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近朔城粽子包起来
文章字数:914
本报讯(记者武跃林)端午节将至,浓浓的粽香在大街小巷中弥漫开来,香甜软糯的粽子又成了百姓餐桌上的首选。
“端午节这天,全家老幼齐上阵包粽子是我们家的老传统了,如今虽然超市出售各种品牌各种口味的粽子,但我们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包粽子,这才有过端午的味儿,这不我今天专门过来挑选食材。”6月19日家住朔州日报家属楼的李宝花如是说。
在菜市场,记者看到成捆的新鲜粽叶摆放在摊位的显眼处,前来购买糯米、红枣、蜜枣、黑米、粽叶的顾客络绎不绝。
市民乔爱莲50出头,也是每年都亲自动手包粽子。她告诉记者,自己包的粽子味道香甜、干净卫生、馅多个儿大,也适合家人的口味,相比于购买现成的速冻粽子,她更愿意“麻烦”些自己包。乔爱莲说,她从小就跟着长辈学包粽子,从选购粽叶、原料,到亲手包制、蒸煮,每一道工序都很精细。几十年过去了,发现包粽子也是一种乐趣。“包粽子可不是件容易事,无论从选料到制作工艺都十分讲究。包粽子前将泡好的糯米、洗好的粽叶和红枣准备好。粽子要包得见棱见角才好看,而且要不散包、不漏米,把绳子捆扎得要牢固。这些事情看起来简单,也需要掌握一定技艺,否则粽子蒸出来就漏馅、散架了。”包粽子时,乔爱莲的小孙女尽管只有6岁,也是跃跃欲试,一会儿拿粽叶,一会儿拿红枣,吵着嚷着要包粽子。包好后,还催促奶奶快去煮她包好的粽子,她已经等不及要品尝了。
过去自己动手包粽子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人,如今不少年轻人也来买食材“凑热闹”,感受节日气氛、厚植家国情怀。
“自从有了小孩后,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自己动手包粽子,觉得这样才有节日的气氛。更重要的,自己动手包粽子也是传承端午文化和习俗的重要内容。想让女儿从小耳濡目染,把这些传统习俗传承下去。”30多岁的张霞如是说。
“过节嘛,只有自己动手,才会有气氛。如果只为省事,从超市买几个粽子,也没啥意思,没那个红火劲儿。还有自己包的粽子用料实在,没有添加剂、防腐剂吃着也放心,用来送亲朋好友更显情意。”在市直机关工作的邓丽快言快语道。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既是享受亲情的好机会,也是传承端午文化和习俗的重要过程。边包粽子边聊天,节日的情趣、生活的温馨就从粽香中弥散开来。让我们都把端午的粽子包起来!”非遗传承人李秀兰如是说。
“端午节这天,全家老幼齐上阵包粽子是我们家的老传统了,如今虽然超市出售各种品牌各种口味的粽子,但我们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包粽子,这才有过端午的味儿,这不我今天专门过来挑选食材。”6月19日家住朔州日报家属楼的李宝花如是说。
在菜市场,记者看到成捆的新鲜粽叶摆放在摊位的显眼处,前来购买糯米、红枣、蜜枣、黑米、粽叶的顾客络绎不绝。
市民乔爱莲50出头,也是每年都亲自动手包粽子。她告诉记者,自己包的粽子味道香甜、干净卫生、馅多个儿大,也适合家人的口味,相比于购买现成的速冻粽子,她更愿意“麻烦”些自己包。乔爱莲说,她从小就跟着长辈学包粽子,从选购粽叶、原料,到亲手包制、蒸煮,每一道工序都很精细。几十年过去了,发现包粽子也是一种乐趣。“包粽子可不是件容易事,无论从选料到制作工艺都十分讲究。包粽子前将泡好的糯米、洗好的粽叶和红枣准备好。粽子要包得见棱见角才好看,而且要不散包、不漏米,把绳子捆扎得要牢固。这些事情看起来简单,也需要掌握一定技艺,否则粽子蒸出来就漏馅、散架了。”包粽子时,乔爱莲的小孙女尽管只有6岁,也是跃跃欲试,一会儿拿粽叶,一会儿拿红枣,吵着嚷着要包粽子。包好后,还催促奶奶快去煮她包好的粽子,她已经等不及要品尝了。
过去自己动手包粽子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人,如今不少年轻人也来买食材“凑热闹”,感受节日气氛、厚植家国情怀。
“自从有了小孩后,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自己动手包粽子,觉得这样才有节日的气氛。更重要的,自己动手包粽子也是传承端午文化和习俗的重要内容。想让女儿从小耳濡目染,把这些传统习俗传承下去。”30多岁的张霞如是说。
“过节嘛,只有自己动手,才会有气氛。如果只为省事,从超市买几个粽子,也没啥意思,没那个红火劲儿。还有自己包的粽子用料实在,没有添加剂、防腐剂吃着也放心,用来送亲朋好友更显情意。”在市直机关工作的邓丽快言快语道。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既是享受亲情的好机会,也是传承端午文化和习俗的重要过程。边包粽子边聊天,节日的情趣、生活的温馨就从粽香中弥散开来。让我们都把端午的粽子包起来!”非遗传承人李秀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