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熟
文章字数:661
有几次,我在老家陪父亲赶集摆摊。四里八乡的农民将自家种的养的都拿来换钱,父亲守着自己的地摊,天南地北地搭腔,好像很熟络似的。
待人走开,我问父亲:“你认识么?”父亲疑惑不解地说:“搭个话嘛,干吗非得认识。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是近边人。”父亲平日寡言少语,一走出家门,腔调也软和了。我们戏称他这种叫“自来熟”。
相较于父亲的“自来熟”,母亲似乎更有“天赋”。她跟我在城里住时,喜欢去体育中心广场看广场舞,七十多岁的人了,站旁边看一阵,也敢走进去跟着跳。没用两周时间,她已经和菜市场的摊主们混熟。有一天她兴奋地告诉我,菜市场卖蘑菇的、卖米面油的,还有外面卖烧腊的,都是我们同县的老乡。不仅如此,她还知道卖蘑菇的老乡是靠她姐带出来做的生意,卖米面油的是一家人,儿子在本市打工,女儿在读大学……真不知道这些信息,别人怎么会跟她讲的。
“问呗,聊天呗。”母亲说。有时,我陪她到楼下散步,碰到邻居,或保洁阿姨、保安大叔,看母亲的神色,也识得不少。她的生活哲学是:“一回生,二回熟,你永远板着个面孔,人家自然也懒得理你,做人最要紧是和气。”说来惭愧,我住在这个小区超过了十年,都不及母亲认识的邻居多。
我观察,很多乡村或小城镇来的人,古道热肠好似身上的天性。像我父母,我每每告诫他们,年纪大了,要提防上当受骗,可是他们仍旧爱看热闹,爱扎堆,一副随时等着多管闲事的样子。
经验告诉我,以前的人觉得“自来熟”是像空气、阳光、雨露般自然存在的,而现在的人更多是社恐,是对“人心隔肚皮”的忧虑。有时想,像我父母这样的人,为啥处处有温度,大概还是心有善意吧。
待人走开,我问父亲:“你认识么?”父亲疑惑不解地说:“搭个话嘛,干吗非得认识。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是近边人。”父亲平日寡言少语,一走出家门,腔调也软和了。我们戏称他这种叫“自来熟”。
相较于父亲的“自来熟”,母亲似乎更有“天赋”。她跟我在城里住时,喜欢去体育中心广场看广场舞,七十多岁的人了,站旁边看一阵,也敢走进去跟着跳。没用两周时间,她已经和菜市场的摊主们混熟。有一天她兴奋地告诉我,菜市场卖蘑菇的、卖米面油的,还有外面卖烧腊的,都是我们同县的老乡。不仅如此,她还知道卖蘑菇的老乡是靠她姐带出来做的生意,卖米面油的是一家人,儿子在本市打工,女儿在读大学……真不知道这些信息,别人怎么会跟她讲的。
“问呗,聊天呗。”母亲说。有时,我陪她到楼下散步,碰到邻居,或保洁阿姨、保安大叔,看母亲的神色,也识得不少。她的生活哲学是:“一回生,二回熟,你永远板着个面孔,人家自然也懒得理你,做人最要紧是和气。”说来惭愧,我住在这个小区超过了十年,都不及母亲认识的邻居多。
我观察,很多乡村或小城镇来的人,古道热肠好似身上的天性。像我父母,我每每告诫他们,年纪大了,要提防上当受骗,可是他们仍旧爱看热闹,爱扎堆,一副随时等着多管闲事的样子。
经验告诉我,以前的人觉得“自来熟”是像空气、阳光、雨露般自然存在的,而现在的人更多是社恐,是对“人心隔肚皮”的忧虑。有时想,像我父母这样的人,为啥处处有温度,大概还是心有善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