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擦亮“朔州”城市品牌
文章字数:2211






2023年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破题之年,也是旅游业经历三年疫情之后的复苏振兴之年。“五一”假期以来,群众的旅游热情持续释放,折射出文旅经济强大韧性和内需活力。在全市旅游文化季启动以来,各县(市、区)更是挖掘党地文化、融合文化旅游、塑造城市品牌、举办系列活动、推出惠民举措,扩大旅游消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激活市场潜力。
挖掘地域文化助推文旅融合
有龙凤之乡、宰相故里美誉的应县,历史上名人辈出。佛教文化、古建文化、辽金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和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塔内秘藏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有韵味、有格调、有温度、有内涵的县城。
“五一”假期,应县开展了文创剧目、非遗精品剧目表演,举办了“2023应县潮生活晋是宝非遗购物节”等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进一步感知应县的历史文化底蕴。木塔景区共吸引入园游客42634人次,门票收入131.9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时,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古建文化、红色记忆、长城遗址、自然山水康养、生态田园休闲5条旅游线路,发展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打造了以自然山水康养为代表的下马峪乡马岚峪旅游点,实施造林绿化2万亩,改造利用活动板房100个,实现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全境贯通、与石柱山景区互连互通,吸引游客上万人。
应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县精心组织实施,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工商文旅融合、线上线下互动等系列活动,举龙头,打造辽金文化核心区,强要素,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促销费,充分释放市场新活力,多措并举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擦亮应县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
在各类历史文化板块中,打造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与形态比比皆是。
右玉县完善提升红色右玉精神研学、绿色生态休闲康养、金色西口文化体验“三大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响右玉红色文化、西口古道、玉龙赛马“三张文旅名片”。
朔城区全面统筹景点打造、非遗保护、产品包装、业态创新等各个方面,坚持“特色表达、以旅彰城”,规划布局了以朔州老城“崇福寺—鄯阳书院—文庙—文昌阁—马邑博物馆”为主线的文化体验游、以“恢河—神头海—神女山”为主线的“桑干源头”风情游和以“紫荆山—西山—儿女山”为主线的绿色生态观光游。依托老城非遗民俗园,支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手工艺人、文化名人设立文创工作室,加强创意产品设计开发。在老城优化布局文创街区、文创空间,培育发展文化经纪人群体,着力推动非遗文创产业化发展。
旅游市场改变激发市场活力
在进入大众旅游全面发展新阶段,旅游市场正在发生改变。过去以山水人文资源为主的旅游景区,不再是旅游者出游的唯一参考与选择,越来越多游客开始以自驾、自由行的方式进入旅游目的地商业环境和生活场景,走进剧场听一场演唱会、走进博物馆了解一件文物和一段历史,或者奔赴陌生的城市参与露营、参加音乐节等。
这些都表明,承载旅游活动的旅游空间已经由原先的旅游景区,进一步扩大衔接给了具有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的城市。
为了顺应旅游市场发展,一场由知名乐队带来的演唱会在市文旅集团桑干河·文旅新天地大剧场上演,吸引了800多名市民近距离感受音乐魅力。
朔城区也筹备各类活动23项,既有朔州大秧歌、八音会、踢鼓拉花等传统文化项目,又有街头文艺快闪、“摇滚长城”大学生音乐节、“天玺杯”中式台球冠军赛、“速度与激情”西山自行车赛,以及“韵满老城”模特走秀表演等充满现代元素的活动,招引美食、服装、游乐等商户百余家,引进省城迪士尼小丑表演,吸引了大量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据电信部门统计,朔城境外入境用户数超过了10万人,市民热情之高涨、城市烟火气之提升超出预期,各类媒体、自媒体宣传点击量、浏览量突破210万人次。
右玉县精心筹办生态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大力发展艺术写生、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右卫艺术小镇。长城一号旅游公路8条主线全部通车,同步在公路沿线布局建设游客驿站、特色民宿和客栈。新建中陵湖、红旗口、康熙大营、桃花源等项目,举办中陵湖消夏系列活动、林下露营美食音乐节、“桃花源”消夏避暑等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体验场景,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同时,大力推动以运动康养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品牌赛事。截至6月15日,全县净增文旅康养康养市场主体162家,有效提升了文旅康养产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启动旅游消费季活动,我们要在文化供给、业态融合、服务保障等方面发好力、使好劲。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馆作用,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身心抓好各类文化和旅游创建工作。在旅游景区等服务型窗口单位,开展“微笑服务”、“便民服务”等,切实展示好我市文旅业良好形象,全力服务保障好旅游消费季八大行动100多项活动的落地落实,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市文旅局局长刘晓琰告诉记者,以“两节三会”为龙头,一县一主题、月月有行动,挖掘文旅特色、丰富文旅产品,推动建设右玉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打造应县木塔、朔城区马邑文化节、山阴广武长城、平鲁凤凰古城、怀仁金沙滩文旅品牌,形成文旅消费“引爆点”和“增长点”,迅速掀起文旅消费新热潮。同时,统筹好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两种模式,用好线上线下两种资源,形成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促消费局面,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积极推进旅游业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
本版文/赵娟娟图/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