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迟到的追思
——我所了解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贾春太(下)
文章字数:3894
  ●齐凤翔
  老贾的严是出了名的,但他的宽也是少有的。当他觉得哪个同志业务成熟、翅膀变硬后,便交给一片天空让其自由翱翔。报纸变成日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当时,我承担的是版面和标题的改革任务。经过多方学习与研究,我提出了版面设计要遵循基本栏挂帅和黄金分段法。老贾立马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让我在全社编采人员会议上进行了讲解,使这种设计方法在全社推广。一度时期,省内省外的一些地市报纷纷前来取经。老贾等领导便把我推到前台,让我介绍版面和标题的改革情况。
  我知道,这是在树立我的业务威信。每每向他请示,他总是那句:“你看着干吧!胆子大一些。”在具体编排制作等技术层面上,他甚至允许出错。尤其是标题制作上没少给他找麻烦,但他从来不粗暴否定,总是以商量的口气说话,生怕挫伤我的积极性。在编发一篇反映左云县上张家坟村靠改革走向富裕的稿子时,我大笔一挥,将好好的原题改成了《上张家坟人肥痛了》,发在头版显著位置上。倒是生动了,但受到行署秘书长王化文的批评。这一事件,直到他仙逝也没跟我说过。是去年化文先生跟我聊起老贾的优秀人格时,不经意间说出来的。类似的黑锅,老贾还不知替我背过多少回。反正遇上什么麻烦,有老贾挡着、抗着。
  最叫我刻骨铭心的是,海南建省的1988年隆冬,《海南特区报》聘我去那里上班。接到聘任电报的当晚,老贾和他的夫人黎阳老师来到我家,既是祝贺,也是道别。当他们看到我时年75岁的老母亲十分伤感的模样,便耐心安慰:“这是件好事!他还年轻,到那里比在这里有出息、有前途。”母亲则表示,她就要儿子,出息不出息不在乎。老贾显然红了眼圈,说我去了海南,家里有什么事就吭声,他们可以帮忙。他见我神情恍惚,便嘱咐,那里好呆就呆,不好呆就再回来,这里的大门永远大开着。实在不行,就当旅游,不管怎样去走上一趟。
  当时的情境至今历历在目,亲人之举啊!目不识丁、终身为农的老母亲并不知道,眼前与她絮絮叨叨的两位人士极不普通:老贾虽是高小学历,却是了不起的业界奇才,他是解放初《山西日报》驻晋中记者站的站长,采访报道过大人物,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殊荣;黎阳老师是北大的高材生,是三名《中国青年》杂志创办者之一,毛泽东主席曾垫着她的肩膀为她题名。特别是老贾,当年冒着坐牢的风险,与副社长王生明共同签发付印载有纪念周总理文章的报纸。要不是他们的人生波折,连见他们一面恐怕也很难。后来我多次给老母亲讲他们的身份、故事,她似乎并不关心那许多,只知道他们是好人。“你好命!遇上了那样的贵人。好好对待人家!”弥留之际,老母亲说。这是老人留给我最重要的遗嘱。
  有人曾以敬重的口吻说老贾太倔,递不进人话。我觉得,只要我们给他递的是人话,他就能听得进去。有个人要往报社调,但原单位有人说了不利的话。我跟老贾讲,业务单位业务很重要,据我对来稿的考察,文字不错。至于其它,单位有制度、有办法校正不良,发挥其专长。果不其然,这人到位后,出手了不少像样的作品。
  世事变迁,总有人各东西时。退休的那年,老贾调往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任驻会副主席。后来,他又把手续办回《大同晚报》(原《雁北日报》)。而我调往新建市朔州。人虽分开,反倒交往甚于以前。他退了,我再不用操心觊觎之误。从此,以前向来不登他家门的我成了他家的常客。而且,自这一年起,每年中秋春节前,我都要依例慰问。即便带点小礼物,一进家门就抢先说明:这是我的工资、稿费买的,干净!星期天,我就去看看黎阳老师,帮她干点小家务。感谢现代化的应时到来,我和老贾经常电话联系,说我的家事、公事。有倾诉,更有请教。
  有句俗语:一辈子离不开个老掌柜。这大概说的就是我这类人。大凡所询,只要老贾肯定的,我就照做;他要吃不准的,不管压力多大我也不做。1989年3月20日,我应邀设计编辑了朔州的第一张报纸,属首届“两会”特刊。由于没有刊号,老贾给我出主意,报头做成《朔州通讯》。内容主要是会议消息和新当选的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人的简历。版面设计上大胆使用了花线和深浅网线,显得端庄而不失俏丽。报纸出版后,引起了较大反响,但也有个别同志认为,选举出的市级领导其规格还够不上介绍简历,版面也有点花哨。老贾则给予充分肯定:“市民们有权了解新领导的情况。至于版面,是端庄活泼,绝不是花哨!活泼一点更能增强宣传效果。”从后来的技术走向看,那张报纸有不足而无夸张。
  朔州建市当年,有人担心资金紧张,不宜着急办报。老贾给我出主意说,跟领导讲,给政策就行,资金可以通过广告经营和开办别的企业来解决。让领导打消顾虑,先把摊子建起来再说。于是我就照此起草了一个办报设想,引起市委重视,7月份发文成立了报社筹备组,由王品中同志和我负责。2002年我担任总编辑快一年时,市委领导指定让我采写一位典型人物。采访当夜,我给老贾致电汇报并求教。主人公的事迹特别感人,我想以此拿个中国新闻奖,但字数要求3000,又不足以深刻反映其事迹。
  老贾说,你写稿是为了表现先进,不是为了拿奖。目的要正、要明,字数长点好。听他劝,我写了近两万字,几乎是伴着泪水写成的。投寄到新华社后,改题为《待到梨花烂漫时》,《人民日报》采用于要闻版头条,《山西日报》以《殚精竭虑写忠诚》为题发在头版头条。这篇作品获新华社国内部优秀新闻作品奖,且在20篇作品中排名第一。2003年第五期《中国时事界》公布信息并配有评价文章,称其“作为通讯员来稿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头一回”。2005年我被山西省首届特殊人才评委会授予正高职称,是与之分不开的。
  在工作上,老贾也给予了我教父式指导。在我担任副总编辑、总编辑时,他经常提醒我,千万不要越权;在我担任了党委书记、社长后,他则要求我一定要把权力分配给分管副职,让他们有职有权。尽管我一一照做,但总有不尽人意处。那一定是我的水平赶不上趟,老贾的指教没有错。那一年,我力主为建立了劳动关系的临时工缴纳养老保险,却遭小字报的恶意围攻,大有铺天盖地之势。我为此特别苦闷,就给老贾打电话述说。老贾十分动情地说:“临时工也是人。你做的没错!谁要是公开发灰,老贾去帮你!”
  我常想,跟老贾相处,必须要有一种底气,那就是要清正。不然,他压根就瞧不起你,不管你多有权势,都不会正眼看你。2008年,我担任了山西省新闻系统高级职称评委,感觉压力好大,弄不合适,就无法再登老贾的家门。事后他肯定要问个所以然,让你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而他又是顶级内行,只有用权威的职能做出权威的事,他才认可。
  以后与他多次谈及此事,我自感几项能说得过去:一是没给我哥和我爱人评;二是与其他评委沟通,为有能力无学历的《太谷报》社社长破格评上了正高职称;三是积极引导,为因答辩时紧张而几年都未能通过的一位新闻博士顺利晋升。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我没有收过一分钱的礼。这几项果然傲气地通过了他的“验收”,成了我在他面前逞能的得意之作。他听说我在朔州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且“出无车”“食无鱼”,欣喜地笑了,显然舒展了眉头,笑得再无担心、再无挂记。
  我很渺小,但一刻也没敢忘记向老贾看齐,一刻也不敢给老贾脸上抹黑。那年单位集资建房,投很少的钱就能换取很大的利,但我没有要。我跟老贾交流,他说:“你做得对!”我儿子结婚小操小办,应付了一下“亲朋舆论”了事,且向市纪检委做了申报。前几年我母亲等三位亲人相继去世,都丧事从简,不声张,不收礼。老贾知道后,自然是一番充分肯定。被他认可,比给我评个劳模也兴奋。
  多少年来,我和老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忘年交。他的儿子比我大一岁,我们自然是同代交。我儿子和他孙女续辈交往,以兄妹相称。就在老贾兼任《课外活动报》总编辑的时候,选发了我儿子的一篇作文,并发给了《小记者证》。结果,我儿子上研究生时学了新闻专业,现在也成为一名党媒记者。在老贾面前,我们两代人受益。只是出现了一个差辈的称呼,有趣至今,还未正式改口。当年第一次见他女儿的时候,在他们的引导下称我“小齐叔叔”,而他的孙女也理所当然地称我“小齐叔叔”。年近古稀的我听到这种称呼时,往往要涌上一种有趣的憨意。我儿子大二的暑假,应邀到他儿子家里做客一周,受到了父母般的另一种教益。
  与“阳”为伍的初期已临近年关,虚弱的我身处外地,整天盘算着怎能回到大同去,慰问并再次享受“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谁知道盘来算去,面对了无法面对的事。没有老贾的大同我还怎么回去?踏上那片热土时心还能热吗?反正腿注定是要软的。也痛恨我自己,中秋前慰问他,把时间选在了中午。为让他午休,我过早地离开了。他执意要送我进电梯,“让我再瞭一瞭你!”竟然成了他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电梯下行,我的鼻梁酸了。那微蹙的眉头,微张的嘴,还有那张瘦憔的脸,微微挥起的那青筋暴突的手,永远定格在了那个16层的电梯门前。
  我只能给我情同手足的老哥、他的儿子贾潞打电话,替我送上一个花圈。“不行!他有遗嘱,不准搞那一套。”原来,他早就写好了遗嘱,逝世后不许通知任何人,不换衣服,不擦身,立即火化。他还立下字据,病危不抢救,为医生开脱。若得了癌症,不做手术,不化疗。他特别嘱咐将他和黎阳老师的骨灰都撒了。他把后事安排得如此轻松,倒好像要去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样随意,那样豪迈,简直让死神也束手无策。更让人不是滋味的是,他自拟了一份《讣告》,说是要以此创新这类文体的写法。在业务上一辈子提倡创新的他,要创这种新,他心坦了,让别人心酸了。天哪,亏他想得出来的。我强烈提醒贾潞,别的就依他吧,万万不能撒掉骨灰,我的情感上无法接受。我的这位小老贾哥终于听进了我的话!
  老贾虽已93岁,但在我的感觉里,却相当于他的英年早逝。我躺在沙发上、躺在床上,写下这些迟到的文字,献给那个叫你无奈、叫你敬重、叫你心疼的早已被神化了的老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