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蔬菜产业链条 厚植乡村振兴底色
文章字数:879
本报讯(记者 丰慧 魏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山阴县马营庄乡围绕“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并积极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做大蔬菜产业发展文章,努力为当地农民探索出一条前景广阔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共同增收。
马营庄乡云水庄村是个典型的纯农业村,拥有耕地4900亩,多年来,村民一直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2022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村里建起了2座高标准温室大棚,探索发展蔬菜种植。这也是村子首次尝试蔬菜大棚种植,通过各种绿叶蔬菜的试种,产量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也为村子持续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试种了生菜、茼蒿、西红柿等多个品种,当年纯利润就达3.7万元,可喜的数据使村子发展蔬菜大棚的信心更足了。今年又申请项目资金110万元,新建了四个蔬菜大棚,主打反季节蔬菜种植,现在已经完工,秋季投入使用。预计六个蔬菜大棚可为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
为了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马营庄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投资300多万元在胡峪口村利用闲置土地建设了占地12.68亩的冷链物流基地,探索形成“生产+仓储+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助推蔬菜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冷库占地380平方米,容量1600立方米,可冷藏货物400多吨。基地还配备了收购车间、分拣车间和包装车间等,目前已完成建设,今年秋季投入使用。运营后,可辐射周边6个乡镇50多个村庄,可增加蔬菜种植面积5万多亩,解决劳动力200多人。通过冷藏基地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30多万元。
目前,马营庄乡已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400多亩,其中设施大棚面积119亩,以种植架豆、螺丝椒、西红柿等传统蔬菜为主,人均增收1万多元。随着冷链物流基地即将投入运营,健全完善的蔬菜种植、仓储、销售体系,让马营庄乡在实现助农增收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产业发展之路。下一步,马营庄乡将围绕蔬菜种植,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依托新建的冷链物流基地,巧打时间差,增加农民收益。继续引导种植户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和大棚建设力度,引进高产高效特优品种,坚持产业富农、科技兴农,走出一条“小蔬菜大产业”的新路子。
马营庄乡云水庄村是个典型的纯农业村,拥有耕地4900亩,多年来,村民一直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2022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村里建起了2座高标准温室大棚,探索发展蔬菜种植。这也是村子首次尝试蔬菜大棚种植,通过各种绿叶蔬菜的试种,产量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也为村子持续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试种了生菜、茼蒿、西红柿等多个品种,当年纯利润就达3.7万元,可喜的数据使村子发展蔬菜大棚的信心更足了。今年又申请项目资金110万元,新建了四个蔬菜大棚,主打反季节蔬菜种植,现在已经完工,秋季投入使用。预计六个蔬菜大棚可为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
为了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马营庄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投资300多万元在胡峪口村利用闲置土地建设了占地12.68亩的冷链物流基地,探索形成“生产+仓储+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助推蔬菜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冷库占地380平方米,容量1600立方米,可冷藏货物400多吨。基地还配备了收购车间、分拣车间和包装车间等,目前已完成建设,今年秋季投入使用。运营后,可辐射周边6个乡镇50多个村庄,可增加蔬菜种植面积5万多亩,解决劳动力200多人。通过冷藏基地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30多万元。
目前,马营庄乡已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400多亩,其中设施大棚面积119亩,以种植架豆、螺丝椒、西红柿等传统蔬菜为主,人均增收1万多元。随着冷链物流基地即将投入运营,健全完善的蔬菜种植、仓储、销售体系,让马营庄乡在实现助农增收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产业发展之路。下一步,马营庄乡将围绕蔬菜种植,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依托新建的冷链物流基地,巧打时间差,增加农民收益。继续引导种植户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和大棚建设力度,引进高产高效特优品种,坚持产业富农、科技兴农,走出一条“小蔬菜大产业”的新路子。