的树长得快,成材快,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翻盖了两次学校,通了电话,所用檩条、电杆全是沟里栽种的树木;到了七十年代,村里的木料用也用不完,有时还卖给其它生产队或公社加工厂;八十年代,树木更是长势良好,两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树比比皆是。沟里时不时会有狍子、狐狸、黄羊出现,獾、野兔、松鼠也经常出没。旧时狼也经常有,周福儒的哥就是被狼咬死的,周俊小也被狼咬伤了脸,到死脸上的狼扯疤还在。每当人们进到沟里,野鸡咯咯地叫,老鹰在空中盘旋,野兔扑棱棱地奔跑……犹如进入了古老的大森林里。
  人们拿甘泉的水去有关部门化验,发现各种微量元素含量非常适合人类直接饮用,所以曾规划要在南洼村建设一座矿泉水厂,但缺少资金,规划一直没有落地。2007年夏天,东露天矿开工,甜沟里开进了好多机器,轰隆隆地日夜不停地作业,不到一年甘泉被掩埋,树木被掩埋,嶙峋的怪石也被掩埋,到现时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甘泉润泽了甜沟,也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南洼人。它给南洼村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留下了磨灭不了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