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民族交融文化专辑选登(五)
文章字数:4501
朔城古寺庙与弥陀殿五绝(下)
背光
弥陀殿三尊主像身后的背光高达12—13.2米,堪称巨作。背光用木骨作支撑,再用铁丝绑上荆条,而后再敷泥绘彩。所用铁丝粗细匀称,可见当初工艺之先进。高大的背光质薄如扇,上面布满悬塑的卷云纹饰,色彩以青绿为主,用白粉勾勒花边,雅丽醒目,细致至极。背光周沿悬塑火焰纹样,用朱砂敷彩,红暖如炽,与大面积青绿卷云色调形成了强烈的冷暖对比,卷云纹类似“缠枝”和“卷草”纹样,连绵不断四面扩展,曲线柔美,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塑工之巧技堪称炉火纯青。在阿弥陀佛背光上又加塑十几朵流云,云朵上各置小型彩塑一躯,有佛像一尊,飞天两尊。另有乐伎像十二躯,手持面锣、琵琶、小鼓、笙箫等乐器,均作弹奏状。乐伎身式修长、衣饰洒脱,面相秀润而天真。背光上半部当心佛像下设一圆光,原来镶有铜镜一面,可惜在抗日战争中被盗出国外,至今未归。
胁侍菩萨背光玲珑剔透,透空部分深沉幽暗,更突出了菩萨潇洒俊丽的艺术美感。金刚背光简练,周沿饰以火焰光环,无繁杂之感,却增魁武之威。
九尊佛像之背光或繁或简,主次有别,无论绑扎、敷泥还是彩绘,均设计奇巧,施工精堪,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了金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高深的艺术修养,完全不输当代,其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和工匠精神值得时人借鉴。
壁画
弥陀殿内现存壁画321.02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金代原作,历时八百余年,依然如故。东西两壁共计留存有金代高大的佛像五尊(原为六尊)。佛像身披袈裟,袒胸露腹,结跏趺坐于仰莲法座之上,作说法印等,是壁画的主体。每尊佛像两侧各画胁侍菩萨一尊,造形或正视,或侧身,或捧经卷,或持莲花、牡丹,或端宝盘、宝瓶,或执花卉、珊瑚,或捧博山炉等。装束极为富丽,花冠高竖,披帛伏肩,裳裙裹体,飘带缠绕于周身。佛和菩萨身后皆有火焰形背光。
五尊主佛头部两侧各画有佛坛及小佛像和飞天,小佛似在听释迦牟尼讲经,飞天与祥云交织在一起,周身飘带为饰,手中各捧法器,或仰视,或俯视,或眺望呼应,变化多端,无一雷同。
南壁东尽间画佛像和菩萨六尊,皆坐于莲台之上。下列三尊为妙吉祥、除盖障、地藏王三菩萨,造型风格、衣着装饰与佛坛上彩绘泥塑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像几无差异。上列三尊为明代补绘,造型风韵略逊一筹。
西尽间南壁画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坐像,高达4.68米。其下隅西侧为吉祥天女合掌而立,身旁有白象演化的护法神;下隅东侧为婆薮天,银发白须,持杖躬身,手下有青猪演化的护法神为侍。观世音像为十六面,面相圆润慈祥。手执日月、剑戟、锡杖、胡瓶等法器、宝物。众多的手臂形成一个庞大的圆形扇面,构思巧妙,条理井然,脉络相连,耐人寻味。
弥陀殿壁画在遍涂粉底的泥墙上,采用重彩平涂、沥粉贴金的方法。先在墨稿上依次用石绿、石青、赭石、朱砂等着色,之后再勾勒一次墨线或添加了颜料的墨线,长达数米的线条粗细适度,浓淡均匀,无顿接败笔之迹,可见画工笔力之劲健、功力之深厚。四壁图像中凡有腕镯、法器、花冠、飘带、璎珞等物,其上又施以沥粉贴金,使画面更加金碧辉煌、富丽多彩。
纵观弥陀殿壁画,堪称承袭唐画风韵的优秀作品,弥足珍贵。
琉璃
弥陀殿单檐九脊歇山式。殿顶大部分用灰陶筒板瓦覆盖,用琉璃瓦当、滴水剪边。九条脊由瓦条垒砌,为辽金建筑一大特色。正脊尽头的两座鸱吻高达3.2米,分别由多块琉璃塑形空心砖组合垒砌而成。龙身色彩一黄一绿,正背各异,造形大同小异略有变化。吞口大张,吐舌露牙,犄角高耸,怒目圆睁,鬣毛鬈曲,大有飞动之势。最令人称奇的是“S”形的龙尾附着在夸张放大的后肢之上,无论从正背哪一面观赏,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都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效果,使人误以为尾部偏后伸向远方,足见金代雕塑大匠绝妙的艺术构思和卓越的表现手法。盘曲的龙身空档部分塑以朵朵祥云,或绿或黄,既与龙身颜色区分,形成黑白反差对比,又巧妙地使整个鸱吻形成整体一块。在龙尾与后肢之间各留出一个纺棰形的露天空间,更增添了鳞片渐次变小的尾部伸向虚空的意境,真是一个绝妙的设计。
弥陀殿琉璃脊刹置瓦楼在正脊正中,楼顶为黄色宝瓶,瓶上置绿色宝珠一颗。瓦楼正背两面各塑顶盔贯甲的神将一尊,身高1.5米,赤脚站立在云头之上,通高1.88米。将军双手抱拳,飘带盘绕于身后,姿态雄健,怒目威严。最引人注目的是正脊上站立的两躯武士,躯体魁梧,刚劲有力,立眉竖目,挺胸昂首,曲臂攥拳。双脚岔开,前弓后蹬,大有职守用武之势,通高均为1.03米,若取站姿,或比正中将军还要略高一些,其造型之大,塑技之佳,为我国古代琉璃人物塑之首。
除此之外,殿顶脊上尚有垂兽、戗兽、角兽共十四个,翼角人物脊饰八个,还有四檐众多的瓦当、滴水,多为金代原物。在琉璃脊刹内侧发现有制作工匠刻划的铭文:“代州崞县琉璃术首武春男,解府进士武口思,小处士刘九鼎、刘夫才、口丁成、口大才、贾纯仙、口大伦故纪,时皇统六年七月卅日。”确切的烧造纪年和琉璃匠师的姓名,更显得这批琉璃脊饰弥足珍贵。
我国各地遗存至今的历代古建筑数量不少,尤以山西为最,其中元朝以前占全国的百分之七十。这些凝结了历代官吏、平民、僧侣、匠师心血汗水的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朔州城关众多的古寺庙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大多不复存在了,唯独崇福寺遗世独立硕果仅存。究其原因,一是体量巨硕,拆毁不易,既耗时又费力。更主要的是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认识到此庙是境内古建筑的精华,是前人留给朔州的一宝,历朝历代都采取过维修保护措施。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曾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以崇福寺为例,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弥陀殿诸多细节上看,无不体现了金代工匠苦心孤诣、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耗时十年方成传世巨构。绝非“短平快”“多快好省”的“桥塌塌”或“楼歪歪”式的豆腐渣工程。大殿是用易腐朽易风化的砖木土石材料建成的,却可与欧洲同时代纯用石材建造的教堂一较高下,一比天年。
观赏弥陀殿15种美轮美奂的木雕棂花,可以想见800余年前的木匠成年累月地锯、刨、凿、雕那些数量巨大、花样繁多的小木构件,要做到大小一致、尺寸精确、严丝合缝,需要的是专业、专注、不疾不徐的耐心和毅力,更要有一丝不苟、独当一面的精湛技艺和熟能生巧的妙手仁心,最终积少成多、聚散为整、组装成大面积的众多窗扇,供一代又一代的香客和民众品味观瞻。殿内九尊巨型彩塑,从制作木架到绑缚草绳,再依次敷抹麦秸泥、麦糠泥、棉花泥。然后砑光、断白,最后用石质颜料敷彩,用金箔贴面,用沥粉贴金,这一系列的工艺过程必须按照当时颁布的《营造法式》工艺流程,按部就班地依次操作实施。其中用材必须精挑细选,而后再精心炮制,不可用替代物,更不能偷工减料。这些流程属于工艺范畴,更重要的是艺术创造,首重造形设计,众多造像或站或立、或俯或仰、或男或女,身体比例、解剖结构、衣纹头饰、璎珞铠甲,所有细节早已是大匠师傅意中的“成竹”。估计当年或由负责主持塑像的大师傅预先塑成小样,先期由官员或佛教高僧或出资人甚至朝廷审核定夺之后,方才放大样正式开始制作。整个工艺过程既是体力劳动,更是用心用脑的艺术创作。要求参与塑造的匠人既有精湛的技艺,又能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师徒配合,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展示专业操作技能和艺术想象。他们既自信,又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更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全程追求卓越。对手中的活儿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长期坚守着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既承接汉唐以来已有的技艺传统,又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最终成就了这一堂佛教造像巨型创作,使如今的我们依然叹为观止。假使八百年前的塑像大师能生于当代,笔者以为他们完全有资格在当今的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工匠技师既恪守传统,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以弥陀殿壁画为例,佛陀的面相丰盈,却较唐时微短,而现宋金时期圆润之式,呈端庄而慈祥的神态。由于金朝的统治者是女真族,生活中游牧习气尚未脱净,在当时男性蓄发留胡子习惯未改。这一现象真切地反映在壁画上就是佛和菩萨嘴唇上下都画有胡子,这种画法未见于以前或之后,却藉此曲折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俗。画人难画手,千手千眼观世音壁画造像上有无数手掌手臂,繁复的手形绝少雷同,却能秩序井然,法度森严,即使在敦煌壁画中也未见如此壮观。这一堂壁画在七百年后被照搬临摹到了大同华严寺大殿墙壁上,足见其艺术生命力的旺盛,堪称后人师法的经典。
殿顶脊上巨大的琉璃作品前文已述,匠首武春南在泥坯入窑烧造前特意郑重地刻下自己的名讳,透露出以他为首的塑形烧造团队对手艺的自信、对作品的自豪。这群人技艺精湛能独当一面,他们生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专业专一专心专注,一辈子干好一件事,至老不改初衷,甚至数代不改身份。刻勒名讳体现了他们对自己的绝活是负责任的,对工作是有使命感的。作品即人品,果不其然,千载之下,当我们凝视大殿顶上这些金碧辉煌的巨构时,仍会由衷地赞叹,还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和温度,想见他们的工作情景和艺术情操。
金朝是一个与南宋并存的朝代,它的诸多成就让今人产生很多联想。在此不谈佛像背光表面呈现出的艺术美感,单说绑扎荆条的铁丝是怎么制成的?直径有如高梁粒的铁丝,粗细均匀、连绵修长、柔韧且极有强度,与现在的冷拔丝无异,很难想象当初的铁匠是采用何种工艺生产出来的,这是一个科学谜团。八九百年前的辽金时代,绝非常人想象中那么落后,至今矗立在朔州大地上的释迦木塔和弥陀大殿,就是最好的实证,这两处国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更是工匠精神的结晶,最值得我们向世人夸耀。
弥陀殿落架大修,于1986年列入国家计划,1988年开工,1991年工程告竣,历时三年。古建筑修缮保护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性技术,不仅涉及到建筑的文物价值和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还涉及到古代塑像、壁画、琉璃、雕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保护技术,方法千差万别。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牵头,调集全省各地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能工巧匠组成的团队。他们胸怀虔诚的敬畏之心,精心勘察研究设计,制定了科学严谨的修缮方案。施工方法共分十个步骤,先行加固了殿内塑像,支搭了防雨棚,然后拆卸脊兽瓦件,在揭取壁画的同时加工复制需要更换的砖瓦、琉璃和木构件,拆卸梁架检查加固构件,腐朽断裂者如式用新材料加工替换,而后再重新安装架木及瓦顶,最后油饰断白,安装修饰壁画,拆除保护框架后方称完工。
当代的专家技师、能工巧匠怀着责任感、使命感,秉承传统,以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精雕细琢、永不言败、务求完美,以精湛的技艺创造了优质的工程,最终使大殿重光、古刹生辉、国宝传承。工匠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尚工巧”“技进乎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工匠们严谨认真、专注耐心、不断改善工艺、雕琢产品、追求极致的优良传统,必将在蒸蒸日上的华夏大地上更加发扬光大,一定会产生更多具有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的能工巧匠,为中华巨龙腾飞于寰宇,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创立下更多的丰功伟业,造福当代,荫及子孙。
李柱
转自《朔州文博》2023年第3期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