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履职 “益”心为民
文章字数:2385
记者 武跃林 通讯员 闫美
在塞北高原、雁门关外,有一个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等多项荣誉的检察院——朔城区人民检察院。在这个检察院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行走在河边堤岸,守护绿水青山;他们紧盯食品安全,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他们关注国有财产保护,当好国有财产“守护人”……他们用扎实的业绩展现了当代公益诉讼检察人的独特风采,他们就是朔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公益诉讼办案团队。
拓领域 填补新业态监督空白
“‘无人宾馆’分布在住宅小区、公寓及商务大厦等地,宾馆名称简单、位置偏僻,主打‘无人’经营模式,一般通过美团等线上平台发布信息,顾客采用网络下单即可获取入住房间密码,入住无需查验实际入住人员信息……”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等听证员介绍到。
该院刑事检察部门在办案中发现,仅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八个月时间就有五起刑事案件发生在“无人宾馆”内,这引起分管院领导的重视,遂将线索推送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
“‘无人宾馆’属于新兴行业,办理此类案件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规律可以遵循……”“办案不仅仅是为了个案的办理,更是为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无论如何,咱们也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分管院领导的鼓励打气,让公益诉讼部门办案干警茅塞顿开,最终确定“查明具体监管漏洞、厘清行业监管职责、督促部门履职整改、溯源治理强化监管”的办案思路,并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和取证清单。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公益诉讼部门干警四处奔走,并肩作战,在美团、携程旅行、飞猪旅行等线上平台进行排查,将12家正在营业的“无人宾馆”上传的营业执照同步下载,对“无人宾馆”经营状况、手续办理、安全监管等实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同时经多次走访相关部门调取相关材料,询问相关人员,收集了大量确凿的证据,查清上述“无人宾馆”均存在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未经消防安全检查等监管漏洞。
为统一思想认识,厘清监管职责,切实解决“无人宾馆”监管难题,该办案团队与相关行政机关召开诉前座谈会,最终形成由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监管的同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共同堵塞监管漏洞的一致意见。同时,该办案团队及时总结案件办理情况,形成详实的资料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推动出台了《朔城区关于加强“网约型宾馆”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从开办条件、经营管理、违规处罚等方面全面规范该类经营行为,形成长效机制。此外,该案的办理不仅被《新华网》《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而且受到上级部门、有关领导、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了省委政法委、省院、市委等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2023年4月,该案入选2022年度山西省检察机关新时代检察监督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典型案例。
聚共识 积极探索跨区域协同共治
“在我们沙塄河乡前圪塔峰村周边,某有限公司(位于宁武县境内)倾倒了大量煤矸石,部分煤矸石有35厘米左右的黄土遮盖,部分地带煤矸石已裸露在地面,污染严重,村民们苦不堪言……”沙塄河乡公益损害观察员向公益诉讼部门报送的线索中提到。
公益诉讼部门向院领导汇报后,随即成立了以检察长为主办检察官的办案组。由于本案排矸主体某有限公司位于忻州市宁武县境内,且案涉煤矸石污染时间长、面积大、存量多,不仅存在跨行政区域执法障碍,同时还面临治理用地、整改标准等问题和困难,整改难度大,涉及部门多。该办案团队在检察长的带领下,多次就重要事项与地方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沟通协调,取得支持后及时召开诉前圆桌会议,推动两地行政执法部门及违法企业主要负责人碰头会商,推进整改工作。最终通过办案团队的不懈努力,促使涉案煤矿与当地村委会达成《排矸用地补偿协议》,行政机关加强监管,由涉案煤矿按照行政机关确定的标准进行规范治理,按照环保要求对矸石场底部进行1.5米厚的黄土回填碾压,在倒矸过程中每倒3米矸石后上面都进行0.5米的黄土覆盖并碾压后绿化,案涉问题得到整改。同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跨区域执法障碍问题,该办案团队还积极推动建立异地检察机关之间跨区域协作机制,与宁武县检察院、神池县检察院会签了《关于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联动机制的意见》,破除跨区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障碍,建立起协同保护公益的良好局面。
“之前这里到处是煤矸石,风一刮黑乎乎一片,现在不再倒矸石,还种了很多树,绿油油的多好啊……”当地村民们感慨地说。
强笃行 检察为民办实事
不是在研讨案情,就是在找线索的路上,或是在搜证的现场……这是公益诉讼检察官的日常。
五年来,该团队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95件,督促修复被损毁林地、耕地892.508亩,清理河道9.4公里,保护水源地17.375亩,清除各类固体垃圾及废物近194.16吨,追偿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费用21.97万元,督促整治污染企业8家。督促清理砂场31处,清理堆砂32.2万立方。整治规范网络餐饮主体150余家,督促18家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督促收回人防易地建设费1273.6765万元。监督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10处、传统村落3个,消除各类公共安全隐患48处,保护英雄烈士设施5处,保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9件。督促拆除私搭乱建商铺245处,违规户外广告牌726块,非法占道经营850处。所办的案件中,1件入选“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案例,1件入选2022年度全省检察机关新时代检察监督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典型案例。该团队还荣获“山西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五周年优秀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1名干警在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中荣获“业务能手”称号。
“每一次抵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守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追着光的人,终将成为光。”接下来,朔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会继续践行初心使命,“益”往无前,不负期待、不负韶华,只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在塞北高原、雁门关外,有一个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等多项荣誉的检察院——朔城区人民检察院。在这个检察院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行走在河边堤岸,守护绿水青山;他们紧盯食品安全,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他们关注国有财产保护,当好国有财产“守护人”……他们用扎实的业绩展现了当代公益诉讼检察人的独特风采,他们就是朔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公益诉讼办案团队。
拓领域 填补新业态监督空白
“‘无人宾馆’分布在住宅小区、公寓及商务大厦等地,宾馆名称简单、位置偏僻,主打‘无人’经营模式,一般通过美团等线上平台发布信息,顾客采用网络下单即可获取入住房间密码,入住无需查验实际入住人员信息……”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等听证员介绍到。
该院刑事检察部门在办案中发现,仅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八个月时间就有五起刑事案件发生在“无人宾馆”内,这引起分管院领导的重视,遂将线索推送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
“‘无人宾馆’属于新兴行业,办理此类案件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规律可以遵循……”“办案不仅仅是为了个案的办理,更是为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无论如何,咱们也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分管院领导的鼓励打气,让公益诉讼部门办案干警茅塞顿开,最终确定“查明具体监管漏洞、厘清行业监管职责、督促部门履职整改、溯源治理强化监管”的办案思路,并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和取证清单。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公益诉讼部门干警四处奔走,并肩作战,在美团、携程旅行、飞猪旅行等线上平台进行排查,将12家正在营业的“无人宾馆”上传的营业执照同步下载,对“无人宾馆”经营状况、手续办理、安全监管等实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同时经多次走访相关部门调取相关材料,询问相关人员,收集了大量确凿的证据,查清上述“无人宾馆”均存在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未经消防安全检查等监管漏洞。
为统一思想认识,厘清监管职责,切实解决“无人宾馆”监管难题,该办案团队与相关行政机关召开诉前座谈会,最终形成由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监管的同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共同堵塞监管漏洞的一致意见。同时,该办案团队及时总结案件办理情况,形成详实的资料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推动出台了《朔城区关于加强“网约型宾馆”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从开办条件、经营管理、违规处罚等方面全面规范该类经营行为,形成长效机制。此外,该案的办理不仅被《新华网》《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而且受到上级部门、有关领导、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了省委政法委、省院、市委等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2023年4月,该案入选2022年度山西省检察机关新时代检察监督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典型案例。
聚共识 积极探索跨区域协同共治
“在我们沙塄河乡前圪塔峰村周边,某有限公司(位于宁武县境内)倾倒了大量煤矸石,部分煤矸石有35厘米左右的黄土遮盖,部分地带煤矸石已裸露在地面,污染严重,村民们苦不堪言……”沙塄河乡公益损害观察员向公益诉讼部门报送的线索中提到。
公益诉讼部门向院领导汇报后,随即成立了以检察长为主办检察官的办案组。由于本案排矸主体某有限公司位于忻州市宁武县境内,且案涉煤矸石污染时间长、面积大、存量多,不仅存在跨行政区域执法障碍,同时还面临治理用地、整改标准等问题和困难,整改难度大,涉及部门多。该办案团队在检察长的带领下,多次就重要事项与地方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沟通协调,取得支持后及时召开诉前圆桌会议,推动两地行政执法部门及违法企业主要负责人碰头会商,推进整改工作。最终通过办案团队的不懈努力,促使涉案煤矿与当地村委会达成《排矸用地补偿协议》,行政机关加强监管,由涉案煤矿按照行政机关确定的标准进行规范治理,按照环保要求对矸石场底部进行1.5米厚的黄土回填碾压,在倒矸过程中每倒3米矸石后上面都进行0.5米的黄土覆盖并碾压后绿化,案涉问题得到整改。同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跨区域执法障碍问题,该办案团队还积极推动建立异地检察机关之间跨区域协作机制,与宁武县检察院、神池县检察院会签了《关于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联动机制的意见》,破除跨区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障碍,建立起协同保护公益的良好局面。
“之前这里到处是煤矸石,风一刮黑乎乎一片,现在不再倒矸石,还种了很多树,绿油油的多好啊……”当地村民们感慨地说。
强笃行 检察为民办实事
不是在研讨案情,就是在找线索的路上,或是在搜证的现场……这是公益诉讼检察官的日常。
五年来,该团队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95件,督促修复被损毁林地、耕地892.508亩,清理河道9.4公里,保护水源地17.375亩,清除各类固体垃圾及废物近194.16吨,追偿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费用21.97万元,督促整治污染企业8家。督促清理砂场31处,清理堆砂32.2万立方。整治规范网络餐饮主体150余家,督促18家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督促收回人防易地建设费1273.6765万元。监督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10处、传统村落3个,消除各类公共安全隐患48处,保护英雄烈士设施5处,保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9件。督促拆除私搭乱建商铺245处,违规户外广告牌726块,非法占道经营850处。所办的案件中,1件入选“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案例,1件入选2022年度全省检察机关新时代检察监督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典型案例。该团队还荣获“山西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五周年优秀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1名干警在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中荣获“业务能手”称号。
“每一次抵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守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追着光的人,终将成为光。”接下来,朔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会继续践行初心使命,“益”往无前,不负期待、不负韶华,只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