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州民族交融文化专辑选登(十一)
文章字数:3196

英雄本色侠义情怀——走进旧广武城(上)
  山阴县有两座广武城,它们像孪生兄弟,相互牵手,齐聚县西南四十公里雁门关外勾注山下的广武镇。二城雄踞关口,南接长城,敌楼对峙,烽燧相望,进可攻,退可守,为古代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前沿阵地,更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相互战争的重要据点,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碰撞交融的重要通道。
  新旧广武城与明山阴段长城为邻,一直与战争相关。正如《两镇三关志》所载:“广武当朔州、马邑大川之冲,忻代崞峙诸郡县之要,凡敌由大同左右卫入,势当首犯。”
  闲言碎语话广武
  在走进旧广武城之前,有必要说说“广武”以及宋辽划界。
  “广武”一词,定义纷杂。字面意思,“广”为“大”“广大”义;“武”为“武力”“用武”“止戈”义。止戈为武,渴望和平,才是“广武”之本义。广武一语,词性豪迈,侠柔并举。对于地名而言,更是被北京、四川、甘肃、陕西、河南等地领用。就山西而言,勾注山南北之“广武”更是独领风骚。
  乾隆《直隶代州志》载:“广武故城,州西十五里,前汉置广武县属太原;后汉、晋、北魏胥属雁门。隋开皇十八年,改县为雁门。”
  《隋志》载:雁门故郡在“后周置肆州,开皇五年改代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置雁门,治雁门县。”
  《括地志》载:“广武故城在雁门县勾注山南四十五里。”
  《通典》载“:广武故城在雁门县西南。”
  《明一统志》载:广武故城“在代州西一十五里。”
  《图经》载:广武故城“在勾注陉口之南,即汉械系娄敬地,后魏移置上馆城。”
  以上为勾注山南之广武,也即今代县广武古城。
  而对于山北旧广武城的建置年代,众说纷纭。但基本的观点是“辽金”所置。辽金之前是否存在,这里不作考证。“辽金”所指,实为模糊。一个城池的设置,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朝代的说法。此为笼统之言。既出自“辽”,何必言“金”?既出自“金”,又何必说“辽”?基于此“混合”之说,我想大概是缘于“辽金”同期,可为何又不言及宋朝呢?而更有人言之凿凿:“据史书所载”,亦或“据辽史所载”,大抵没有具体所指。查辽史,断无旧广武城之片言只语。旧广武城建于辽代,没有史书支撑;至于“金广武城”之说,有《金·地理志》为证,其言“(金)贞祐三年(1215)七月,割朔州之广武隶代州。”此言,也只是说贞祐三年时,广武城属地由朔州改隶代州,非言金所置。
  对于以上困惑,史学界人士和当地学者,皆言:金广武县于贞祐三年隶属代州,由此确认“金广武城”之来历;又言辽广武城来源于现旧广武城裸露的夯土之形制为辽代。二说并用,才有旧广武城建于辽金之说。此说究竟有多少理由能经得起历史拷问,我们静候“权威”观点出现!
  近日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余蔚所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一书,得“金广武县”建置之说,不妨“拿来”,也许对我们了解旧广武城的过往有所帮助。
  余蔚教授的观点是:广武县,贞祐二年(1124)置,贞祐三年(1125)割隶代州,治今山西朔州市东南65里南榆林乡旧广武。同时言:“按广武始置不见载,应是其建置较迟,已近金末之故。考西京路所属,曾于贞祐二年大举升置政区,升大同怀仁县为云州,升弘州阳门镇为阳门县,升朔州马邑县为固州,升应州山阴县为忠州、浑源县为浑源州。广武之置,亦应在此年也。”同时,引用了《纪要》卷44《山西六》“大同府·广武城”条:“广武城,《志》云:在(马邑)县南八十里,盖与代州接界,今广武驿以此名。”又称:“《志》云:县城东南五十里雁门关下有广武驿。”今朔州东南之旧广武是也。
  对于余教授所言“治今山西朔州市东南65里南榆林乡旧广武。”应该是治今山西朔州市东南65里张家庄乡(现广武镇)旧广武。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朝代,起于907年耶律阿保机“契丹可汗”,止于1125年被金所灭。共传9帝,享国218年。
  金是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的朝代,起于1115年,止于1234年被蒙古所灭。共传10帝,享国119年。
  宋是汉族建立的朝代,分北宋、南宋两个时段。起于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帝位,止于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灭亡。宋朝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共历18帝,享国319年。
  辽、宋共享年代是从960年到1125年,是两朝恩怨“纠结”期。期间又夹杂了个北方女真族人完颜阿骨打,既看不惯契丹人的“彪悍跋扈”,又看不起赵王室的“软弱无能”,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市的阿城区)急匆匆建了个大金王朝,建元“收国”。这大金国雷厉风行,先灭辽,后灭宋,把两个本来就“剑拔弩张”的敌对国,搞得懵圈了。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辽宋纷争,缘于后晋石敬瑭的“儿皇”梦。公元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繁荣一时的唐帝国灭亡,朱温建梁,史称“后梁”。“后梁”建国时,原唐朝各大藩镇纷纷割据自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纷至沓来,中原王朝进入了“五代”混乱期。此时的契丹族,还在“可汗”耶律阿保机的统领之下。直到公元916年,契丹族定都临潢,建立了自己的辽王朝。
  经过十多年的征伐,辽国向东征服了松花江流域的渤海国,向西扩展到阴山以西,北界远到黑龙江,南界则以长城为界,到公元926年,成为当时疆域庞大,最有实力的帝国之一。
  又过了一个十年的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叛乱,想自立为帝,向辽国求援,并以长城以南的“燕云十六州”为酬,贿赂辽国。耶律德光欣然出兵,帮助石敬瑭击败后唐,并扶持石敬瑭为中原皇帝,改国号为“后晋”。
  石敬瑭“十六州”的割让,使中原北大门完全失守,辽国疆域逐渐向内地渗入。导致中原诸王朝与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燕云十六州”之争。首当其冲的是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北伐战争,劲取瀛、莫二州,收复盖津、瓦桥、高阳三关。其次是宋太祖赵匡胤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战。太祖时,宋军曾三次发起对辽国的进攻,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使辽宋围绕着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纠缠不断。这种格局,直到“澶渊之盟”后,才得以结束。
  澶渊之盟和瓦桥关事件公元1004年,萧太后与耶律隆绪再次大举南侵,兵锋直抵澶州,宋朝举国震惊。当时的宰相王钦若提议迁都金陵,大臣寇准主张亲征,奈何真宗与众大臣意在讲和。萧太后意欲宋朝“归还”周世宗柴荣收回的瀛、莫二州和盖津、瓦桥、高阳三关土地,遭到宋朝拒绝。最终宋辽两国以宋朝每年赠予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条件,达成和议,两国维持边界线不变,这便是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后的仁宗庆历二年(1042),辽趁西夏元昊叛宋,宋朝自顾不暇之际,遂提出索取瓦桥关以南十县的土地,再次遭到宋朝拒绝,但达成宋每年增加契丹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的和议。
  澶渊之盟和瓦桥关事件后,最终迫使宋朝每年送辽“岁币银”达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辽宋形成一个相对平稳的和平时期。辽宋双方的划界问题,成了常态。
  熙宁和议和宋辽划界
  熙宁五年(1072)八月,辽国越过作为两国边界拒马河,并遣使入宋,要求重新勘定边界;熙宁七年(1074)三月,辽主耶律洪基要求宋朝拆除蔚、应、朔三州的堡垒和驿站,以分水岭为界。
  蔚、应、朔三州之分水岭,大抵在今天恒山山脉一线,此线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分水错综复杂,而应、朔二州之勾注山一带,更是“山形勾转,水势注流”,以分水岭为界没有一个明确的形迹。
  熙宁八年(1075)三月,辽使萧禧又来索取河东黄嵬山地,要求重新划界。宋朝着韩缜与箫禧商议,并派沈括查阅疆土档案,之前的疆界是以古长城(北齐)为界,与黄嵬山相去30余里。经过六次会谈,终于按神宗的意思谈妥了边界争执。七月,神宗下诏:“国家与契丹通和年深,终不欲以疆场细故有伤欢好大体。既许以治平年盖铺处旧址修盖,勿从和会,即更不论有无照证。”
  至此,宋辽以黄嵬山(今山西原平县崞阳镇西南)北麓为界,宋割河东700里疆域于辽。大致把该地区古长城以北的地方全部割让给了辽国。辽的疆域,实际已从古长城南移30余里。
  宋辽划界,把辽之代北与宋之河东之间狭窄不连续的缓冲区(禁耕地带),都完全划清,其精确程度已达到先应用分水岭,后运用界壕边墙,树立界碑的程度。
  王茂盛
  转自《朔州文博》2023年第3期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