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劳模武金卫
文章字数:3578
去年的一个秋日,太阳金灿灿地照耀着大地,把温暖和祥和一起送到人间。这一天的上午,在大寺庙前的崇福广场上,我见到了多年未见的高中时期的班主任武金卫老师。
武老师的身体依旧硬朗,骑着一辆破旧的“26型”自行车,灰蓝上衣,深蓝布裤,紫蓝单帽,似乎和40年前并没有什么两样,唯一的变化就是老多了,个头似乎比当年更加低矮了。
一
武金卫,1944年出生,朔城区耿庄村人。1964年参加工作,在朔县南街小学任教。1973年调入朔县第一中学(当时叫朔县东方红中学),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武老师半步没有离开这个学校,直到退休的那一年。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武老师是朔县的一位大名人,名就名在他是省级和国家级劳动模范:
1977年获“山西省先进工作者”,1979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班主任”,1982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1983年获“全国模范班主任”、并荣获“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二等功臣”称号,198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
这些荣誉都可以从《朔城区教育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一印)查到。省级劳模的荣誉是可贵的,国家级的就尤为可贵了。武老师因此于1983年前后,家属和子女得到了“农转非”的奖励。“农转非”就是农业户口转为城市供应户口,吃国家的“供应粮”,人称“硬供户”。这在当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了不得的大事。因为有了“硬供户”的身份,就有了参加正式工作的机会,否则你一辈子就得当农民“修地球”。那时的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是十分巨大的,比如今的国家公务员和农民的差别还要大。
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武老师何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答案还得从他的教书育人的贡献中来找。
二
1979年金秋时节,朔县一中迎来了又一届高一新生,一共10个班,顺序是57班至66班。开学大约三个星期后,我因故从上一届的54班留级到66班,班主任正是大名鼎鼎的武金卫老师。
如今细推算,当时的武老师只有35岁,正是血气方刚、蓬勃向上的年纪。他的个头并不高大,大约一米六出点头,蓝衫蓝裤皱皱巴巴,头上的那顶蓝色帽子也已发出灰白的颜色,一双家做的黑条绒方口布鞋十分抢眼。倘若不是站在讲台上,和农民并无两样。然而,武老师却有一双有神而又犀利的眼睛,讲台一站,不怒而威。
66班是个普通班,基础差,底子薄,但武老师并不心灰意冷,在每次的班会上,都信心百倍地鼓励我们刻苦学习、奋起追赶,把初中耽误下的课程尽快弥补上来。为此,他要求我们每天的早自习早来半个小时,背课文,写日记,同时又要求我们晚自习迟回半小时,把当天的作业全部完成。这样一来,我们学生倒也没有什么,可武老师就比其他老师每天至少多了一个小时的付出。那时,武老师家在耿庄村,他一人在学校住单身宿舍。和他同过一个宿舍的65班班主任林德元老师在一次课外活动时和我们说:“你们武老师真辛苦哩,每天晚上给你们批改完作业都到深夜了,连脚板也顾不上洗,都黑成炭啦。”
“哈哈哈——”听了林老师的描述,我们在场的学生大笑不止。如今回想起来,就像昨天发生过的事。
武老师在教我们时,已经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了,很有经验的,其中,一个鲜明的特色是“严厉”。面对调皮捣蛋的男生,他敢于拿拳头和你说话。记得有一次,我和班里一个同学下了晚自习后与61班的一位同学因骑自行车发生了纠纷,我们两人就把人家给捶了一顿。第二天,61班的班主任马老师找到武老师讨说法。
这还了得?很快我们两人被叫到武老师的宿舍,马老师也在场。我们刚一进门,只见武老师一脸怒容地站在办公桌旁边,我们两人低着头不敢看他。“打架都打到外班啦,站好!”一语未了,武老师抹下头上的帽子朝着我们雨点般地抽打起来。
“武老师,你先别动手。要这样我就走呀。”看来马老师不喜欢武老师的这种做法。
那个时期,做家长的人见了老师总喜欢说“您可千万别拿心,兔崽子要是不听话,结结实实往里打”之类的嘱托。武老师也是真心把学生当成了他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的,因此才敢于“大打出手”的。除去女同学外,我们男生没有挨过武老师拳脚的人是很少的。当时我们并不记恨他,感觉就像被父母亲打了一样坦然;如今回想起来,倍感亲切。
那个时候,即使到了高中阶段,不少学生也忘不了玩耍,甚至是打架斗殴。就像一辆烂牛车,三天不整治就浑身吱吱扭扭作响一样,需要人来修整。说来也奇怪,那时的家长们普遍欢迎像武老师这样的敢于动手的老师。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学生比我们那时文明多了,听说武老师也随之文明起来,君子动口不动手了。然而,武老师的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至今留在我们的心中。
三
小学三年级前,我们班里的男女同学都是相互说话的,一起学习、一起唱歌、一起劳动,欢乐无比。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从四年级开始,一夜之间,男女生之间就不敢说话了,更不要说有什么往来了。即使同坐了一个桌子,桌子中间也要画上一道红线,甚至是用削铅笔刀刻出一条歪歪扭扭的深线来。其实,这种现象不仅我们班里有,全年级如此,全校如此。农村的学校是不是如此我不清楚,城里的中小学校都是这样。尽管政府和学校都没有类似的禁令,但好像成了风俗,约定俗成了起来。可叹的是,老师们也就把这种极其反常的现象视为正常,没有一个人出来纠正。
在武老师的倡导和支持下,我们在开学不久就冲破了这种不正常的新“封建”思想的束缚,66班成了一个蓬勃向上、其乐融融的班集体。一度时期,下午自习课的时候,其他班里的个别男生搬上板凳站在我们教室外的窗台前偷看。他们并无恶意,充其量不过是好奇和眼红而已。可是,不少老师、个别校领导竟然说我们66班风气不正。对此,武老师泰然置之,脸上洋溢着浓浓的春风,他的心里好像在说,到底是你们风气不正还是我们66班风气不正?咱们等着看哇。然而,直到我们毕业,也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们66班的全体同学心里清楚,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流没有什么不好,不等于早恋、不等于搞对象,更不是什么班风不正和有“流氓习气”。
这种男女生不说话、不交流、不往来的怪现象,据说在朔县一直持续到了1984年前后。现在回想起来,无疑是当时的极左思想在作怪。反过来再想,武老师敢于冲破这种极左思想的束缚,无疑是值得大加点赞的,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招一式的创新,而是思想领域方面的大胆创新,是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度吻合的思想解放。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在歌咏比赛、体育比赛、劳动竞赛等方面,总是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
据《朔城区教育志》记载,到1997年,武金卫带过的20个班级都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
四
1979年,改革的春风正在五洲四海吹拂,海外的爱情影片也冲进国内市场。记得是印度电影《流浪者》上映后不久,其插曲《拉兹之歌》和《丽达之歌》很快风靡了校园,我们邻班的几位学生成天拿着一个口琴,课余时间把这两首歌吹得震天响。与此同时,学校里也出现了追求奇装异服的现象。如今看,只要不影响学习,也不是什么问题。可武老师不这样看,他认为追求穿戴有违艰苦奋斗精神,于是严禁我们穿奇异的服装。同时也禁止我们吃零食。他经常对我们说:“当学生就得先学会吃苦哩,一天只顾了吃穿打扮,还能闹成个事情?”
武老师不仅这样教育我们,而且处处为人师表。艰苦奋斗是他的本色,拿抽烟来说,在外面抽的是最廉价的香烟,到了宿舍就换上了水烟,为的就是省钱。曾有同事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武老师可‘嗦脚’哩,从来没见过他抽过一根‘大前门’。”“大前门”是那个时期的高档香烟,武老师哪里舍得抽。
1979年,我们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后不久,武金卫老师被调到了同年级的62班担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为什么要调走我们66班的武老师,校领导说是工作需要。背地里有人传说,62班干部子弟多,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点名要学校把敢于“动手”的武金卫调来。
后来我听人说,有同事曾经劝过武老师不要去62班,理由是66班你已经调理顺溜了,去了62班还得重头来,再说62班的干部子弟多,不好管理。万一闹不好,就会把你这块劳模的牌子砸在手里。可是武老师没有犹豫,毅然去了62班。多少年后,我们有同学问过武老师这个问题,他说:“不是我和66班同学没感情,而是那年我加入共产党还不到一年,哪能不听党的调配哩?”
虽说武老师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了,但他的优良作风像种子一样留在了66班,留在了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全国劳模,他心里想的始终是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如何教好他的语文课程。除此之外两耳不闻窗外事。如果他也像部分劳模一样,肯动一点脑筋的话,在学校里捞个一官半职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对此,一些同事总是说武金卫可是个“一根筋”。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的。前几天,我重读了《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通讯后,对武老师这“一根筋”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淡迫名利、敢于奉献的广阔胸襟。
倘从虚岁说,武老师今年已经80岁了。是的,武老师的步伐不再矫健挺拔了,目光也不再有神犀利了,个头也似乎更加低矮了,然而,他的劳模精神却是历久弥新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武老师的身体依旧硬朗,骑着一辆破旧的“26型”自行车,灰蓝上衣,深蓝布裤,紫蓝单帽,似乎和40年前并没有什么两样,唯一的变化就是老多了,个头似乎比当年更加低矮了。
一
武金卫,1944年出生,朔城区耿庄村人。1964年参加工作,在朔县南街小学任教。1973年调入朔县第一中学(当时叫朔县东方红中学),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武老师半步没有离开这个学校,直到退休的那一年。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武老师是朔县的一位大名人,名就名在他是省级和国家级劳动模范:
1977年获“山西省先进工作者”,1979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班主任”,1982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1983年获“全国模范班主任”、并荣获“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二等功臣”称号,198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
这些荣誉都可以从《朔城区教育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一印)查到。省级劳模的荣誉是可贵的,国家级的就尤为可贵了。武老师因此于1983年前后,家属和子女得到了“农转非”的奖励。“农转非”就是农业户口转为城市供应户口,吃国家的“供应粮”,人称“硬供户”。这在当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了不得的大事。因为有了“硬供户”的身份,就有了参加正式工作的机会,否则你一辈子就得当农民“修地球”。那时的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是十分巨大的,比如今的国家公务员和农民的差别还要大。
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武老师何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答案还得从他的教书育人的贡献中来找。
二
1979年金秋时节,朔县一中迎来了又一届高一新生,一共10个班,顺序是57班至66班。开学大约三个星期后,我因故从上一届的54班留级到66班,班主任正是大名鼎鼎的武金卫老师。
如今细推算,当时的武老师只有35岁,正是血气方刚、蓬勃向上的年纪。他的个头并不高大,大约一米六出点头,蓝衫蓝裤皱皱巴巴,头上的那顶蓝色帽子也已发出灰白的颜色,一双家做的黑条绒方口布鞋十分抢眼。倘若不是站在讲台上,和农民并无两样。然而,武老师却有一双有神而又犀利的眼睛,讲台一站,不怒而威。
66班是个普通班,基础差,底子薄,但武老师并不心灰意冷,在每次的班会上,都信心百倍地鼓励我们刻苦学习、奋起追赶,把初中耽误下的课程尽快弥补上来。为此,他要求我们每天的早自习早来半个小时,背课文,写日记,同时又要求我们晚自习迟回半小时,把当天的作业全部完成。这样一来,我们学生倒也没有什么,可武老师就比其他老师每天至少多了一个小时的付出。那时,武老师家在耿庄村,他一人在学校住单身宿舍。和他同过一个宿舍的65班班主任林德元老师在一次课外活动时和我们说:“你们武老师真辛苦哩,每天晚上给你们批改完作业都到深夜了,连脚板也顾不上洗,都黑成炭啦。”
“哈哈哈——”听了林老师的描述,我们在场的学生大笑不止。如今回想起来,就像昨天发生过的事。
武老师在教我们时,已经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了,很有经验的,其中,一个鲜明的特色是“严厉”。面对调皮捣蛋的男生,他敢于拿拳头和你说话。记得有一次,我和班里一个同学下了晚自习后与61班的一位同学因骑自行车发生了纠纷,我们两人就把人家给捶了一顿。第二天,61班的班主任马老师找到武老师讨说法。
这还了得?很快我们两人被叫到武老师的宿舍,马老师也在场。我们刚一进门,只见武老师一脸怒容地站在办公桌旁边,我们两人低着头不敢看他。“打架都打到外班啦,站好!”一语未了,武老师抹下头上的帽子朝着我们雨点般地抽打起来。
“武老师,你先别动手。要这样我就走呀。”看来马老师不喜欢武老师的这种做法。
那个时期,做家长的人见了老师总喜欢说“您可千万别拿心,兔崽子要是不听话,结结实实往里打”之类的嘱托。武老师也是真心把学生当成了他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的,因此才敢于“大打出手”的。除去女同学外,我们男生没有挨过武老师拳脚的人是很少的。当时我们并不记恨他,感觉就像被父母亲打了一样坦然;如今回想起来,倍感亲切。
那个时候,即使到了高中阶段,不少学生也忘不了玩耍,甚至是打架斗殴。就像一辆烂牛车,三天不整治就浑身吱吱扭扭作响一样,需要人来修整。说来也奇怪,那时的家长们普遍欢迎像武老师这样的敢于动手的老师。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学生比我们那时文明多了,听说武老师也随之文明起来,君子动口不动手了。然而,武老师的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至今留在我们的心中。
三
小学三年级前,我们班里的男女同学都是相互说话的,一起学习、一起唱歌、一起劳动,欢乐无比。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从四年级开始,一夜之间,男女生之间就不敢说话了,更不要说有什么往来了。即使同坐了一个桌子,桌子中间也要画上一道红线,甚至是用削铅笔刀刻出一条歪歪扭扭的深线来。其实,这种现象不仅我们班里有,全年级如此,全校如此。农村的学校是不是如此我不清楚,城里的中小学校都是这样。尽管政府和学校都没有类似的禁令,但好像成了风俗,约定俗成了起来。可叹的是,老师们也就把这种极其反常的现象视为正常,没有一个人出来纠正。
在武老师的倡导和支持下,我们在开学不久就冲破了这种不正常的新“封建”思想的束缚,66班成了一个蓬勃向上、其乐融融的班集体。一度时期,下午自习课的时候,其他班里的个别男生搬上板凳站在我们教室外的窗台前偷看。他们并无恶意,充其量不过是好奇和眼红而已。可是,不少老师、个别校领导竟然说我们66班风气不正。对此,武老师泰然置之,脸上洋溢着浓浓的春风,他的心里好像在说,到底是你们风气不正还是我们66班风气不正?咱们等着看哇。然而,直到我们毕业,也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们66班的全体同学心里清楚,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流没有什么不好,不等于早恋、不等于搞对象,更不是什么班风不正和有“流氓习气”。
这种男女生不说话、不交流、不往来的怪现象,据说在朔县一直持续到了1984年前后。现在回想起来,无疑是当时的极左思想在作怪。反过来再想,武老师敢于冲破这种极左思想的束缚,无疑是值得大加点赞的,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招一式的创新,而是思想领域方面的大胆创新,是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度吻合的思想解放。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在歌咏比赛、体育比赛、劳动竞赛等方面,总是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
据《朔城区教育志》记载,到1997年,武金卫带过的20个班级都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
四
1979年,改革的春风正在五洲四海吹拂,海外的爱情影片也冲进国内市场。记得是印度电影《流浪者》上映后不久,其插曲《拉兹之歌》和《丽达之歌》很快风靡了校园,我们邻班的几位学生成天拿着一个口琴,课余时间把这两首歌吹得震天响。与此同时,学校里也出现了追求奇装异服的现象。如今看,只要不影响学习,也不是什么问题。可武老师不这样看,他认为追求穿戴有违艰苦奋斗精神,于是严禁我们穿奇异的服装。同时也禁止我们吃零食。他经常对我们说:“当学生就得先学会吃苦哩,一天只顾了吃穿打扮,还能闹成个事情?”
武老师不仅这样教育我们,而且处处为人师表。艰苦奋斗是他的本色,拿抽烟来说,在外面抽的是最廉价的香烟,到了宿舍就换上了水烟,为的就是省钱。曾有同事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武老师可‘嗦脚’哩,从来没见过他抽过一根‘大前门’。”“大前门”是那个时期的高档香烟,武老师哪里舍得抽。
1979年,我们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后不久,武金卫老师被调到了同年级的62班担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为什么要调走我们66班的武老师,校领导说是工作需要。背地里有人传说,62班干部子弟多,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点名要学校把敢于“动手”的武金卫调来。
后来我听人说,有同事曾经劝过武老师不要去62班,理由是66班你已经调理顺溜了,去了62班还得重头来,再说62班的干部子弟多,不好管理。万一闹不好,就会把你这块劳模的牌子砸在手里。可是武老师没有犹豫,毅然去了62班。多少年后,我们有同学问过武老师这个问题,他说:“不是我和66班同学没感情,而是那年我加入共产党还不到一年,哪能不听党的调配哩?”
虽说武老师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了,但他的优良作风像种子一样留在了66班,留在了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全国劳模,他心里想的始终是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如何教好他的语文课程。除此之外两耳不闻窗外事。如果他也像部分劳模一样,肯动一点脑筋的话,在学校里捞个一官半职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对此,一些同事总是说武金卫可是个“一根筋”。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的。前几天,我重读了《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通讯后,对武老师这“一根筋”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淡迫名利、敢于奉献的广阔胸襟。
倘从虚岁说,武老师今年已经80岁了。是的,武老师的步伐不再矫健挺拔了,目光也不再有神犀利了,个头也似乎更加低矮了,然而,他的劳模精神却是历久弥新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