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州民族交融文化专辑选登(五)
文章字数:4898




朔城古寺庙与弥陀殿五绝(上)
  朔州古称马邑,城垣始筑于秦,周长6900余米,面积3平方公里有奇。历经汉魏十六国北魏七八百年兵燹摧残,至北齐天保年间增高加厚重修,始称朔州。隋末刘武周先于李唐一年在此称帝,建立“大汉”国,改元“天兴”,凡四年,灭亡。唐宋辽金直至元朝末年又八百余年,因兵少城阔,不利防守,由姚伯颜不花缩筑为东南一隅,尚未完工,元亡。明洪武初年砖碹四门,二十年由薛寿督建将墙体包砖,工程始竣,即今朔州老城,占地一平方公里有奇。此城于1947年门扇被毁。1958年始大规模拆除城砖。之后西、北、东三门尽毁,仅存的南门近年得以修复。
  二十世纪上半叶,朔州老城内及四关尚存历代庙宇40余座,木结构牌楼14架,以及四大街及大营街两侧尚有众多的“一间半”式二层商铺民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城墙内外的古庙牌楼被一一拆除,所得砖瓦木料“废物利用”作了建材。从2007年开始,用了十年时间把城内古民居拆除进行了旧城改造,如今的“朔州老城”实为一座新城。历史遗存仅剩夯土城垣、崇福寺、文庙大成殿和两处民国建造的民居院落。
  笔者记忆中的朔州城古庙众多。有东西关帝庙各一,西关帝庙特别精致,山门外牌楼、乐楼(戏台)俱全;东关帝庙体量巨大,山门外尚有牌楼三座、乐楼一座,毁于1957年。龙王庙共三座,南关西关各一,体量较小。古马邑城西北隅的“老龙王庙”为巨,庙西古城墙上的风神台为元代以前遗构。此庙及乐楼和院内古槐拆毁、砍伐后作为燃料用于大炼钢铁。马神庙巷和马王庙巷因庙得名,神庙坐落在东西两街北部。另一座马王庙在东门瓮城正面。南、西、北门瓮圈内分别为火神庙、三义庙、鲁班庙,均毁于1960年之前,后人在火神庙遗址上发现过金代经幢一通。东西奶奶庙两座俱在州城南部。文昌阁三座,十字街那座近年重建,体量较古制缩小不少。另两座体量较小,一在云路巷北侧台墩之上,一在南马军巷尽头南城墙下,均小巧玲珑。东城墙上南段还有奎星阁一座,两侧建有碑亭,如今仅存照片。西街当街的鼓楼由青砖砌就,州人形容为“半截还在天里头”,足见其高大。朱衣巷南端南城墙根下的朱衣阁为明代分封朔州的乐昌王所建,清代、民国由朱元璋后裔多次维修。1937年,守城的骑二军战士在此居高临下射杀日军多人后被炮弹轰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拆除。大北街东侧的玉皇庙为金代建筑,义和团曾在此练拳,日军占领期间庙内存放有大炮多门,战马亦在此饲养。南城门内路东有酒仙庙、龙泉寺、井神庙及古井亭。北井、西井也有井神庙各一座,体量较小。五道庙有五六座,体量更小。崇福寺山门外东侧古槐之下的五道庙高不过三四米,却有寻丈之势,全部由缩微的砖瓦砌成,砖雕技艺精湛,其上古兽、花卉等高浮雕图案具体而微,栩栩如生,体现了古代工匠一丝不苟的高超技艺。若能保存到现在,或可定为省级文保单位。城内除上述古庙外,尚有南马军巷内的蔚氏家庙和明代州官王乾元的生祠,水圪桃堰巷东口的丁氏家庙等民间纪念性建筑,还有太湖石街的乐昌王府,以及城东南隅的万神洞。另有城隍庙扩建于明洪武年间,殿宇东西三列,南北五进共十多进院落,庙内明代彩塑神像威严,壁画精妙。寝宫内的彩塑“侍女”形象生动,美艳娇媚,宛若真人。其名称由侍女——四女——四妮——四姑娘——四姑姑——四仙姑,越传越远,南至代县、繁峙、宁武、神池、忻州、崞县,北至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这些地区形容美女都说娇艳妖媚如“四姑姑”,却不知其原形存在于朔州城隍庙内。“四姑姑”的泥像和诺大的庙宇毁于“文革”,旧城改造后连“城隍庙街”的地名也没有了。四座城门及城楼毁三存一,实为万幸,东城楼之中的尉迟恭神像却再也见不到了。
  朔州城内大庙文庙坐落在西北隅,上世纪五十年代将牌楼拆除,兴建了“塞北革命烈士纪念塔”,大成殿改为纪念祠。近年文庙复建,大成殿得以修复。此外,还有财神庙、文昌祠、鄂国公祠等。这些庙和东西关帝庙、酒仙庙、玉皇庙等都有附属建筑牌楼和乐楼,无不凝聚着历代官民的财力物力、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更是“工匠精神”的结晶。
  东关大庙首推坐东朝西的三官庙,为元代巨制,山门外有牌楼,楼西高台阶下的戏台为朔县境内最大、最复杂、最精致的乐楼,1965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因建恢河大桥缺少木质水泥模板而拆除,目前仅存的几块琉璃脊砖保存在朔城区文管所。三官庙迤北依次尚有白衣大士庵(观音寺)、十王庙、雷神庙、虸蚄庙(刘将军庙)。再往北还有俗名“黑脸堂”的破庙,据说是供奉尉迟恭的祠堂,原址在今朔州日报社附近。
  一出南城门有过街阁儿,其上塑像是极罕见的“金脸关公”。迤南离阁儿约100米当街有玲珑剔透的“刘氏牌楼”,其体量及壮观程度略逊于西关当街的“牛氏牌楼”。牌楼之南是“黑虎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作为南关小学校址。黑虎庙之南有大庙护国寺,俗称宝合寺。此庙四进院落,在抗战期间成为地下交通情报站,八路军、三十五军、骑二军的便衣谍报和采购人员往往落脚于寺内吃住。日军晚上不敢出城,抗日军民在此活动很方便,白天一有风吹草动,我方人员可顺恢河河沟安全撤退。后来庙院做了家畜居宰场。如今的护国寺是在原址上重建的水泥建筑,占地面积及工艺水平与之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
  上述庙宇除了崇福寺、护国寺和文庙大成殿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不复存在了。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崇福寺。
  崇福寺在朔州城内东大街北侧,坐北向南,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82米,总面积为36000平方米。寺宇前后五进院落,主要建筑十座。从前至后有山门、金刚殿、钟鼓二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堂、三宝殿、弥陀殿、观音殿。弥陀殿最大,雄冠全寺,位居寺区中轴线后部。寺区地势平坦,红墙绿瓦格外优雅,敦实巨大的体量显得雄伟壮观,给人以佛刹胜地之感。
  《朔州志》载,崇福寺辽代称“林衙院”,后改建为“林衙寺”。“林衙古刹”为明代“朔州八景”之首。今人孙莱芙先生考证,辽代朔州之“林衙院”实为“林牙院”,是州节度使之衙门。
  崇福寺的前身是“林牙寺”,“林牙寺”前身又是什么?旧《朔州志》载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唐鄂国公尉迟敬德卒于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七年后创建于故乡朔州鄯阳的这座纪念性建筑,应该是“鄂国公祠”或“鄂国公庙”。唐之后,经过五代十国、宋辽战争种种乱世,鄂国公祠或庙被毁,于是辽人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官衙。至统和年间(983—1012),其地屡观“灵光”,居人不安,故而改为僧舍,人们仍名曰“林牙院”或“林牙寺”。
  “林牙寺”在金代扩建,皇统三年(1143)金熙宗敕命开国侯翟昭度在大雄宝殿后面特建弥陀殿七楹,内奉“西方三圣”,成为一座净土宗的佛刹。天德二年(1150)赐额“崇福禅寺”。现存弥陀殿无论外观形状、营造手法,还是土木结构、殿顶脊饰和瓦件、殿内塑像和壁画等皆属金代原作,是我国建筑史和美术史上的珍贵之作。
  人们于弥陀殿内发现有年款的金代题记共有九则,时间从1143年直至1213年,记载了官员、处士、僧侣、工匠等共25位男女人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殿顶琉璃脊刹内刻有琉璃匠首武春等六人姓名,以及琉璃件制作年月日。两梢间平梁叉手上题“维皇统七年……安,双虎记笔”,是安装大木构架时匠师或施工维那所书。另有两梢间枋下彩色题记“张才、聂公正、张福来……德贰年捌十九日为记”,以及两梢间“贞元元年”等题记,均为施工后期油饰彩绘时匠师的笔迹。
  这些题记清楚地说明:弥陀殿始建于1143年,1146年烧造琉璃脊兽,1147年安装殿宇上部梁架,1150—1153年油饰彩绘,施工期长达十年之久,真可谓“十年余资,告成厥功”。其间,由于设计者的精巧构思,主持者的辛勤操劳和匠师们的高超技术互相结合,从而创造出如此宏伟的杰作。
  此外,金代在扩建弥陀殿时还在殿北建有观音殿五楹,其台基、月台与弥陀殿交错垒砌,殿宇结构、形制和工艺手法,金建无疑。元代浙江无一宝公禅师来居于寺。朝廷特颁《大藏经》一部纳于藏经阁,并创建瑞云堂三楹,时在1321—1333年间。1354年无一之徒量公禅师施财重修寺院。
  明初,此寺曾被占为粮仓。洪武十六年(1383)五月将囤粮搬出,重新修缮。洪武二十年(1387)重新装塑佛像,重油殿门。成化年间(1465—1487),又兴工修缮,残者葺补,毁者重建,剥蚀者粉饰。明朝二百七十七年中续修续建代不乏人,寺内现存千佛阁、文殊堂、地藏堂和钟鼓二楼,均为明代遗构。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补修弥陀殿格扇棂花,雍正版《朔州志》载,崇福寺基址极大,规模极宏,占地一百二十亩,有大殿七间,东西禅房六间,观音殿在大殿后,中牌坊一座,三宝殿五间,东地藏殿五间,西文殊殿五间,千佛阁三间,钟鼓楼各一,金刚殿五间,山门三间,并有东六院、西六院。乾隆年间又于山门外两旁建香房、木店及铺房凡三所。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光绪十年,弥陀殿西北角梁架斗拱倾斜严重,找不到巨木更换,只好拆除北大街上破败的广福钟楼,选用钟楼旧大木数十条进行维修。清末民初,寺侧禅院及木店、铺房被不良寺僧典卖一空,仅留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民国以来,寺院成了附近商店和居民倾倒垃圾的场所。新中国成立以来,1954年翻修了观音殿,1958年和1962年又先后维修了二三进院内主殿。1965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藉此躲过了“文革”的摧残。1988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弥陀殿实施了落架大修。经过三年的维护修缮,修旧如旧,从而保存了金代建筑的原貌和原构。
  我国现存宋辽金木结构建筑尚有一百余座,弥陀殿长42米、宽24米、高21米,巍峨壮观,鹤立鸡群,是辽金三大佛殿之一(另两座一是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一是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殿)。整个建筑完整地保存了金代原建之物,被专家称为“金代艺术宝库”。其中更有所谓“五绝”,以下分而述之。
  格扇棂花
  弥陀殿殿身面宽7间,其中明、次、梢共5间,各有4扇格扇、2种图案。图案富丽,雕工精细。以其图案形状而论,明、次、梢间各不相同,格扇和横批相异,共有15种之多,前所未有,后亦难见。
  明间格扇棂花是以“三交六斜”棂条组成图案,有“龟纹”“胡玛瑙纹”“挑白毬纹”“四直毬纹”等透空花纹,刻工纤细,繁复精致,剔透玲珑。其工艺之佳,堪称炉火纯青。
  两次间棂花为“四斜毬纹”和“四直毬纹”交错叠构,各种花饰皆为透空镂刻,样式与前皆异。横批两边为“四斜毬纹破瓣出双线”,线角通达,毬纹疏朗,刻工简洁而圆润。
  两梢间格扇棂花截然不同,东梢间为“四交八斜”图案,棂条花饰简洁透空。西梢间为两种“四斜毬纹”,结成六角形图案,繁杂剔透,精密规整。横批各有五方,有“挑白毬纹”和柿蒂形“四斜毬纹”,格调古雅,和谐统一。
  弥陀殿格扇,反映了宋金时期建筑匠师在艺术追求和审美意识方面的卓越成就。从格扇的规格、形制到棂花、格眼的设计、雕镂,都大大超出了《营造法式》规定的范围。弥陀殿幸存的金代格扇,填补了我国宋金时期格扇实物的空白,丰富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有关装饰方面的内容,其图案之瑰丽,工艺之精湛,设计之巧妙堪称海内外孤例。
  彩塑
  弥陀殿“凹”字形佛坛上共有彩绘泥塑九尊一字形布列,皆为金代原作。正中为阿弥陀佛,东侧为观世音菩萨,西侧为大势至菩萨。佛学上称之为“西方三圣”。主像两侧塑有胁侍菩萨四躯,前隅两侧各有一尊护法金刚雄峙。
  阿弥陀佛金身塑像气质高雅,头上螺髻致密,两耳垂肩。身披袈裟,宽胸高凸,腹部收回,身躯持重而稳健,面相丰盈,端庄而慈祥。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像周身金饰,富丽持重,花冠精致,面相俊秀,神态自若。身披袈裟,袒胸露腹。项披璎珞,腕戴镯饰。二菩萨像比例适度,身躯健美,肌肉丰润,衣饰流畅,神情清雅而娴静,给人以秀丽、诚挚、慈悲、善良的美感。主像两侧塑四躯胁侍菩萨侧身侍立,身式微曲,头戴花冠,袒胸露腹,飘带缠绕,璎珞奇异,云牌华美,披帛精致。面相俏丽俊雅,肌肤丰润光滑。各像举止恭谨,眼神下视,呈微笑之意,表现出善良而虔诚的女性神姿。
  护法金刚高5米有余,伫立于坛前两侧,头戴武冠,身披铠甲,肌肉隆起,横眉怒目,神情专注,呈现出英武、沉稳的神态。
  纵观弥陀殿佛教造像,造型端庄,比例适度,塑工纯熟,衣饰精致,艺术价值极高。充分体现了八百七十多年前金代雕塑工匠高超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虔诚专注的精神境界,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故而艺术表现颇具魅力。
  李柱
  转自《朔州文博》2023年第3期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